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芹 吳祥云 閔西鴻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昭通 657000)
?
寓言對英語教學的啟迪
劉芹吳祥云閔西鴻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昭通657000)
摘要: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針對這些困難,寓言以其短小精悍、勸諭有力而讓學生深受啟迪,從中受益,從而超越困難,邁向成功。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寓言教學啟迪
英語在我國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無論是升學、找工作都必不可少,因此,學好英語是很多人特別是在校學生的希望。但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調(diào)查到的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談英色變”,他們覺得學好英語實在是太難了,每次面對英語時都是飽受它的折磨。針對學生遇到的英語學習中的不同問題,寓言可以給予有力的解答。通過寓言的感召,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自信,充滿智慧,充滿快樂。
一、“英語無用者”謹記《鵝卵石與鉆石》:書到用時方恨少。
有學生覺得,英語在生活中沒有用處。更有甚者,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為什么非要學習英語呢?實在是既無聊又無意義。對于持有這些觀點而導致不學英語的學生,不妨給他們講這樣一個寓言《鵝卵石與鉆石》。
一天晚上,神忽然出現(xiàn)在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面前,并告訴他們,在前行的時候邊走邊撿一些鵝卵石放在馬褡子里,第二天晚上時,他們會既快樂又后悔。牧民們聽完后,覺得很失望,因為萬能的神吩咐的事竟然是如此的無意義。但是神總是神,他們雖然不滿,也還是不敢完全違背神的旨意,所以他們多多少少還是揀了一些鵝卵石,放在各自的馬褡子里。第二天夜幕降臨時,果然如神所言。他們很高興,高興的是這些鵝卵石都變成了金子,同時很后悔,后悔的是當時覺得撿鵝卵石沒有意義,如果多撿一些就更好了。
通過這則寓言,老師希望學生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現(xiàn)在自己覺得沒用的知識,就像鵝卵石,將來會變?yōu)闊o盡的財富。
二、“過度依賴者”謹記《鵪鶉和她的孩子們》:做事主要靠自己。
也有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希望老師從旁指導,監(jiān)督著背單詞,督促著做試卷,離開了老師,就不知所措,心中茫然。遇到這種情況時,就可以給他們介紹《鵪鶉和她的孩子們》的寓言。
春天,鵪鶉媽媽把家安在一塊麥地中間,一直安然無恙。秋天,鵪鶉寶貝們能跑、能跳、能飛了,這時麥子也變黃了。鵪鶉媽媽開始擔心一旦農(nóng)夫收割麥子,就會被發(fā)現(xiàn)、被捕獲。所以她告訴小鵪鶉們,自己要外出覓食,在此期間,他們要保護好自己,并注意農(nóng)夫說什么時候要收割麥子的話。不久,農(nóng)夫果然和他的兒子來了,他察看了麥子后,告訴兒子,麥子成熟了,第二天一早就去請鄰居來幫忙收割。老鵪鶉飛回來了后,孩子們告訴了她農(nóng)夫的話。老鵪鶉聽后淡定地告訴他們,麥子不會馬上收割。第二天情況果然如老鵪鶉所言。等第二天老鵪鶉出門又帶著食物回到家時,小鵪鶉們又說,一天后農(nóng)夫的親戚朋友們要來幫他收割。這次老鵪鶉還是告訴他們,不必驚慌,繼續(xù)居住。下一天早上,農(nóng)夫和他的兒子又來了,他們既傷心又難過,決定第二天自己動手開始收割。小鵪鶉們馬上告訴了媽媽這個新消息,老鵪鶉聽了后,當機立斷,馬上遷移。
從這則寓言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事情一定要靠自己,路在自己腳下。
三、“盲目追從者”謹記《土撥鼠哪去了》:不要忘記最初的目標。
在教學英語時,會遇到一開始學習成績和狀態(tài)都很好的學生,因為禁不住外在世界的誘惑不能自拔,結(jié)果導致學習一敗涂地,后悔不已。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用《土撥鼠哪去了》來引導學生。
一只土撥鼠被三只獵狗追趕時,情急之中鉆進了一個樹洞。突然,一只兔子從樹洞里鉆了出來,三只獵狗立即對它展開追捕。兔子無奈爬上了另一棵大樹,一不小心掉下來,結(jié)果竟然砸暈了三只虎視眈眈的獵狗,很幸運地跑了。之后,教師問學生:“這里面有什么問題嗎?”學生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但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去了”,他們已經(jīng)忘記了獵狗最初追逐的目標。
了解了這個寓言之后,學生們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撥鼠哪去了”,不要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四、“自私自利者”謹記《瞎子和瘸子》:人無完人,學會合作。
也會聽見有學生抱怨,說自己笨,沒有英語學習好的同學聰明。這時《瞎子和瘸子》這則寓言,會讓他們從中獲得力量。
一天,一個瘸子外出時,看到了一個瞎子。瞎子忘記帶盲杖了,所以他焦急萬分地想有人幫助他。過往的人都很忙碌,無人理會瞎子的請求。這時,瘸子提議二人合作。讓身材魁梧的瞎子背著他,他當瞎子的眼,瘸子當他的腿。于是,瘸子趴在了瞎子肩膀上,兩個人步調(diào)一致,順利前行。
因此,誰也別去羨慕老天給予別人的才能,老天給予了每個人應(yīng)有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在學習英語時,學生之間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能事半功倍。
五、驕傲自大者謹記《高傲的馬》:禍福相依。
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成績好的學生在學習英語到了一定的階段后,就自我感覺良好,對于老師的建議和指導充耳不聞,對于成績差的同學充滿鄙夷,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天下無敵了。殊不知,真正的大家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卻是虛懷若谷,孜孜以求。《高傲的馬》這則寓言就講了高傲所帶來的后果。
一個富人有一匹高大的駿馬,這匹馬被主人打扮得雍容華貴,所以馬禁不住驕傲起來,有一天,馬趁人不備,掙脫了馬籠頭,沖了出去。結(jié)果途中碰見了一匹又丑又臟的驢子。驢子身負重袋,步履維艱。駿馬勃然大怒,對著驢子咆哮道:“快滾開!否則我就揍你!”驢子誠惶誠恐,急忙讓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駿馬向前跑去,一不小心,傷了蹄冠。于是,主人要它了,脫掉了它的配飾,把它賣給了一個車夫。從此,它從早到晚都在拉車。不久,驢子看見它,說道:“你也有今天,真是惡有惡報啊?!?/p>
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不要驕傲自滿,古人曾言“滿招損,謙受益”,要記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六、漫無目的者謹記《造船》:快樂在于過程。
作為大學老師,我們會聽到學生這樣的困惑:“老師,我的高中英語非常好,高考考了130分。但是進了大學,我不知道我的目標在哪里,感覺自己的英語越來越差了。我覺得自己很痛苦,一點也不快樂,越來越孤獨?!蹦且黄饋砜纯刺K格拉底的答案。
一群年輕人在到處尋找快樂時,遇到了許多煩惱和痛苦。于是他們求教于哲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聽后,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只是讓他們幫他造一條船。年輕人們沒有推辭,立即投入到造船中。船造好了之后,蘇格拉底和他們一起乘船在水里游玩,這時他才問他們是否快樂?學生都告訴他,快樂極了。最后蘇格拉底才揭開謎底,快樂其實蘊藏在追求的過程中。
所以要想快樂地學習英語就是這么簡單,一旦確立了目標并為之奮斗,一顆充實的心靈,哪還能容得下煩惱的影子呢?所以快樂在于追逐,成功在于過程。
七、情緒沖動者謹記《烏鴉和狐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有的學生對于別人的評價非常敏感,一旦別人給予贊揚就會洋洋得意,但是一旦別人給予批評就會失去理智,情緒失控。如下面這只屢戰(zhàn)屢敗的笨烏鴉。
自從第一次狐貍通過夸贊烏鴉騙得一塊肉后,烏鴉就對狡猾的狐貍充滿仇恨和戒備。又有一天,烏鴉歷盡千辛萬苦,尋得了一塊肉。它把肉銜在嘴里,坐在樹上休息,雖然疲憊但是也充滿警惕。這個場景又被狐貍看見了,它眼珠骨碌碌一轉(zhuǎn),計上心來。它慢悠悠地走到樹下,一看到烏鴉就破口大罵,罵它既丑又臭又難聽。烏鴉越聽越生氣,馬上就想罵罵這只卑鄙無恥的狐貍。它張開了嘴,肉一下子就掉下去了。狐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肉叼著,揚長而去。烏鴉自然是懊惱萬分,但又無可奈何。
學習英語何嘗不是如此,想想“瘋狂英語”創(chuàng)始人李陽,不管別人如何譏笑,如何贊揚,他都依然堅持自己的目標,最終取得了成功。還有新東方的名師,稱為單詞之王的周思成,也是不畏別人的鄙夷,一天花13個小時來背誦單詞,最終成了萬人矚目的英語達人。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八、自怨自艾者謹記《沙子》: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
有同學覺得自己家境貧困,外表平庸,學習吃力,老師不喜歡,同學們看不起,所以自怨自艾,憤世嫉俗,不僅對英語,甚至對人生、對生活都了無信心。老師這時用《沙子》這則寓言,就會讓學生找回自我,重新開始。
有一粒沙子,最開始因為自己相貌丑陋,一貧如洗還弱不禁風,所以被人瞧不起。為此,沙子見別人也不順眼。最后,它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就去找上帝評理??粗纯嗖豢暗纳匙?,上帝異常平靜地對它說了四個字:“相信時間!”沙子聽后,豁然開朗,明白了上帝的良苦用心。從此,它不再自卑了,也不彷徨了,快樂地生活。有一天,天氣炎熱,沙子去海里游泳,不知不覺就掉進了一個貝殼里,沙子使完渾身解數(shù)也沒有出得來。沙子想,既來之,則安之,我就當在里面修身養(yǎng)性吧。索性就耐心地在黑暗的貝殼里樂觀地生活下來。幾年之后的某一天,貝殼被打開了,沙子重見了光明,它被一個人從貝殼里取了出來,沖洗干凈,放在一個華麗的錦盒里,作為珍寶,獻給了國王。沙子這時才明白,自己竟變成了絕世珠寶。
所以不管怎樣的家境,怎樣的外表,怎樣的英語基礎(chǔ),永遠都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只要自己目標明確并付出努力,時間就可以改變一切,也可以證明一切。
結(jié)語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通過用寓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讓他們從中受益,從而超越困難,邁向成功。
參考文獻:
[1]曹廷偉.民間寓言集[M].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85,(9).
[2]《青少年必讀叢書》編委會.中國古代寓言故事[M].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11).
[3]天下珍藏版編委會.伊索寓言圖說[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11).
[4]白本松.試論中國寓言的產(chǎn)生及其早期的發(fā)展[J].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2):6-9.
[5]歐陽文風.中國古代寓言的歷史功用[J].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8,(4):13-15.
[6]安武林.寓言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嗎[J].文藝報,2009,(3):27-29.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英譯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