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伍喬林 羅旭陽
(吉林大學 化學學院有機化學系,吉林 長春 130012)
?
《金屬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高偉伍喬林羅旭陽
(吉林大學 化學學院有機化學系,吉林 長春 130012)
摘要:金屬有機化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是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近年來,針對本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是熱點之一。文章針對目前金屬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金屬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經驗體會
《金屬有機化學》是有機化學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是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交叉學科。金屬有機化學在催化方面有及其重要的應用,學習好金屬有機化學對于學生在催化機理方面及有機合成方面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選取宋禮成[1]老師編的《金屬有機化學》作為教材。由于內容多,學時少(48學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使學生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顯得極為重要。許多學者在《金屬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2-4]作者通過這幾年教學的探索,總結了一些有用的教學經驗,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更新課程內容,關愛學生在課程的傳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者這些經驗供大家參考,同時對于新工作的老師,如何較好地進行《金屬有機化學》課程的講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金屬有機化學的作為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連接的橋梁,其基礎知識分為兩類:(1)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質,即合成金屬有機化合物,并研究這些化合物(通常是晶體)的物理學性質及其在材料學、高分子科學上的應用;(2)金屬有機合成化學的應用,即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在合成中的應用,雖然也合成金屬有機化合物,甚至設計配體,但是目的在于探究其在有機合成學上的作用,主要是催化性能,有時也會有計量的金屬有機化合物參與反應。金屬有機化學講授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識以外,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建立學生對催化劑的認識。主要是建立催化劑結構與催化劑性能之間的聯(lián)系。
(一)注重基本問題的講授
金屬有機化學的基本問題主要在于基元反應的反應機理,金屬有機配合物在催化方面的應用。
(二)注重金屬有機基元反應的講授
金屬有機基元反應包括配體的配位與解離,消除與遷移插入反應;氧化加成與還原消除。這些基元反應是構成金屬有機機理的根基。所以要著重對這方面的講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機械地記住這些基元反應,而是培養(yǎng)學生遇到類似的反應,能夠舉一反三,明確金屬有機化學反應的實質。
(三)注重金屬有機專有術語的講述
金屬有機化學中有很多特殊的專用術語,比如beta-H消除,還有一些對于配合物幾何形狀的描述,這些術語也是貫穿整個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
(四)注重反應機理的講述
金屬有機化合物的氧化加成與還原消除,金屬有機化合物的插入與消去反應,金屬有機化合物的親核和親電性質中的加成與提取反應,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卡賓和卡半化合物,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均相催化。在課堂教學中以比較直觀的化學畫圖和反應圖示等化學軟件作為機理研究的方式之一,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通過一定的反應機理推論了解金屬有機化學的基礎對在有機反應和高分子化學的應用重要性,掌握金屬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延伸及與其他相關化學學科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一定量的反應聯(lián)系信息,滿足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五)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實例的講述
金屬有機化學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專業(yè)課,與基礎化學學科一樣都要有實驗來支撐理論知識。在授課時不僅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利用實驗的實例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體系的構建很重要。在原有有機化學和經典無機化學的基礎上,特別以過渡金屬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為重點,強調以具有配位結構幾何金屬中心的系列有機反應,從而突顯出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在催化中的重要應用。它們不僅可以作為有機合成和高分于聚合反應的催化劑,而且對過渡金屬豐富的電子結構特征在有機反應機理了解和認識的重要意義。利用最新的金屬有機期刊中所發(fā)表的金屬有機配合物作為實例,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歸納。
金屬有機化學講授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識以外,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建立學生對催化劑的認識和加強學生對催化劑結構與催化劑性能之間的聯(lián)系的認知。學生們往往學了理論知識以后,遇到實際的問題仍然不知從哪些方面入手。這就需要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互動相結合,讓他們在面對新的問題時,有相關理論作為支撐。在基礎知識講解完成后,可以選擇一些金屬有機化學領域比較權威的期刊雜志,讓學生從中摘選,分組討論,然后做出總結。這樣學生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而是將視角放大于前沿與創(chuàng)新,同時也鍛煉學生在學習中能有協(xié)作意識和總結能力。這樣一來,利用文獻和理論相結合,讓學生整合知識后,做出總結與報告,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在金屬有機化學的前沿方面也會有所了解。這樣的互動,讓學生與教師同時有所提高,也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
金屬有機化學近年來發(fā)展很快,不斷有新的結構的催化劑被報道,不斷有新的催化反應被發(fā)現(xiàn)。所以要密切關注這些新知識的更新,使授課內容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標準的更新問題。
如今高校的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改變和完善評價體系對于教學起著推動型的作用。理論考試成績?yōu)橹鞯脑u價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創(chuàng)新課堂的發(fā)展需求,平時的課堂成績,實驗成績和理論成績相結合,才能客觀的表現(xiàn)出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理解和認知程度。在改善評價體系的同時,教師也應該與學生共同成長,學會關愛學生,盡可能地知道每個學生的名字與特點,與學生亦師亦友,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教學。
總之,金屬有機化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由于金屬有機是一門交叉學科,所以在學習時要有無機和有機化學的而只是作為支撐。掌握基礎知識是學習金屬有機化學的不二法門,同時增進課堂上互動的氛圍,注重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是金屬有機化學探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關愛和歡樂的環(huán)境下有效地學習與探索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禮成,王佰全.金屬有機化學原理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包永勝.金屬有機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J].科技信息,2012,34:570-571.
[3]賈愛銓,辛志峰,張千峰.金屬有機化學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3:144-145.
[4]王健春,王果,孟祥福.《金屬有機化學》教學心得[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A1:79-81.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4-0066-02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J1210011)
作者簡介:高偉(1974-),男,漢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有機化學。
Abstract:Organometallic Chemistry,as a vital required course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major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Recently,th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is course is also a hot issue.The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such as teaching plans,teaching methods,and evaluation methods,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Keywords:Organometallic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