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紅
【摘要】中學生這個年齡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機械的講解,把他們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不會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談不上教學的趣味性。筆者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在此,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英語教學 趣味性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矛盾。如何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至關重要。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會花大工夫?qū)W這門課,因而成績顯著。這種現(xiàn)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xiàn)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老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可親可敬的親密朋友。
二、力爭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老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教學。要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活動項目,如:
1.表演性的趣味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更深蒂故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和表演者。此類活動能突出學生的表演才能,學生通過表演產(chǎn)生的效果,既可以滿足其愛表現(xiàn)的天性,又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我們在學習How are you feeling?句型時,要創(chuàng)設Doctor—patient role—play,表演。Suppose you have one of the illness,what would you say to your doctor? Practise with the classmates in your group.Next, join with another group. Let one group be“doctors” and the other group be “patients.” One by one, the “patients” describe their illnesses to the “doctors.”Can the doctors guess the illnesses? Then, Let the other group be the “doctors”and play the game again.這樣學生在表演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練習了發(fā)音又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新知識,復習,鞏固了舊知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使課堂充滿著探索的氣息。
2.競賽性的趣味活動。這類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競爭、愛表現(xiàn)自己的心里而設計,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訓練學生對英語的反應能力,其活動形式可謂豐富多彩。
(1)說話競賽。把全班分成兩個隊,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就某幅圖或某個內(nèi)容進行描述,每個人限說一句話,哪一組說的話多,就獲勝。時間允許的話,繼續(xù)下一輪的競賽,再由各隊派一名代表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復述,看誰的句子多。
(2)寫作競賽。這是一種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競賽,適合復習課上或檢測課堂效果使用。如教師可提供一個情景,或規(guī)定一個話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發(fā)給每組一小張紙,每個學生在這張紙上只能寫一句話,一個接一個按順序 傳遞,各組同時開始同時結(jié)束,寫得最多的組就獲勝,
(3)游戲性的趣味活動?!皹分袑W”“學中玩”“玩中消化”是筆者摸索的教學法的幾個特點它們?nèi)跁灤┰谡麄€教學過程中,以最大的可能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輕松愉快而全神貫注地進入“情境”,掌握知識,從而保質(zhì)保量地實現(xiàn)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試以初中英語新教材第三冊第30課為例,該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能聽說讀寫,hurry, No hurry, as soon as,lend (lent,lent ),die, dead,Hear of 六組詞幾詞組。圍繞這個主要目標依據(jù)趣味性教學特點筆者進行了有效組織教學。有趣的對話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接這板書上述對話,叫學生閱讀Part 1 And Part 2 并找出劃線部分的代換詞和詞組,在學生情緒激昂的表演中產(chǎn)生最佳效果。
三、運用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首先,趣味性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我教的學生在各類考試中取的很好成績。其次,趣味性教學活動強化了學生的交際能力。給了學生嘗試的機會。最后,趣味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不斷地溝通,交流,改變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絕對權威”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讓學生無拘無束的心里與活動氛圍。教與學融為一體,民主平等的關系也就自然地形成了。
顯然,運用趣味性教學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有趣”上,教師應該努力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求知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走向求知之路。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