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益飛 繆文軍 孔旭東 李長銘
(1江蘇省如東縣蠶桑指導站,江蘇如東 226400; 2江蘇省如東縣園藝技術推廣站,江蘇如東 226400)
菁松×皓月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生產試驗及繭絲質量鑒定
韓益飛1,2繆文軍1,2孔旭東1,2李長銘1,2
(1江蘇省如東縣蠶桑指導站,江蘇如東 226400;2江蘇省如東縣園藝技術推廣站,江蘇如東 226400)
報告了江蘇省如東縣2015年晚秋蠶期菁松×皓月(正、反交)全齡人工飼料育的試驗結果,此次飼育試驗全齡發(fā)育經過26 d 4 h,蟻蠶結繭率平均為87.78%,平均盒種產繭量49.00 kg,平均生產1 kg鮮繭折合使用粉體干料3.44 kg,正、反交平均繭層率18.35%,平均繭層含水率為9.39%,平均良蛹率為91.13%;經繅絲檢驗,繭絲質量優(yōu)良,繭絲長超過了1 170 m、解舒率在70%左右、清潔和潔凈都超過了98分。今后在進一步完善飼育措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成熟的家蠶全齡人工飼料育養(yǎng)蠶技術規(guī)范,實現全齡人工飼料育的優(yōu)質、穩(wěn)產和實用化。
菁松×皓月;晚秋蠶;全齡人工飼料育;物聯網控制系統(tǒng);飼育;繭絲質量
家蠶人工飼料飼育是實現養(yǎng)蠶業(yè)集約化、工廠化、規(guī)模化經營的有效途徑,為制定家蠶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技術規(guī)范,加快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技術經驗的積累,我們在2014年成功實現多批次人工飼料養(yǎng)蠶的基礎上[1-6],規(guī)劃 2015年探索全年不間斷養(yǎng)蠶。繼2015年早春(3月)[7]、早二春(4月)[8]、早夏(6月)、夏蠶(7月)、早秋(8月)組織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技術示范后,我們于中秋蠶飼育結束后,立即組織了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養(yǎng)蠶技術試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1 試驗材料
供試蠶品種:菁松×皓月(正、反交)各2盒,菁松×皓月及皓月×菁松的每盒良卵量均為(31 000±500)粒,由山東廣通蠶種集團生產提供,于2015年10月6日上午7:00收蟻飼育。
家蠶人工飼料:桑葉粉含量35%,由山東省蠶業(yè)研究所煙臺綠寶蠶用飼料廠生產提供。
主要儀器設備:哥美ZL6688型超聲波加濕器,廣東佛山順德勒流哥力電器廠產品;疊式塑料筐,內徑尺寸為75.0 cm×60.0 cm×8.0 cm,外徑尺寸為81.0 cm×69.0 cm×9.2 cm,杭州富陽郎豐實業(yè)有限公司產品;蠶室環(huán)境物聯網控制系統(tǒng),由蘇州昊江春雨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技術研發(fā)團隊與江蘇省如東縣蠶桑指導站合作開發(fā),其中無線空氣溫度(濕度)監(jiān)測控制器,由蘇州昊江春雨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1.2 試驗地點與條件
試驗在栟茶鎮(zhèn)陳灣村17組季彬家中進行。1~4齡在共育室飼育,蠶室頂部用彩鋼中間夾厚5 cm泡沫、四周用彩鋼中間夾7 cm石棉彩鋼板進行保溫改造,配備蠶室環(huán)境物聯網控制系統(tǒng),通過手機與電腦進行蠶室溫、濕度監(jiān)測與調控,室內采用電加溫線進行加溫、超聲波加濕器進行補濕;均采用疊式塑料筐飼育,1齡用4只筐、2齡用8只筐、3齡用32只筐、4齡用107只筐。5齡期改為簡易蠶室飼育,采用管道爐加溫,其中1盒蠶種采用疊式塑料筐飼育(用了55只筐),3盒蠶種采用蘆簾活絡蠶臺育(用了21條1.33 m×3.30 m的蘆簾)。
1.3 試驗方法
1.3.1 溫、濕度控制設定 1齡29.0~30.0℃,相對濕度85%~95%;2齡28.0~29.0℃,相對濕度80%~90%;3齡27.0~28.0℃,相對濕度80%~85%;4齡26.0~27.0℃,相對濕度80%~85%;5齡25.0~26.0℃,相對濕度80%~85%。各眠眠中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
1.3.2 飼育方法 蠶種出庫后,采用常規(guī)催青法催青至轉青后送到試驗戶,采用紙包法收蟻。2~5齡餉食前撒防僵粉、加網;餉食2 h后,提網分匾,淘汰遲小蠶。1~4齡人工飼料的預處理、飼料用量、給料次數、給料量、蠶座面積、眠起處理等飼養(yǎng)技術參照文獻[9]的方法進行。
5齡期的人工飼料加水1.7倍,用攪拌機調制后,裝入 38 cm×80 cm的包裝袋內,每袋裝量6.0 kg,置于蒸飯車內蒸煮50 min。其中5齡餉食用的飼料于大眠期制作處理,5齡第3天、第5天使用的飼料于使用前1 d制作處理。給料時,將飼料捏成不規(guī)則塊狀飼喂。5齡后期當熟蠶達到3%左右時,體噴300倍液蛻皮激素,12 h后手捉熟蠶上蔟,方格蔟室外預掛、室內營繭,蔟室用管道爐加溫。
1.3.3 防病措施 養(yǎng)蠶前,蠶室蠶具常規(guī)打掃清理,地面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墻壁和塑料筐用亞迪康(復合次氯酸鈣粉)消毒,最后用毒消散(復方聚甲醛粉)熏蒸消毒。飼育期間,每日早晚用紫外燈進行消毒,每次約1 h;各齡起蠶撒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5齡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R--(R1.T)]-2,2-二氯-N-[(氟甲基)-2-羥-2-(4-甲基磺酰苯基)乙基]乙酰胺};飼育操作時皆配戴1次性薄膜手套。
1.4 調查項目與方法
調查蠶卵的實用孵化率、各齡蠶的齡期經過;各期蠶餉食2 h后提網除沙,調查網下淘汰蠶頭數;上蔟7 d后調查公斤繭顆數、產繭量、繭層量、干殼量及良蛹率;8 d后將鮮繭全部送農業(yè)部蠶桑產業(yè)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鎮(zhèn)江)進行烘干,并抽樣進行繭絲質量檢測。
2.1 全齡人工飼料育各齡蠶發(fā)育經過
菁松×皓月蠶種于2015年10月6日7:00開始收蟻,菁松×皓月的實用孵化率為99.0%,皓月×菁松的實用孵化率為97.3%。11月1日11:00熟蠶上蔟完畢,共歷時26 d 4 h,其中5齡經過均為7 d 22 h(表1)。
表1 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各齡蠶發(fā)育經過(d∶h)
2.2 全齡人工飼料育各齡蠶淘汰情況與結繭情況
從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各齡蠶淘汰情況與結繭情況(表2)看,全齡人工飼料育淘汰總頭數為14 805頭,其中菁松×皓月共淘汰6 499頭、皓月×菁松共淘汰8 306頭;蟻蠶結繭率平均為87.78%,其中菁松×皓月為89.43%、皓月×菁松為86.08%。主要是在2齡和3齡餉食時淘汰弱小蠶,占淘汰總頭數的85.39%;究其原因是餉食2 h除沙、淘汰、點數,部分2齡和3齡起蠶未及時喂料所致。
表2 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各齡蠶淘汰情況與結繭情況
2.3 飼料用量與蠶繭產質量情況
此次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試驗,共用粉體家蠶人工飼料675.0 kg,其中1~4齡用料88.0 kg、5齡用料587.0 kg;共生產鮮繭196.00 kg,其中菁松×皓月的產繭量為 100.50 kg,平均盒種產繭量為50.25 kg,皓月×菁松的產繭量為95.50 kg,平均盒種產繭量為47.75 kg;平均每生產1 kg鮮繭折合使用粉體家蠶人工飼料3.44 kg(干料)。菁松×皓月的繭層率為 18.64%、皓月×菁松的繭層率為18.04%,平均繭層率為18.35%;菁松×皓月的繭層含水率為 9.56%、皓月×菁松的繭層含水率為9.20%,平均繭層含水率為9.39%;菁松×皓月的良蛹率為91.80%,皓月×菁松的良蛹率為90.48%,正、反交平均良蛹率為91.13%(表3)。
表3 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的飼料用量與蠶繭產量與質量情況
2.4 全齡人工飼料育繭絲質量
從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的絲質成績(表4)可以看出,菁松×皓月和皓月×菁松的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所生產的蠶繭,絲質成績總體良好,繭絲長分別為1 212.0 m和1 173.1 m、解舒率分別為68.97%和74.37%、清潔和潔凈都超過了98.00分,由此可見,此次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試驗所生產蠶繭的繭絲質量總體良好。
表4 晚秋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的絲質成績
3.1 全齡人工飼料育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2015年晚秋蠶期菁松×皓月(正、反交)全齡人工飼料育歷時26 d 4 h,與2014年晚晚秋蠶期、冬蠶期[4-6]和2015年早春蠶期[7]、早夏蠶期全齡人工飼料育發(fā)育經過基本相同;蟻蠶結繭率平均為87.78%,其中菁松×皓月為89.43%、皓月×菁松為86.08%,與如東縣2008—2010年的平均數87.23%相近[10];平均盒種產繭量為49.00 kg;平均每生產1 kg鮮繭折合使用粉體人工飼料3.44 kg(干料);平均繭層率為18.35%;平均繭層含水率為9.39%;菁松×皓月的良蛹率為91.80%,皓月×菁松的良蛹率為90.48%,正、反交平均的良蛹率為91.13%,均創(chuàng)造了本單位開展人工飼料育試驗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生產的蠶繭經農業(yè)部蠶桑產業(yè)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鎮(zhèn)江)檢測鑒定,此次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所生產的蠶繭繭絲質量總體良好。
3.2 全齡人工飼料育需進一步規(guī)范飼育措施
通過幾年的努力,采用人工飼料養(yǎng)蠶生產出了較為理想的繭絲,但離生產優(yōu)質繭絲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即使在養(yǎng)蠶生產方面也有進一步改進提升的空間。首先,是否能在不影響?zhàn)B蠶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適度推遲2齡和3齡起蠶餉食后提網除沙的時間、減少淘汰蠶頭數來進一步提高蟻蠶結繭率。其次,是如何通過進一步加強防病衛(wèi)生措施、規(guī)范飼育操作等措施,使良蛹率得到有效保證和提高。再則,能否通過飼育措施的改進,進一步降低公斤繭飼料用量;以及如何改進蔟室環(huán)境,使繭絲質量得到改進和提高;等等。在飼育措施進一步規(guī)范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成熟的技術規(guī)范,穩(wěn)定地生產出優(yōu)質的人工飼料育蠶繭。
3.3 家蠶全齡人工飼料育需加快配套技術及產品的開發(fā)研究
隨著家蠶人工飼料育技術不斷地取得進展,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前提下,生產更多的人工飼料育蠶繭,在行業(yè)內開展技術合作,加快人工飼料育配套技術與產品的開發(fā)研究,以推進人工飼料育技術的進步。如針對家蠶的不同齡期,開發(fā)出高效低耗的家蠶人工飼料產品;加快家蠶人工飼料產業(yè)化生產供應技術研究,進一步降低家蠶人工飼料成本;加快優(yōu)質繭絲及其產品的研發(fā)與市場開發(fā),探索研究提高后續(xù)產品的附加值,逐步達到人工飼料養(yǎng)蠶良性發(fā)展的目標。
[1] 韓益飛,孔旭東,繆文軍,等.皓月×菁松早春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報告[J].廣西蠶業(yè),2014,51(3):8-11.
[2] 韓益飛,李化秀,孔旭東,等.夏蠶菁松×皓月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初報[J].北方蠶業(yè),2014,35(4):18-20.
[3] 韓益飛,孔旭東,繆文軍.早秋皓月×菁松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報告[J].江蘇蠶業(yè),2015,37(1):19-22.
[4] 韓益飛,繆文軍,孔旭東,等.晚晚秋皓月×菁松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報告[J].蠶桑茶葉通訊,2015(5):6-8.
[5] 韓益飛.冬季皓月×菁松全齡人工飼料飼育試驗報告[J].北方蠶業(yè),2015,36(1):25-27.
[6] 韓益飛.全年多批次全齡人工飼料養(yǎng)蠶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蠶業(yè),2015,36(4):57-61.
[7] 韓益飛,孔旭東,鄭小芹,等.2015年早春全齡人工飼料育試驗報告[J].江蘇蠶業(yè),2015,37(3):1-3.
[8] 韓益飛,孔旭東,繆文軍,等.2015年早二春全齡人工飼料及自制人工飼料養(yǎng)蠶試驗報告[J].江蘇蠶業(yè),2015,37(4):1-4.
[9] 南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家蠶1~4齡人工飼料飼育技術規(guī)程:DB 3206/T 223—2013[S].南通:[出版者不祥],2013.
[10]韓益飛,陳小進,孫琴,等.如東縣2008—2010年蠶桑生產及蠶病發(fā)生情況調查[J].中國蠶業(yè),2012,33(4):35-45.
S883.9
B
1007-0982(2016)02-0038-04
2016-02-16;接受日期:2016-03-21
江蘇省農業(yè)三項工程項目[編號SXGC(2014)105、SXGC (2014)292、SXGC(2015)116、SXGC(2015)292];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編號2014-NY033);2015年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項目;國家星火計劃項目(編號2013GA690096);中央財政農業(yè)科技推廣資金項目(2014)。
第1作者信息:韓益飛(1964—),男,江蘇如東,碩士,推廣研究員。Tel:0513-84113149,E-mail:nthyf@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