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穎/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三小學教師
?
以班組群生活重構生生關系
楊新穎/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三小學教師
對學生而言,除了處理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外,他們還必須面對另一個重要的人際關系,那就是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即生生關系。生生之間的關系對其學習、生活、身心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中關村三小踐行“家和成學”的辦學理念,在3.0版本學校的新校區(qū)中,通過“班組群”和“校中?!钡慕M織架構,進行組群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支持學生與同齡和非年齡人的共處和學習,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責任心、進取心、同理心,構建了具有可選擇性的學伴、玩伴和同伴關系。
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內因而言,取決于興趣、需要、情感、態(tài)度等;從外因而言,取決于環(huán)境氛圍、他人態(tài)度、期望等。班組群,把來自連續(xù)年級的一定班額的數(shù)個班級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大孩子與小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這樣就為學生在學伴的選擇上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他們既有機會與比自己年齡大或小的孩子一起進行真實學習中的項目研究,又有機會和同齡的孩子一比高下。
事實上,在孩子成長歷程中,家長、教師都一直在關心、指導他們擇友、交友。特別是在年齡小的學生身上尤為明顯,家長們往往將老師和家長都喜歡的孩子作為自己孩子的玩伴。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不同個性的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交友原則。班組群生活中,不同年齡段孩子共處“三室一廳”,課間、午間,甚至是學科實踐活動中,他們便可以根據(jù)自己逐漸形成的交友原則一起嬉戲、玩耍。尤其是那些心理年齡發(fā)展超前或滯后的孩子,班組群生活滿足了他們個性化的成長需求。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善于與他人合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3.0版本的學校里,處處都是真實的學習場景。每個班組群都有自己特定的真實學習任務,這些學習任務的完成,為每個孩子搭建了多重角色的展示平臺。如,某個孩子可能是班級活動任務中的一個普通角色,只承擔一小部分任務,還可能是班組群導師團隊中的主力角色,承擔著很重要的學習任務。學生在以不同的角色與同伴交往中,逐漸形成了穩(wěn)定的心理聯(lián)系,增加了班組群生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多重角色還促進了學生自我意識的良性發(fā)展,在交往中,學生以自己的同伴為鏡子,反觀自身,正確地評價自己,找出缺點與不足,努力完善自己。
班組群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學伴的多種選擇性,滿足了玩伴的個性化需求,搭建了同伴間的多重角色展示平臺,重構了校園內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的學習真實地發(fā)生在3.0版本的學校中。這樣的生生關系,是良性發(fā)展的學生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與成長,也是“家和成學”這一辦學理念中最響亮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