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華
一、分類討論思想
例1.設數列的前項和,則 。
分析:利用數列中的項與前項和之間的關系,可以把題中的關系式轉化為與之間的關系式,從而得知是等比數列,進而求出的通項公式。
解析:當時, ,;當時, ,,即。又,是首項為1, 公比為2的等到比數列, 當時也滿足此式,故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
點評:此類問題需要分類討論,公式使用的前提條件是,所以當時,我們要看求出的數值能否滿足求出的通項公式。如果滿足,該通項公式就是所求的通項公式;如果不滿足,通項公式就要寫成分段函數的形式。
二、方程思想
例2.在等比數列中, ,,,求和。
分析:將轉化為,與66聯立解方程組求解。
解析:由題意得:,即
解得,或。
若,則,解得,
此時,∴。
若,則,解得,
此時,。
綜上所述,,。
點評:關于等比數列的運算問題,一般利用通項公式和前 項和公式構造方程求解,所以學生要靈活運用等比數列的性質。
三、對稱思想
例3.有四個數,前三個數是等比數列,其積為216,后三個數是等差數列,其和為36,求這四個數。
分析:若直接列方程組求解比較麻煩,注意到前三個數和后三個數都有個中間項,其他與中間項對稱的前后兩項可以由中間項加(乘)一個數或減(除)相同的這個數而得到。
解析:設這四個數分別為,,,,
則即 ,
這四個數別為3、6、12、18。
點評:利用對稱性設這四個數,在進行乘積或加法運算的時候能消去一個參數,從而便于計算。
四、化歸與轉化思想
例4.在數列中,,求通項公式。
分析:觀察式子的特點,可知既不是等差數列,又不是等比數列,要對其進行構造。在式子的兩邊同時加上1,就能發(fā)現數列是一個等比數列,從而可以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解析:,
又,,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即。
點評:若數列滿足p(p≠1,為非零常數),則可令來構造等比數列,并利用對應項相等求出λ的值,進而求出通項公式,這就是利用了化歸與轉化思想。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