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天津交通職業(yè)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天津 300110)
?
“互聯(lián)網+”思維下《電工電子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
劉悅
(天津交通職業(yè)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天津 300110)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lián)網教學在當今社會起到著非同凡響的地位,網絡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趨勢。在實現(xiàn)教育資源共享、擴大教育規(guī)模、提高教育效率、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電工電子也在進行著互聯(lián)網教學。文章就通過互聯(lián)網教學來探討《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安排教學內容,講授直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變壓器和電動機,安全用電,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等內容。借助信息化手段強調重點,突破難點,傳統(tǒng)的課堂講解雖能把原理講給學生,但是缺乏直觀性,容易讓學生厭倦,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枯燥的原理變得生動形象,加深學生的理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OTO平臺模式探討“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電工電子概念;互聯(lián)網教學;OTO;課程信息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對其他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進行了補充,使電工電子技術網絡課程和平臺的框架,為其他網絡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的詳細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和數(shù)據(jù)庫等資源的鏈接,電工電子技術網絡課程不僅要在學習上取得突破性的時間、空間的限制,也為學習者提供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在過去,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及其產品進入課堂過分強調的誤區(qū),選擇了互聯(lián)網拒絕在教室的外邊,卻過度地強調使學生掌握學科的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而忽視知識學習網絡時代已經發(fā)生了質的改變這一基本事實,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中,互聯(lián)網教學的模式在學校已經卓然的打開并推廣,導致現(xiàn)在許多的教程都選擇互聯(lián)網教學?;ヂ?lián)網教學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教,學生聽,致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后產生厭倦感,導致學生不愛聽講的習慣,而互聯(lián)網教學有著其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著新穎性,這會讓學生產生好奇感,對互聯(lián)網教學產生興趣,然而更認真的聽講。但是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教學卻存在的許多的問題,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在進行網絡教學,但大多數(shù)高校仍處于實驗階段和概念階段。在同一個地區(qū)的小學和中學,由于統(tǒng)一的教材,一些學校已經開始使用互聯(lián)網的教學,但也不屬于廣泛的使用。在當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對網絡教育的管理不好而教材建設很難建立教學資源和教學數(shù)據(jù)庫等。在國外短期在線教育也是一種趨勢,沒有什么特殊形態(tài)的模式,目前國內的形勢并不明朗,市場也比較混亂。但是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卻能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電氣與電子基礎研究的是電子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理論與應用。其包含著直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變壓器和電動機,安全用電,其技術的發(fā)展非常迅速,應用十分廣泛,現(xiàn)代的所有新科技都與電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當電路被關閉時,直接電流僅當電路被斷開時,電路就完全停止。當外部電源,從低電位,高電位流,在電源供電,依靠電源供電,可消除靜電,然后從低電位“處理”的正電荷到達高電位,因此周期構成封閉的電流線。因此,在直流電路中,電源是提供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恒定電動勢。這種關系僅適用于純電阻電路的端電壓和外部電阻。當電阻R增加,據(jù)I=E/(R+r),目前I降低電壓IR(E和r為固定值)減少,根據(jù)U=E-Ir顯示終端電壓U增加。電源電動勢數(shù)值等于外部電路的電壓時,該電路是開放的。當電阻降低時,根據(jù)U=EIr顯示終端電壓下降。正弦交流電路是交流電路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指電壓或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大小和方向。正弦交流電需要頻率、峰值和相位三個物理量來描述。它反映了一個交變電流隨時間變化的物理量的速度。從基爾霍夫定律和電路元件方程出發(fā),推導了正弦交流電路的方程,通常是一組線性常系數(shù)微分方程。正弦交流電路的穩(wěn)定狀態(tài)是由同一頻率的周期解作為相應的電路方程的功率供應來表示的。正弦交流電路分析的任務是找出電路方程的特殊解。利用該方法將電路的微分方程轉化為具有復數(shù)的線性代數(shù)方程,從而大大簡化了求解方程的工作。電動機是一種旋轉電機,它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主要包括一個電磁鐵繞組或一個分布的定子繞組,用于產生磁場,和一個旋轉的電樞或轉子。
在電氣設備和無線電路中,變壓器常用于起升電壓、阻抗匹配、安全隔離等。在發(fā)電機,無論是由磁場或磁場運動由固定線圈,線圈感應電動勢,兩者的磁通值不變,但與線圈的交叉鏈磁通量的變化,這是一個共同的原則,互感應。變壓器是一種利用電磁互感、變換電壓、電流和阻抗的裝置。電能是一種方便的能源,它的廣泛應用在現(xiàn)代人類歷史上形成了二次技術革命。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改善人類的生活。電力還應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使用和維護的電氣設備的情況。因此,電氣和電子技術是高校非電氣工程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作為一個基本的技術路線,它應該具有基礎性、應用性和先進性?;纠碚?,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電氣和電子技術。因此,電氣和電子技術應該是一個非電氣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為他們的未來的專業(yè)課程,相關的知識的力量發(fā)揮的基礎上,也為他們的自學,進一步研究,拓寬和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隨著電子技術的日新月異,企業(yè)對電子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給技工教育的就業(yè)形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電子技能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峨娮蛹夹g基礎》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F(xiàn)在教學的錯誤在于教材與學生在技術知識上沒有連接,由于一般教育在最近幾年,教材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緊密相關,反映了近年來電子工業(yè)快速發(fā)展所帶來的新知識、新設備、新技術和新技術的發(fā)展。在“電子技術”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分析思維不足,自學能力差。
所謂OTO是線上到線下,將線下業(yè)務和互聯(lián)網的機會結合在一起,讓互聯(lián)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這樣線下服務可以線上攬客,消費者可以拿出一個線上篩選服務,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guī)模。最重要的是:促進效果進行調查,每一筆交易都可以跟蹤。在電商快速發(fā)展迫使傳統(tǒng)企業(yè)無路可退的時代下,選擇OTO模式將會帶來了新的希望,在逆勢OTO模式的援助實現(xiàn)華麗轉身也將指日可待,所以必須充分認識到OTO這一點,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影響驅動力。下面作者就以OTO模式來探討下互聯(lián)網與電子電工課程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隨著我國學校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學校的影響也逐漸擴大,學生的來源也逐年增加,教學任務也日益繁重。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高校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和升級帶來了可能。我們將在這里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新時代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完善、豐富和改革傳統(tǒng)的電工電子教學模式,實踐問題更加快速、高效地解決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和水平。為了推動“電工電子”課程網絡教學和研究的系列,在原有的電子課件,對Flex和JSP基于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互動系統(tǒng)的設計與制作?;邮浇虒W系統(tǒng)涵蓋了“電子工程”、“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三門課程,可應用于電子信息、電子電氣工程及電工電子課程教學。采用柔性技術體系構建一種成熟、高效的快速發(fā)展框架,使開發(fā)人員能夠輕松快速地創(chuàng)建豐富的互聯(lián)網應用。它提供了一種易于使用的開發(fā)工具包,為開發(fā)人員帶來了完整的應用解決方案,可以很容易地將應用部署到多個操作系統(tǒng),瀏覽器環(huán)境,以及與各平臺用戶體驗了高度的一致性。利用OTO技術指導軟件工程思想,創(chuàng)建一個用戶體驗的“電子電工”的模板,提高了模塊的功能。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教學內容,較少的課,大課堂教學,學生的注意的不足。因此,探索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包括在課堂上實施的是基于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混合式教學,通過幽默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互聯(lián)網提高課程體系的內容,通過網絡磁盤提供精確的數(shù)字資源,并將計算機模擬教學理論引入到教學中。教學實踐表明,這些信息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jù)上面所描述的內容,電子電工是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一個基礎課程,具有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的特點。因此,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信息的教學方法,將有效推進電子電路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結合教學信息論的實施,對教學信息的方式、教學設計過程對智能教學平臺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帶來巨大的變化的一種教學方法。讓我們結合著互聯(lián)網來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學習的狀態(tài)與興趣,讓本電工電子行業(yè)對社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向海健,陸南.利用現(xiàn)存網絡化條件促進電工學課程的教學[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S2).
[2]佘遠富.改進高校多媒體教學的路徑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5).
[3]楊志偉.《電工電子》網絡教學互動平臺的實踐性研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7(9).
[4]閆棟梁,王慶祝,劉士光.《模擬電子技術基礎》CAI課件開發(fā)及在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2).
[5]劉陸平.關于高職高專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技咨詢導報,2006(18).
[6]王竹立.“互聯(lián)網+教育”意味著什么[J].今日教育,2015(5).
[7]王竹立.包容性思維:網絡時代學習的一種新思維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14(6).
[8]陳海東.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內涵、案例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0(12).
[9]王奕皓,張培培.關于本科生創(chuàng)業(yè)中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子商務模式的研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5(1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4-0093-02
作者簡介:劉悅(1980-),女,漢族,天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機電液一體化。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the Internet teaching plays a remarkable role in today's society,and network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which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sharing,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scale,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al system.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s also on Internet teaching.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Internet to explore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course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project of talent fostering and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direct current,law and analysis method,sinusoidal alternating circuit,transformer and motor,safety electricity,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etc.The paper u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mphasize the key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The traditional lectures can tell students the principles,but it lacks of intuitive nature,and is easy to make students tired,which cannot meet the teaching effect.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boring principles become vivid,which can deepen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goal.Through the OTO platform model,the paper explor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era of"Internet plus".
Keywords:the Internet;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ncept;the Internet teaching;OTO;cours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