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昊 劉瑰琦 施漢鈺 葛江麗 劉 芳
(牡丹江林業(yè)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9)
?
珍貴藥材延齡草生長環(huán)境及移栽條件的研究
曹昊劉瑰琦施漢鈺葛江麗劉芳
(牡丹江林業(yè)科學研究所,黑龍江牡丹江157009)
摘要:通過對延齡草天然林下生長環(huán)境的調查,分析了延齡草與其它植株的伴生關系并進行移栽試驗。研究結果發(fā)現,春季移栽,由于九月份已經形成越冬芽,此時移栽能夠防止對越冬芽的破壞,可省去越冬環(huán)節(jié);且春季移栽出苗期比秋季移栽提前15天左右。
關鍵詞:延齡草;伴生關系;移栽
延齡草(T.kamtshacum pall.)[ 1 ]為百合科(Liliaceae)延齡草屬(Trillium)植物,延齡草屬約有30種植物,我國境內有3種,分別在我國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qū)[2 - 3 ],這三種植物在當地均作為草藥應用;其中,吉林延齡草屬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4],在黑龍江省有野生分布。本文從延齡草的野生環(huán)境入手,對延齡草的移栽方法進行試驗,為延齡草的資源保護提供了方法,對今后研究延齡草屬的系統(tǒng)位置以及植物區(qū)系等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地區(qū)主要選擇牡丹江市林地面積較大、資源保護相對較好的6個林場所轄的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各樣帶樣地設置見表1。
表1 牡丹江地區(qū)樣帶、樣地設置
2.1調查方法
在樣地內采用隨機抽樣法設置樣方。根據資源的數量和分布,隨機設置3套20 m×20 m樣方,每套樣方有4個6 m×6 m的小樣方(圖1)。設定完畢后,首先調查每個樣方的氣候條件指標,其中包括樣方地點的海拔、溫度、降雨量等環(huán)境指標;其次,調查小樣方內白花延齡草植株數量及群落中其它植物種類及數量,并計算單位面積喬木、灌木的平均數量,對比同類型植被判斷優(yōu)勢種,調查主要伴生草本植物,分析延齡草生境內的優(yōu)勢植被種類。
圖1 樣方設計
2. 2移栽方法
調查結果顯示,移栽種源地大海林林業(yè)局紅旗林場(DH)與移栽實驗地柴河林業(yè)局新興林場(CX)51林班移栽地均有延齡草野生分布,且生長環(huán)境相似,判斷可以進行林下仿生移栽,所以移栽由大海林林業(yè)局紅旗林場(DH)野外采集延齡草苗8 000株,將苗木快速運至柴河林業(yè)局新興林場(CX)51林班移栽地。在移栽地點進行挖穴,穴深10~15 cm,迅速將延齡草苗根部栽入穴內,覆土后踩實土壤;由于林下腐殖土壤較為濕潤所以沒有澆水,然后對其莖葉及越冬芽生長情況進行觀測并記錄。具體移栽方法設計:
(1)移栽時間,分別設計在5、6、8、9月份進行;
(2)觀測時間,相應設計為6個月、5個月、3個月和2個月;
(3)移栽數量均為2 000穴;
(4)對莖、葉變化的觀察,主要觀測是否直立、葉片顏色;
(5)越冬芽形成情況,觀測是否形成越冬芽。
3.1調查結果
經過2015年4月下旬春季調查發(fā)現,只有在柴河林業(yè)局新興林場和大海林林業(yè)局紅旗林場有野生延齡草資源分布,下面就這兩個地區(qū)進行了延齡草野生環(huán)境調查。設定柴河林業(yè)局新興林場51林班試驗地編號為CX,大海林林業(yè)局紅旗林場101林班試驗地編號為DH。經過一年的野外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延齡草生境氣候條件調查結果
調查樣地CX,為針闊混交林,土質為腐殖土,土壤較濕潤,屬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春季短,回暖快。夏季溫熱多雨;秋季短,降溫快;冬季漫長寒冷。其中,喬木優(yōu)勢種為榆樹,單位面積數量為0.11棵/m2;灌木優(yōu)勢種為五味子,單位面積數量0.21棵/m2;主要伴生草本植物有莢果蕨、小葉芹、狹葉蕁麻、雷公七等。延齡草平均單位面積數量為0.21棵/m2。
調查樣地DH,為針闊混交林,土質為腐殖土,土壤較濕潤,亦屬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其中,喬木優(yōu)勢種為紅松,單位面積數量為0.09棵/m2;灌木優(yōu)勢種為刺五加,單位面積數量為0.17棵/m2;主要伴生草本植物種有鈴蘭、四花臺草、小葉芹、狹葉蕁麻等。該樣地延齡草平均單位面積數量為0.21棵/m2。
3.2移栽試驗結果
在2015年5月~9月份對延齡草進行了移栽試驗,延齡草移栽后生長情況統(tǒng)計見表3。
表3 移栽記錄
移栽后通過觀察延齡草根部變化,以長出白根或形成越冬芽為依據判定延齡草是否成活。經抽樣80穴進行觀察,全部長出白根,并且形成越冬芽,故得出以下結論:野生白花延齡草苗既可以在秋季移栽,也可以在春季移栽,仿生移栽成活率非常高。春栽宜在展葉前,地溫達5℃以上時進行;展葉后的植株栽培也易成活,秋栽宜在10月上旬。春栽一般在5月10日~15日進行。春季移栽的白花延齡草苗在長勢和成苗率上與秋季移栽苗無差別,但是秋季移栽的延齡草苗一般較少開花結果,春季移栽的苗大多可開花結果,造成這一差別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由于春季移栽九月份可以形成越冬芽,春栽能夠防止秋栽對越冬芽的破壞,可省去越冬環(huán)節(jié),且春季移栽出苗期比秋季移栽者提前15天左右。
通過對兩個試驗地點生長環(huán)境條件指標的測定發(fā)現,延齡草野生環(huán)境為林下郁閉度0.6~0.7的針闊混交林下,年平均氣溫為6~8℃,降雨量為600~800 mm,海拔高度在400~800 m范圍內。其生長環(huán)境中喬木優(yōu)勢種為紅松、榆樹,灌木優(yōu)勢種為刺五加、五味子,主要伴生草本植物有鈴蘭、莢果蕨、小葉芹、狹葉蕁麻、四花臺草等。野生白花延齡草苗春季移栽效果優(yōu)于秋季移栽,林下仿生移栽成活率非常高。
參考文獻
[1]宋立人,洪恂,丁緒亮.現代中藥學大辭典(第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
[2]劉繼永.瀕危物種白花延齡草的生物學特性調查研究[J].人參研究, 2004(3): 30.
[3]謝萬宗.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 (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M].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1982.
(責任編輯:潘啟英)
Study on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ransplanting Conditions of Precious Medicinal Trillium kamtshacum
CAOHao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Mudanjiang 157009)
Abstract the growth of Trillium natural forest environment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rillium kamtshacum and other plant associated relation of transplant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e to the spring transplanting in September has been the formation of overwintering buds, the spring planting to prevent fall planting of winter bud damage, province to spend the winter in the link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in spring emergence than than transplanting in autumn about half a month in advance.
Key words Trillium kamtshacum;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ransplanting
收稿日期:2015 - 12 - 19
作者簡介:第1曹昊(1989-),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下藥材培育。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16)01 - 0039 - 03
中圖分類號:S567. 23+9, S502. 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