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本刊編輯部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八方面要求,為的就是告誡全黨,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為的就是警醒全黨,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我們黨才能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這對于我們文化傳播和新聞出版部門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要堅持初心,繼續(xù)前進,就是要在我們的工作領域里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黨性。要保證黨對主流媒體的領導。在大眾傳播中,通過多種傳媒渠道和各種方式方法,堅定的體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系統的宣傳貫徹黨的宗旨、目標、方針、路線、政策和工作措施。體現政治堅定、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引導有力的正確輿論導向。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思想性。不能把主流媒體變成形形色色理論表達的交易場所,而要鮮明地體現黨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人民的意識形態(tài)。把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探索發(fā)展真理,批駁各種繆誤,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大眾傳播主流媒體的重要任務。體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奮斗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道德準則等內涵深刻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斗爭性。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善于在眾說紛紜中,開展討論和辯論,從政治上反映時代的主旋律,反映經濟社會的健康向上的時代聲音,批駁腐朽沒落的糜萎的思想。做好決策和行為的輿論監(jiān)督,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推動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造成強大的正能量,激勵鼓舞全體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奮勇直前,充滿信心,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勝利前進。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人民性。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大眾傳播中,把實現人民利益作為最高目的,體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生動地表現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論是深化改革,還是推進法治;不論是發(fā)展經濟,還是治理社會;都要如實地表現,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做到我為人民鼓與呼。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真實性。要堅持“客觀、真實、公正、全面”的八字方針。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為準繩,進一步實現現代傳媒的中國化、民族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對事實、現象和事件做出正確的解釋和解讀,并根據黨的政策加以報道。吐露真情,準確、真實、全面、客觀地反映社會現實。講好中國故事,廣泛贏得群眾。
——在大眾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堅持行業(yè)自律。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和發(fā)展,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和職業(yè)道德、社會倫理道德為坐標,制定和執(zhí)行傳媒自律準則和規(guī)矩。不但有法律法規(guī)監(jiān)督傳媒,還要有行業(yè)自律監(jiān)督傳媒,防止濫用傳媒公權,保證傳媒工作者正常的工作。實現輿論與政府、法律、利益群體、大眾傳播媒介、文化傳統、意識形態(tài)的良性互動。
——對非主流的傳播媒體,要通過各種方式方法,規(guī)范規(guī)矩,多方引導,施加影響,使其健康發(fā)展。在信息社會中,各種新興信息傳媒的興起,各種信息的高速流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信息傳播方式、信息來源、信息數量和信息結構。非主流的傳播媒體不斷興起,非主流的傳播的受眾者越來越多,在各種交往中,每個人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這些變化,將使人們對事物、事件、人物、客觀世界的認識,變?yōu)槎嘣恼J識。在這里,每個傳播者又是受傳者,也是信息的選擇者和一個把關人。我們就要在輿論引導上,在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灌輸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觀和歷史唯物觀,讓每個傳播者和受傳者,成為一個自覺的把關人,讓流言止于智者,讓謊言不攻自破,讓真理真情真實永駐民間。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在新聞傳播領域,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新聞出版改革,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傳播出版業(yè)的大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而共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