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琴
(泰州市姜堰區(qū)溱潼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500)
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的效果研究
丁 琴
(泰州市姜堰區(qū)溱潼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500)
目的 總結分析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培養(yǎng)護士評判性思維影響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對剛畢業(yè)的護士實習生采用常規(guī)帶教模式,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對剛畢業(yè)的護士實習生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比較兩各不同時間段護士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結果 在批判性思維不同條目評分方面,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優(yōu)于常規(guī)帶教模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護士帶教過程中采用循環(huán)護理帶教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護士的批判性思維,對于后期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值得推廣應用。
循證護理帶教模式;護士;評判性思維;研究分析
臨床護理對于護士的要求較高,護理工作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工作,大部分護士在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前,都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實習,在此期間護理帶教教師以及帶教模式對于護士的實習效果影響較大。與此同時,新的歷史條件下,對于護士的要求更高,要求護士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也就是要求護士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為進一步提高護士在實習期間的批判性思維,做好后期緊急事件的處理,本文結合我院接收的護士實習生,就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培養(yǎng)護士評判性思維的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對剛畢業(yè)的護士實習生采用常規(guī)帶教模式,也就是在安排好帶教教師后,由帶教教師介紹實習內容、明確實習要求、制定實習安排等。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對剛畢業(yè)的護士實習生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主要流程為提出問題→文獻檢索→指導護士進行研究→得出研究結論,具體的就是帶教教師根據護理教學內容,在理論基礎上提出研究問題,然后帶教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文獻檢索查找相關資料,根據查閱的相關資料,帶教教師指導護士進行實驗分析、研究,確定出與研究內容相對應的實踐操作,根據確定出的實踐操作將其應用于實際的臨床護理中,并對護理效果進行探討。
1.2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指標主要有是兩個不同時間段內護士采用不同帶教模式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護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采用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進行評價,其中主要包括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自信心、認知成熟度以及求知欲等7個條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整理兩個不同時間段內護士護士在不同帶教模式下的相關資料,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個不同時間段的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自信心、認知成熟度以及求知欲等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的總體評分均高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常規(guī)帶教模式的總體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代臨床護理工作相對于早期臨床護理工作呈現(xiàn)出了一定的復雜性、整體性和多樣性特點,這些都要求護理人員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作出判斷分析,采用批判性思維方法做到隨機應變。護士經過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可以逐漸開始臨床護理工作,因而,從護士階段開始,通過一定的帶教模式提高護士的批判性思維對于未來臨床護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
現(xiàn)代臨床護理觀念的轉變,使得循證醫(yī)學取得較大發(fā)展,與此同時,循證護理也取得了較大突破,并逐漸成為了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的是護理思維方式,而護士的思維方式需要護士通過親身實踐參與到思維活動中才能逐步的培養(yǎng)出來。循證護理帶教模式是以臨床循證護理為依據,通過在護士實習中提出臨床具有研究意義的問題,然后指導護士自行查找資料,找尋證據,帶教教師根據收集的證據進一步指導護士選擇出可應用于實踐操作的護理方法,并將其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可了解應用效果,而多次的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就能在無形中影響護士,使得護士逐步的產生批判性思維方式,進而護士在后期的實際工作中對于臨床護理事件可以通過批判性思維方法實施臨床護理,批判性思維能夠保證護士在臨床護理中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最佳的護理方法,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減少臨床護理中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從而進一步推動臨床的護理服務質量。
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中主要是帶教教師講解,護士將講解的內容融會貫通,整個過程中是一種知識的傳遞,大部分的護士只是別動的接受知識和經驗,而護士的思維方式沒有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整個帶教中思維方式容易受到限制,在實際的臨床護理中,護士往往表現(xiàn)出手忙腳亂,面對突發(fā)事件,不知道如何處置,而且一成不變的護理方法并不是對每一個患者都適用,因而在實際的護理中容易出現(xiàn)問題。循證護理帶教模式中護士需要動手查找資料,同時對于找出的資料還需要進行分析、選擇,整個過程無形中調動了護士的思維,護士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使得護士可以從眾多的資料中找出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資料,進而更好的為臨床服務[2]。
本次研究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護士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帶教模式,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護士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結果顯示,在批判性思維方式評分方面,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帶教模式,顯示了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培養(yǎng)護士評判性思維有著積極地影響。這是因為循證護理帶教模式中護士需要自身尋找相關的資料,找出的資料還需要進行處理,整個過程對于護士思維要求較高。
綜上所述,在護生帶教過程中采用循環(huán)護理帶教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護士的批判性思維,對于后期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值得推廣應用。
[1] 李愛瓊.循證護理帶教對護生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3):1800-1801.
[2] 單亞維,蘇春香,郝玉芳.循證護理教學法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3] 范 美,劉 蕾,丁 寧,等.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10):1999-2001.
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3,28(15):11-13.
[4] 張 玲,鄒丹羊.循證護理帶教在手術室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220.
R47-4
B
ISSN.2096-2479.2016.07.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