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松華
一、任務說明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分鏡頭劇本熟悉鏡頭這一概念,培養(yǎng)通過鏡頭閱讀影像媒介、獲取相關(guān)信息的能力。
2.通過編寫分鏡頭劇本掌握鏡頭選擇和鏡頭拼接方法,學習辨析鏡頭語言和文本語言的差異,培養(yǎng)對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
(二)活動要求
1.學會在一段影像中劃分鏡頭,嘗試建立鏡頭閱讀意識。
2.比照文本與鏡頭傳遞內(nèi)容的差異,體會導演鏡頭選擇的目的。
3.辨析同一文本內(nèi)容不同導演鏡頭拼接(拼接時間和拼接對象)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情境、文化觀下導演的不同意圖。
4.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閱讀、分析、討論,上網(wǎng)查閱相關(guān)資料,編寫分鏡頭劇本,擔任導演、攝像、演員中的任一角色,以表演的形式進行跨媒體學習與交流的任務成果匯報。
(三)學習準備
1. 《林黛玉進賈府》中賈母房中吃飯排座、喝茶、寶黛相會的相關(guān)文本。
2.1987年版、2010年版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的相關(guān)片段。
3.《林黛玉進賈府》中吃飯安排座位(如表1)、喝茶(如表2)分鏡頭劇本(教師自編)。
(四)評價量規(guī)
分鏡頭劇本及現(xiàn)場排演評價表(共60分)如表3所示。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二、活動設計
將影像、聲音等媒介作為獨立的學習對象,這是“跨媒介學習與交流”最顯著的特點。既然是跨媒介,媒介之間必定有一座溝通的橋梁,這應該就是語言。在語言面前,文字或者影像只是不同的存在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媒介運用能力其實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谶@點,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就確定為鏡頭語言和文本語言的比照,以期從差異中掌握閱讀鏡頭語言的能力。如何比照,如何讓學生順利地接受新知識、新思維,就成了關(guān)鍵。鏡頭語言有自己獨特且復雜的言說方式,所以筆者取其中較淺顯的一兩種,讓學生盡快進入鏡頭語言閱讀狀態(tài)。
筆者選擇《林黛玉進賈府》片段作為學習的素材,以期師生能在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開始跨媒介的學習。筆者分別剪輯了1987年版和2010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比較文字與影像的區(qū)別,比較新舊版本電視劇的區(qū)別,反復設置文本與影像、影像與影像比照,通過劃分鏡頭的方法,反復暗示學生影視語言的特殊性,讓學生明白鏡頭是影視的基本單位。
鏡頭是一個全新的學習知識,它的直觀性和瞬時性壓迫觀眾習慣性地被動接受。給學生以恰當?shù)墓ぞ邅頂[脫閱讀鏡頭時的被動處境,是筆者在教學設計時的又一追求。分鏡頭劇本是把平面文字轉(zhuǎn)換成立體影像的媒介,根據(jù)任務需要改編的分鏡頭劇本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時間體味鏡頭這一概念,也為學習鏡頭選擇和拼接方法做好準備。
就像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情懷,鏡頭的背后是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任何語言形式都直指人的精神世界。更何況,語言本身就是精神世界。我們通過閱讀文字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與作者共情,我們也應該通過鏡頭進入導演的創(chuàng)作世界,與導演共鳴。所以,通過鏡頭揣摩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了解導演對作品的理解,讀懂導演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也就成了教學的又一個重點。只有這樣的教學才算是語文教學,而沒有滑向其他領域。
在具體活動中,為了讓學生順利接納新概念,筆者將學習任務設計為講堂課和活動課相結(jié)合的形式。在講堂課上,筆者比較注意通過學生已有知識作為新知識理解的踏板,注意借助文字與影像、影像與影像的錯位來展開新知識的學習。而在活動課上,筆者更加關(guān)注學生對鏡頭語言的組織運用,分鏡頭劇本的撰寫,導演對于分鏡頭劇本的理解、解說,以及導演、演員、攝像師的默契程度,是筆者重點關(guān)注的內(nèi)容,表演的好壞反倒是在其次。
三、成果展示
【第一課時】
[教師出示《紅樓夢》文字與影像截圖,讓學生初次了解鏡頭]
師 電影電視和小說最明顯的不同是什么?
生 小說用文字寫成,給讀者以想象空間,電影電視把所有東西全部呈現(xiàn)出來,把它強加給了觀眾。
……
師 電影電視用什么方式呈現(xiàn)出來?
生 用影像。
師 用一個一個鏡頭講故事。[出示有關(guān)鏡頭分類的材料]
[教師播放《林黛玉進賈府》中吃飯排座的鏡頭(1987年版),出示該場戲分鏡頭劇本,讓學生比照文本與影像,揣摩導演鏡頭選擇背后的意圖]
師 關(guān)于王夫人的這個鏡頭,小說原文是“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導演去掉了李紈、熙鳳二人,選擇了給王夫人鏡頭。短短5個字,三分之一句話,被拍成了12秒的視頻,占整個視頻的三分之一。導演為什么選擇強化王夫人進羹?
生 這頓晚飯比較重要,是林黛玉進賈府后的第一頓晚飯。
生 我覺得賈府等級森嚴,需要王夫人來揭蓋子,然后大家才可以吃飯。
……
師 王夫人是這頓飯的總負責人,這反映出了賈府作為豪門的規(guī)矩禮儀。導演特意選擇這個鏡頭強化,想突出賈府森嚴的規(guī)矩。
[教師出示林黛玉喝茶視頻(1987年版),出示該場戲分鏡頭劇本,讓學生鞏固鏡頭概念,學習鏡頭拼接]
師 說說這樣幾個鏡頭拼接會形成什么樣的關(guān)系?
生 互相穿插,三春穿插到林黛玉的鏡頭中去。
師 導演這樣拼接鏡頭意在突出林黛玉性格當中的哪一面?
生 善于觀察,機敏,心思縝密,謹慎。
……
師 這些是林黛玉留給我們的一貫印象。我們把這樣的鏡頭插入叫作鏡頭拼接。鏡頭拼接比鏡頭選擇復雜,簡單來說,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鏡頭拼接的對象,選取哪些鏡頭作拼接,同時還要注意拼接的時間。
[教師讓學生對照看1987年版和2010年版視頻,比較拼接方式——拼接時間和拼接對象的不同,揣摩導演意圖]
生 第一部中林黛玉很機敏,新版感覺林黛玉有點傻,看起來總在東張西望,慌里慌張的。
師 之前我們兩位同學說了林黛玉機敏、善于觀察、謹慎、心思縝密,新版有嗎?
生 感覺新版是走一步看一步,舊版是先觀察完再行動。
……
師 撇開演員因素,鏡頭拼接在形象的塑造差異性上起了什么作用?
生 舊版鏡頭是林黛玉全部看完后自己做,感覺林黛玉穩(wěn)重,新版是走一步看一步,有臨時學的味道。
……
師 拼接時間點不同,形象就會有不同。那么,拼接對象的不同對形象塑造的差異有沒有起到作用?
生 新版丫鬟和林黛玉拼接,丫鬟來了,林黛玉就得漱口,洗手了,留出觀察的時間就少了,就顯得匆忙,慌張。而舊版林黛玉和三春拼接,林黛玉觀察時丫鬟沒有上來,她就顯得相對從容不迫,穩(wěn)重。
……
師 新版導演塑造一個略顯傻乎乎的林黛玉的意圖是什么?回頭看看這一段文字,這個導演想強調(diào)什么?
生 按照賈府的規(guī)矩,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
師 如果同學們閱讀過《紅樓夢》的話,我們就會釋然。林黛玉進賈府時六七歲光景,她雖然也是生在官宦世家,但是家里人口很少,一下子到了一個有三百多口人的大家族中,導演想突出一個小女孩的不適應。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根據(jù)教師所給的分鏡頭劇本和評價表格,學生小組合作將“寶黛初會(摔玉之前)”改編成分鏡頭劇本,并現(xiàn)場拍戲?!皩汍斐鯐狈昼R頭劇本如表4。
[“導演”解說劇本,調(diào)度拍戲,演員、攝像師執(zhí)行導演指令;教師從旁指導;他組學生根據(jù)評價標準打分]
師 請導演解說鏡頭選擇。你們一共分了幾個鏡頭?
導演 我們是寶玉進來一個鏡頭,賈母說話一個鏡頭,寶玉和黛玉相會一個鏡頭。首先是“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然后丫鬟進來笑道”,臺下配畫外音。
師 這是一個什么鏡頭?
導演 聲音的鏡頭。
師 那么攝像師干什么呢?
導演 攝像師鏡頭對著門,只有腳步聲,里面沒人。
師 好,空鏡頭。
導演 接著攝影師鏡頭框?qū)χZ母。
師 這是一個特寫嗎?
導演 鏡頭遠一點。然后是賈母的臺詞。賈母說寶玉時給寶玉一個特寫。寶玉和黛玉“廝見畢歸座,細看形容,與眾各別”,這時給黛玉一個特寫,特寫黛玉的形象。
師 小說這里有一大段描寫黛玉形象的文字,你這個特寫時間要多久?
導演 快一點的特寫就好了。下一個鏡頭就是寶玉和黛玉的對話,鏡頭里還有賈母,賈母作遠景,直到結(jié)束。
師 好,謝謝。同學們看懂導演鏡頭選擇和鏡頭拼接的意圖了嗎?
生 可能是為了強調(diào)寶玉見到黛玉時的心情。
師 導演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導演 有這么幾分意思。
師 我們再來看看新舊兩個版本是怎么拍的。(播放視頻)我們這組同學的導演風格更像哪一部?
導演 前面老版本。
師 看來你比較喜歡經(jīng)典風格。
四、資料鏈接
《紅樓夢》文學劇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30/10/8449717_176002334.shtml。
分鏡頭劇本范式:百度百科。
《電影鏡頭入門》:作者杰里米·溫尼爾德,何塞·科魯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