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婷 高旭陽 曹新宇 張真 潘繼承 汪勁松
【摘要】錯誤分析是第二語言習得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本文從語際錯誤和語內錯誤兩個角度分析了學生定語從句運用中的常見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語法規(guī)則記憶不熟、漢語習慣套用、目標結構分析不足等問題。為此對高中語法教學提出一些建議:1.教師應注重語法教學的多樣性和思維性,培養(yǎng)學生意識深處的英漢雙向對應系統(tǒng);2.高中生要通過大量記憶訓練來培養(yǎng)語感,通過句法分析深化句型結構理解。
【關鍵詞】錯誤分析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定語從句 建議
從心理干擾角度看,學生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錯誤可分為語際錯誤和語內錯誤,無論哪一種,都反映了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問題。高中語法項目繁多,擬借定語從句這一語法難點來分析學生中普遍性問題,反思教學效果。
一、 語際錯誤
語際錯誤是學生將母語習慣套用到英語表達中造成的。英語的句子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鮮明,連接緊密,有更多的連接詞。中文的句子少用連接詞,僅通過意思使之聯(lián)系。學生中英文語言的關聯(lián)感弱,習慣流散句式,在使用定語從句這類復合句時常套用中文語言習慣,錯誤在所難免。
1.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混淆。定語從句的每個關系詞在從句中充當成分,意義上代替了先行詞。錯句 “He wrote a letter which/ that he explained what had happened in the accident.” 的先行詞為“l(fā)etter”,在從句中充當?shù)攸c狀語,應為關系副詞“where”。錯句 “The school shop, where customers are mainly students, is closed for the holidays.”的先行詞“shop” 與分句中“customers”之間有所屬關系,并非是地點狀語,要用關系詞“whose”。上述錯誤凸顯出學生的中文思維先入為主,只知先行詞之意,忽略其成分功能。
2.代詞的誤用。在介詞加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中,學生常用人稱代詞而不是關系代詞來完成從句。錯句“Through the course of my schooling, I met many teachers, two of them influenced me greatly.”學生的中文思維是“在學習生涯中我遇到許多老師,他們中的兩個對我影響很大”,所以誤用“them”而不是“whom”。英文重視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逗號起到停頓作用,不能擔當承啟下文的功能,必須根據(jù)句子的表意要求添加連接詞或關系詞才能完成一個有邏輯意義的句子。
3.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運用意識弱。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不起限制詞義的作用,與主句聯(lián)系不緊,有時語義上起到狀語分句和并列分句的功能。學生的中英文關聯(lián)感弱,“Im seeing the manager tomorrow, and he will be back from New York.”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表達更準確,“when”連接更恰當。學生用中文思維套用,英語的運用意識勢必減弱。
二、語內錯誤
語內錯誤是學生對所學目標語言一知半解造成的。學生在課堂學習語法概念和語法規(guī)則時含糊不清,課后缺少復習和鞏固,語法學習缺乏系統(tǒng)和連貫性,涉及語言綜合運用時,就力不從心。
當學生遇到嵌入式關系句時,認知加工主句的過程就被打斷,關系句會干擾主句,因為學生的從句習得順序讓學生理解這種嵌入式的結構相當困難。學生還常常將定語從句與名詞性從句混為一談,誤用或混用關系詞的現(xiàn)象凸顯,主要緣于復合句分析能力的欠缺,及對關系詞的意義和句法功能的錯誤理解。
三、語法教學建議
“如果語言教育的目的包括教會學生正確地、有意義地和得當?shù)厥褂糜⒄Z,我們就應把語法看作是一個理性的動態(tài)系統(tǒng),而不是任意規(guī)則的靜態(tài)系統(tǒng)”。教師教授語法時應按照學生“學”的規(guī)律進行教學,例如,用填空、配對、分合、句子接龍等來訓練學生對定語從句結構的認識。學生在游戲和表達中加深對語法的認知,理解到語法的實用性和交際性。學生學會了語法項目,仍無法表達規(guī)范、地道的英文,因為缺乏語感和英語思維,教師教學時要通過英文句型呈現(xiàn)和操練讓學生形成中英文對比和關聯(lián),從思維的語言表達程序去解釋并進行訓練。學生在面對復雜的句法結構時,要使用對比、分析等方式來解讀,通過朗讀、背誦訓練記憶力,獲取理性的語法規(guī)則和語感。
參考文獻:
[1]王躍洪.錯誤分析法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125.
[2]Amy Sheldon.The Role of Parallel Func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Relative Clauses in Englis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4,(3):272-281.
[3]胡壯麟.關于英語語法教學的再認識[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學術委員會,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論叢(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1):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