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yī)院(665000)高向陽 劉萍 沈旭 伍玉 李鼎 張曉陽
兒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原發(fā)感染EBV后出現(xiàn)的一種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急性增生性傳染病。典型的臨床三聯(lián)征(發(fā)熱、咽峽炎、淋巴結腫大)、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比例>10%及血清嗜異凝集抗體的出現(xiàn)是診斷的三項重要指標。
1.1 一般資料 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臨床診斷為IM的患兒120名,其中男孩68例,女孩52例,男女比例為1.3∶1。年齡11月~16歲,平均年齡6.8±3.9歲。
1.2 EBV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標準[1]①臨床癥狀和體征:發(fā)熱、咽炎、頸淋巴結腫大、肝腫大、脾腫大,本項中任3項;②抗EBV-CA-IgM陽性和(或)抗EBV-CA-IgG抗體為低親合力抗體,且抗EBV-NA-IgG陰性。
1.3 方法
1.3.1 EBV抗體檢測 每名患兒人院后采集血清標本。采用德國歐蒙公司抗EB病毒抗體(親和力檢測)試劑盒(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EBV-CA-IgM抗體、抗EBV-CA-IgG抗體、抗EBV-EA-IgG抗體、抗EBV-NA-IgG抗體及抗EBV-CA-IgG抗體親和力。實驗操作及結果判定均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1.3.2 EBV-DNA載量檢測 每名患兒人院后采集血清標本。采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B病毒核酸擴增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EBV-DNA載量。實驗操作及結果判定均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2.1 EBV抗體及親合力結果類型。
2.1.1 IM病例入院時的EBV抗體及親和力檢查 結果:120例IM患者入院時血清EBV抗體反應存在多種類型。各種抗EBV抗體的陽性率分別為:抗EBV-CA-IgG(100%),抗EBV-CA-IgM(93.4%),抗EBV-EA-IgG(63%),抗EBV-NA-lgG(30.5%)。抗EBV-CA-IgG抗體為低親和力的患兒101例(84.1%)。77例病人(64.1%)EBV抗體種類表現(xiàn)為EBV-CA-IgM和EBVCA-lgG均陽性,EBV-EA-IgG陽性或者陰性,EBV-NA-IgG陰性并且EBV-CA-IgG為低親和力抗體。
2.2 IM病例血清中EBV-DNA檢測結果,共有120例研究病例人院時進行血清EBVDNA檢測,總陽性率為37.5%(45/120)。
原發(fā)EBV感染后出現(xiàn)的抗體在不同階段具有獨特的反應曲線。首先產(chǎn)生針對CA的IgM(抗CA-IgM),此抗體陽性一直是EBV感染IM的診斷依據(jù),感染早期出現(xiàn)后可持續(xù)數(shù)周至三個月,隨后產(chǎn)生針對EBV-EA的抗體,而EBV-NA-IgG通常在感染晚期出現(xiàn),抗EBV-CA-IgG及抗EBV-NA-IgG可以持續(xù)終生。
本文所檢測的120例IM病人中抗EBVCA-IgM總陽性率為93.4%,文獻報道的陽性率在66.7%~100%范圍之內(nèi)[2]。盡管抗EBV-CA-IgM是EBV感染急性期的指標,但有研究報道12%~17%大于16歲的兒童原發(fā)EBV感染后不能檢測到VCA-IgM抗體,也有些病例抗EBV-CA-IgM產(chǎn)生可能出現(xiàn)延遲。此外,嬰幼兒母傳抗體IgG也可干擾抗EBV-CA-lgM的檢測。本研究顯示,病程2w以內(nèi),VCA-IgG親和力仍均為低親和力;病程1mo時,83.9%的VCA-IgG親和力為低親和力。隨著時間推移,抗體親和力逐漸增高。
本研究顯示,IM患者血清EBV抗體呈現(xiàn)多種反應類型。85例病人(70.8%)EBV抗體表現(xiàn)為EBV-CA-IgM和EBV-CA-IgG均陽性,EA-IgG陽性或者陰性,EBV-NA-lgG陰性并且EBV-CAIgG為低親和力抗體,是IM病人中抗EBV抗體反應的主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