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善(吉林省延邊婦幼保健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對比
金美善
(吉林省延邊婦幼保健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 本文主要對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進行對比,以便能夠為日后的治療提供有力依據(jù)。方法 選擇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50例。研究組采取射頻消融治療,參照組采取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比較。結(jié)果 研究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且研究組術后2個月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手術后腸功能恢復所需的時間均比參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射頻消融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臨床治療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良性腫瘤,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不同大小與數(shù)量的子宮肌瘤給患者帶來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差異[1]。我院對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療方式,分別取得了不同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50例。均符合子宮肌瘤疾病的診療標準,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研究組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5.3±2.7)歲;肌瘤部位:粘膜下25例,漿膜下12例,肌壁間13例;多發(fā)性肌瘤23例,單發(fā)性肌瘤27例。參照組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6.2±2.1)歲;肌瘤部位:粘膜下21例,漿膜下13例,肌壁間16例;多發(fā)性肌瘤24例,單發(fā)性肌瘤2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肌瘤部位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采取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研究組采取射頻消融治療,具體包括:讓患者采用膀胱結(jié)石的體位并保持,將中級板放置到患者的腰骶部,并將功率調(diào)整為30 W,對手術所需的器材以及患者的外陰、陰道宮頸進行常規(guī)性的消毒,對患者肌瘤的具體情況及宮腔深度進行探查。針對無蒂的漿膜下的肌瘤,如果肌瘤的直徑<3 cm,那么就可以將手術刀直接插到肌瘤的中心處;如果肌瘤的直徑在3~6 cm,就必須要按照后方—兩側(cè)—后方的順序來將手術刀插入到肌瘤中,然后再按照先遠端后近端的順序?qū)⑹中g刀退出來,一直持續(xù)到肌瘤完全凝固壞死。針對粘膜下的肌瘤,如果有蒂,則將手術刀按著肌瘤蒂的周邊來展開治療,一直到底部的肌瘤完全壞死,在結(jié)束治療后,用刮頭將宮腔內(nèi)刮1周[2]。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在手術中的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所需的時間進行觀察和比較,并對患者在術前、術后2個月中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比較[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術前、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分別為(71.8±2.5)分、(91.3±2.2)分,參照組術前、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分別為(72.1±2.1)分、(76.2±2.6)分。兩組患者手術前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與術前相比有明顯的上升,且研究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24.8±6.5)min、(26.7±3.4)mL、(3.8±1.5)h,參照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94.8±6.8)min、(106.7±3.2)mL、(23.2±3.7)h。研究組的療效明顯比參照組好(P<0.05)。
眾多臨床實踐與研究都表明,子宮肌瘤患者在初期的時候臨床癥狀并不明顯,這種在育齡期中的子宮肌瘤患者通常都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是一旦病情出現(xiàn)嚴重情況的時候必須要立即采取手術措施進行治療。該病治療在臨床上主要是采取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并且射頻消融的治療方式也開始得到了大范圍的運用。
運用射頻消融來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這樣能夠讓肌瘤組織完全凝固壞死,有利于減少腫瘤復發(fā)的機會[4]。射頻消融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不僅降低了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取得的預后效果更加良好,還能夠減少手術所耗的時間,既減輕患者的痛苦,同時也能夠加快患者的康復。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采取射頻消融治療,參照組采取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術后2個月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且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手術后腸功能恢復所需的時間均比參照組低,其療效明顯比參照組好。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射頻消融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5]。
[1] 吳德慧,華金鳳,黃華民.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對婦科內(nèi)分泌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19):3169-3172.
[2] 李秀軍,胡文娟,陳 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對患者術后妊娠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03):306-308.
[3] 岳宜琦,王玉玲.采用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對盆底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05):1306-1308.
[4] 畢雪玲,陳玉花.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jīng)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26):83-84.
[5] 賀 英,李立楠,王 霞,焦桂清,姬宏宇,梁登輝,劉曉娟.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20):3165-3167.
本文編輯:張 鈺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6.08.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