章小華
家園共育,就是將幼兒園和家庭相互連接在一起,讓教師和家長之間形成一股合力。教育合力在諸多的因素當中,家庭、幼兒園是最主要的。要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師必須取得家長的配合,搭建起家園共育的橋梁。
一、做好家園同步,吻合“共育”節(jié)拍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合拍的情況,做到家庭與幼兒園同步教育,是我們進行家園教育的首要任務。然而,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家長來說,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工作、思想、情況以及對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幼兒園之中的每個幼兒都有著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甚至可以說有多少個家庭就有多少種家庭教育,因此實現(xiàn)家園教育的同步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現(xiàn)實情況中,家長對幼兒的教育常常達不到要求甚至與幼兒園教育背道而馳,這對幼兒園教育的效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在我任教的班級里有一位叫張婷婷的小朋友,長得挺可愛的,就是太任性,在家里家長又對她百般溺愛。有一天,她在幼兒園里動手打了一位小朋友,結果那位小朋友在還手時就把她推到了,我因此對他們兩個都進行了批評和教育,而當下午放學張婷婷的奶奶來幼兒園接她的時候,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她,結果張婷婷的奶奶大發(fā)雷霆,當著張婷婷的面狠狠地責罵了那個推她的小朋友,甚至進行了言語上的威脅,還告訴張婷婷,下次如果還有小朋友再欺負她還要出手更狠點。張婷婷奶奶的這種行為不僅對那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更對張婷婷小朋友今后的成長造成了很壞的影響。由于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的原因,有些幼兒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幼兒園必須對這些幼兒身上不好的地方進行糾正,但是在有的時候,這些孩子身上的缺點又在家得到“強化”,甚至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是一個樣子,在家又是另外一個樣子,簡直就是兩個孩子。由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不同步的情況,經(jīng)常會導致教育作用相互抵制,讓幼兒園教育收效甚微。
二、引導積極參與,融入學?;顒?/p>
為了能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園教育,我們需要引導家長參與豐富多彩的幼兒園活動。例如:在我們幼兒園開展“我健康,我快樂”的運動會的時候,活動之前,我讓幼兒把家長邀請到這一活動之中來。在運動會開始的時候,我們在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之后,便開始了我們的親子互動式比賽。我們將家長邀請到拔河比賽當中,老師一組,家長一組,幼兒在觀看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老師進行拔河比賽顯得非常激動和高興,我們讓家長直接介入幼兒園的活動當中,和幼兒老師平等交流,由此體現(xiàn)了一種平等的互動關系。通過這次運動會的活動,不僅讓家長和幼兒體驗到了親子互動活動的樂趣,而且使得家長增強了家園合作的信心,對幼兒園工作也更加關心配合了。而在“六一”兒童節(jié)、“母親節(jié)”、“元旦”等重大節(jié)日,我們都會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舉辦的活動。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我們組織幼兒們?yōu)槟赣H高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并組織幼兒為家長制作賀卡表達他們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傲弧眱和?jié)是專屬于孩子們的節(jié)日,我們會邀請家長一起來慶祝并觀看孩子們精彩的演出,家長們也懷念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一起沉浸在節(jié)日歡樂之中。在“元旦”游藝會,孩子和家長在游戲之中共同邁入全新的一年。通過舉行豐富多彩的幼兒園活動,促進了幼兒和幼兒、幼兒和家長、家長和老師的交流,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深受家長的歡迎。有的時候,我在活動之中也會讓幼兒和父母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扮演父親,父親扮演幼兒,在角色交換之中引起換位思想,進一步促進幼兒的成長。我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家長轉變觀念,重視幼兒健康、快樂的生活,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三、做好家長工作,激發(fā)“共育”熱情
身為幼兒教師,我們要重視對家長的工作,使家園共育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在對家長做工作的時候,尊重與理解是前提,家園共育要以老師對家長的尊重與理解為起點。有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埋怨有些家長不來參加幼兒園舉辦的活動,很少與教師交流幼兒的情況等。并將這一類家長列為“不配合者、不支持者”,而漸漸地忽視和疏遠了他們。其實,我們應當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平時都要上班,而在下班之后又經(jīng)常要忙于繁瑣的家務,空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因此,家長的“不配合、不支持”也是情有可原的。身為幼兒老師,我們更應該給予家長充分的理解,而不是抱怨。針對這種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活動,這樣,家長有了相對自主的支配時間,也會相對積極地參與幼兒園舉辦的活動。例如,在我們班開展《節(jié)約用水》的主題活動的時候,我們先通過幼兒向家長發(fā)放材料,讓家長對這次活動的內容有所了解,并幫助幼兒收集一些和活動有關的材料。如:圖片、相關文章、地圖等,讓家長教會幼兒從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wǎng)上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家長還可以為孩子介紹自己的工作情況,介紹自己從事工作每天日常要做的事情等等,這樣不僅可以讓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而且也能讓我們的活動更加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我們只要重視家長工作,對家長進行必要的理解和支持,就能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之中來,并且可以充分發(fā)揮這些家庭資源的優(yōu)勢,讓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父母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幼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幼兒園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家園共育,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健康成長。
(此文系德化縣育英幼兒園之福建教育學院2015年基礎教育研究立項課題“《指南》背景下‘家園共育有效策略的實踐研究”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YYB—20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