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斌
【摘要】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報告了兩名高三女生閱讀的過程。通過記錄和觀察她們閱讀過程中所采用的閱讀策略和行為表現(xiàn),對這些策略和行為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得出了高效閱讀者在使用閱讀技巧方面優(yōu)于低效閱讀者的結(jié)論,并提出可行性的閱讀建議。
【關(guān)鍵詞】閱讀策略 效果 差異
一、研究背景
高中英語的學習可以說是得閱讀者得天下,可見閱讀能力是何等重要。而且,閱讀對學生其他能力的提高作用也很大。Jeremy Harmer(2000)認為,閱讀給學生帶來許多好處:閱讀給學生的書面表達提供了很好的模式;閱讀給學生提供很多機會學習語言知識的構(gòu)建;閱讀還可以引進有趣的話題,激活想象力。提高閱讀能力是當務之急,而閱讀能力的提高與閱讀策略的使用有密切的關(guān)系。筆者提出這樣的假設:1. 有效閱讀策略的使用與閱讀效果成正比關(guān)系。2. 熟練閱讀者的閱讀策略是精加工策略,優(yōu)于低效閱讀者。為了印證這一假設,筆者進行了以下的研究。
二、研究過程
1.對象的確定:高三1312班的兩名女生,她們家庭背景相同,學習條件沒有差異,學習的態(tài)度積極,想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樂意完成老師設置的閱讀任務,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每天用于英語閱讀的時間和數(shù)量大致相同。但其中一人英語成績好,另一名成績較差。2.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中的觀察、訪談、問卷都是“聚焦性”的,問題比較集中,并能進行定量分析。筆者主要是對兩名女生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進行觀察,但并不控制學生閱讀過程的任何變量,只要求學生把文章讀完并完成文后的理解題,然后統(tǒng)計她們所用的閱讀時間、閱讀策略使用的情況,并收集她們對閱讀過程的描述等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結(jié)論。3.研究工具: 筆者選取的是一篇學生訓練用的議論文,短文的大意是論述信念的培養(yǎng)途徑,題型有細節(jié)理解題、句意推測題、主旨大意題和結(jié)構(gòu)判斷題等。4.數(shù)據(jù)的收集:分三步進行。(1)閱讀測試,然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填寫調(diào)查表;(2)兩名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過程寫出書面描述,包括心理活動、做法,采取的措施等。(3)分別和兩名學生訪談,了解她們對文章體裁的認識、詞匯量的積累以及閱讀習慣等。5.數(shù)據(jù)分析:對表格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書面描述、訪談的結(jié)果進行對比分析。
三、結(jié)果與討論
通過對比分析,筆者認為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的因素有:
1.是否運用閱讀策略直接影響閱讀效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生閱讀過程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A的閱讀效果優(yōu)于學生B,但B的閱讀時間反而更多,這主要是因為B使用了字典,另一方面B反復閱讀和點讀法也耗費了時間。在策略方面,A運用了跳讀、查讀等技巧,根據(jù)A的書面描述,她還運用了猜測詞義的策略。然而B的描述則不同:“有很多單詞不懂,只好查字典,后來只能亂蒙?!庇纱丝闯?,兩名學生閱讀策略存在巨大的差異。閱讀者對語言符號的不同處理方式?jīng)Q定了閱讀的效率,導致了閱讀理解和閱讀速度的差異。因此筆者可以得出這個結(jié)論:運用不同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可以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
2.精加工策略與一般策略的運用造成的閱讀效果不同。通過比較可知A用的是精加工策略,是熟練的閱讀者,B是低效的閱讀者。精加工策略是一種更高水平的、更精細的加工策略,是在意義理解的基礎上的信息加工策略,其具體表現(xiàn)的方法有畫線法、筆記法、卡片法等。A在閱讀中就使用了畫線法,她在文章的某一行某一句下面畫上橫線備用。B得到文章后,只注意單詞辨認,忽視語篇的理解??梢?,熟練的閱讀者集中注意力于意義的理解;有選擇地對部分關(guān)鍵詞和語段進行信息的處理,而不是對材料逐詞加以辨認。
3.對閱讀材料體裁的熟悉程度影響閱讀效果。掌握不同體裁的文章的閱讀方法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閱讀速度。學生B忽略了對文章體裁的判斷,對主旨大意題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四、結(jié)論
閱讀中善于運用策略精加工策略的閱讀者,其閱讀效果優(yōu)于技巧運用欠佳者。針對不同的題型,熟練運用詞義猜測、跳讀、查讀等手段,有選擇性、針對性地對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就能獲得對材料較全面、較系統(tǒng)的信息輸入,從而獲得較理想的閱讀效果。高效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眼、手、腦并用,采用畫線、畫圖、提煉信息等方法完成對文章的閱讀,使信息的確定更有針對性,準確率也更高。
五、建議
Tricia Hedge(2008)對熟練閱讀者的評價是:“Good readers read fast and accurately, which means that they read in groups of words rather than plodding through a text word by word.”學生A在閱讀方面具有優(yōu)越性,多給她布置一些更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如推測題、主旨大意題、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題等,要鼓勵她進行課外閱讀,多接觸不同題材的文章。建議學生B改正不良的閱讀習慣,不能回讀,不能逐詞翻譯,平時多學習構(gòu)詞法、猜詞法以擺脫對詞典的依賴,訓練的閱讀材料適宜從易到難,使閱讀能力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Jeremy Harmer.2000.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顧明遠,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