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geo Horinaka, MD; Akihisa Yabe, MD; Hiroshi Yagi, MD; Toshihiko lshimitsu, MD;
Tsutomu Yamazaki, MD; Shinya Suzuki, MD; Takahide Kohro, MD; Ryozo
Nagai, MD for the JCAD Study lnvestigators(日本)著
北京四環(huán)科寶制藥有限公司(100079)陳浩(譯)
尼可地爾能開放鉀離子通道,并激活鉀離子敏感的ATP通道,其類硝酸酯作用誘導形成一氧化氮,最終增加胞漿內cGMP水平。尼可地爾通過降低心肌壞死和改善冠狀動脈再灌注后心肌頓抑,證明其在心肌缺血及模擬缺血預處理中具有心臟保護作用。這些特性使尼可地爾有望改善缺血性心臟病(IHD)的預后。
尼可地爾對心絞痛的影響研究(IONA)中,經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尼可地爾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病人能顯著以減少冠心病致死、非致命心梗(MI)及心臟胸痛意外住院情況為內容的主要復合指標。但尼克地爾對大規(guī)模的,如急性心梗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等高危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治療研究中,其是否有效并未明確。同時,使用鉀離子通道阻滯劑治療糖尿病是否會消除尼可地爾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影響,IONA中的這一重要研究還未完成。并且,尼可地爾使用多大劑量治療缺血性心臟病較適宜尚未確定。
日本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特點在于其觀察期長于IONA研究,是由多中心協作進行的前瞻性觀察研究,在大量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調查危險因素及當前用藥狀況,并檢驗對冠狀動脈疾病對結果的差異。作為該研究的一部分,我們對實際臨床中尼可地爾是否能改善冠狀動脈疾病進行了考察。
JCAD研究中的序貫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后表現出至少75%的主要冠狀動脈器質性狹窄。所有患者給予書面知情同意后參加本研究。共有15628名患者登記注冊,其中13812可以跟蹤隨訪和分析(隨訪率88.4%;平均隨訪區(qū)間2.7年)。期間所有用藥和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都進行記錄??傆?558名患者使用尼可地爾進行治療。在亞組分析中,對比使用尼可地爾及未使用此藥患者的主要及次要終點進行比較,主要指標為各種因素致死,次要指標為心性死亡、致命心梗、腦血管病致死等其他因素致死,以及心臟事件、充血性心衰、來院心肺停止事件(CPAOA)等各種事件。此研究中,因急性心梗住院死亡及來院心肺停止定義為致命心梗。
另一個亞組分析則是尼可地爾治療患者使用磺酰脲類(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或格列美脲)后全因死亡或心性死亡的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
臨床事件被定義為以往的病歷報告,總之,全因死亡包括心臟、腦、血管和其他死亡。腦事件包括腦出血、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心臟事件包括致命的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心臟驟停復蘇及來院心肺停止事件。在冠狀動脈造影后常規(guī)隨訪中偶發(fā)的無臨床癥狀的造影再狹窄不歸類為事件。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破裂被歸類為血管事件。
使用治療意向分析,假設院外隨訪期間使用的藥物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