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瑜
(天水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 甘肅 天水 741001)
?
論英漢翻譯中的“假朋友”
李佳瑜
(天水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 甘肅 天水 741001)
摘要:“假朋友”一詞源自法語“Faux Amis”,在英漢翻譯中,主要用來描述英漢兩種語言表面意義相同,但實際意義卻截然不同的翻譯現(xiàn)象。搜集了大量英漢翻譯中出現(xiàn)的“假朋友”的例子,從構(gòu)詞,短語和句法結(jié)構(gòu)三個方面分析了“假朋友”現(xiàn)象,并從譯者語言能力的缺失,英漢思維方式和地域環(huán)境的差異等方面探討了造成“假朋友”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旨在找出有效避免英漢翻譯中出現(xiàn)“假朋友”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假朋友”;英漢翻譯;主要原因;解決方法
術(shù)語false friends(即法語中的faux amis)最早由科斯勒(M.Koessler)和德羅克奎尼(J.Derocquigny)于1928年在其影響巨大的經(jīng)典著作《英語詞匯的假朋友和騙子:給翻譯者的建議》中首次提出[1]。國外翻譯界把兩種語言形式(或發(fā)音)相似,但含義不同的成對詞叫作翻譯的“假朋友”(false friend),而英漢兩種語言的形式或發(fā)音都截然不同,趙振才[2]將這一術(shù)語借用到英漢翻譯中,用以研究表面意義和實際意義不一致的英語詞語(或短語或句子)的漢譯現(xiàn)象。遇到這樣的詞,譯者自以為對它們非常熟悉,把它們當(dāng)作多年的老朋友對待,翻譯時往往不查詞典,不結(jié)合上下文加以推敲,便把字面意思搬到譯文中去,結(jié)果導(dǎo)致了“假朋友”的出現(xiàn)。此處“假朋友”上的引號其實是表明,該詞在此處具有特定含義,是一種類比借用的情況[3]?!凹倥笥选笨赡茉谡Z法結(jié)構(gòu)上正確,但在具體的意義表達上卻存在欠缺,導(dǎo)致目的語讀者難以理解和接受,如“horse sense”,按照字面翻譯應(yīng)該是“馬的意識”,而實際意義是“常識”。英漢翻譯中的“假朋友”現(xiàn)象非常普遍,在各式文體翻譯中都可以碰到,因此需要分析這種現(xiàn)象并找到相應(yīng)的方法來避免翻譯中的“假朋友”。近年來,翻譯中的“假朋友”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多學(xué)者的關(guān)注,相關(guān)的研究也逐漸增多,本文作者將通過收集整理英漢翻譯中出現(xiàn)的“假朋友”的例子來探討導(dǎo)致“假朋友”出現(xiàn)的原因,旨在探索一些避免“假朋友”的方法。
一、“假朋友”的分類
“假朋友”會出現(xiàn)在詞匯,語法,語義等方面,本文作者把“假朋友”分為以下三類:
(一)構(gòu)詞中的“假朋友”
構(gòu)詞法有很多種,如合成詞,派生詞,縮略詞等,而“假朋友”通常會出現(xiàn)在以下構(gòu)詞中:
1.合成詞中的假朋友
以“restroom”為例,在英漢翻譯中,我們會理所當(dāng)然地把它譯作“休息室”,事實上,在英語文化中,這個合成詞有其特定的意義,指的是“洗手間”;“busybody”不是“大忙人”,而是“好管閑事的人”;“busboy”不是“公交車售票員”,而是“餐廳服務(wù)員”;“typewriter”不是“打字員”,而是“打字機”。因此,我們不能在翻譯合成詞的時候把單個單詞的意義進行堆砌。
2.派生詞中的“假朋友”
英漢譯者在派生詞中也很容易碰到“假朋友”,尤其是以否定前綴“un-”,“in-”,“dis-”開頭的詞。其實,在這些以“un-”,“in-”,“dis-”的詞中,有一些并不是加了否定前綴的派生詞,而這些所謂的前綴只是單詞的一部分。我們很容易把“indifferent”看成是由否定前綴“in”和形容詞“different”組合在一起的派生詞,事實上,“in-”在這里不是否定前綴,“indifferent”的意思跟“different”也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disinterested”不是“不感興趣的”,而是“公正的”;“invaluable”不是“毫無價值的”,而是“很有價值的”;“priceless”不是“一文不值的”,而是“價值連城的”。
(二)短語中的“假朋友”
在翻譯英語短語時也會碰到“假朋友”,主要是因為我們習(xí)慣性地先進行字對字的翻譯,進而猜測整個短語的意思。但是在英語文化中,這些短語有其特定的含義,字面意義往往與其內(nèi)涵意義相距勝遠,甚至完全相反。例如“confidence man”,按照字面意義我們很容易理解成“信得過的人”,事實上,正確的翻譯應(yīng)該是“騙子”,這與字面意義完全相反;“personal remark”不是“個人評論”,而是“人身攻擊”;“English diseases”不是“英國病”,而是“軟骨病”;“French window”不是“法國的窗戶,而是“落地窗”。
(三)否定句中的“假朋友”
在英漢翻譯中,帶有否定副詞“not”或者“no”的句子也很容易出現(xiàn)“假朋友”的陷阱,尤其是在否定轉(zhuǎn)移的情況下,看似否定的是與否定詞連接的部分,事實上否定的卻是遠離否定詞的部分;還有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出現(xiàn)的對整個或者部分句子否定的情況。下面的例子中F代表錯誤的翻譯,即也是出現(xiàn)“假朋友”的翻譯,R代表正確的翻譯。
例子:
1)every…not
E.g.But if richness needs gifts with which everyone is not endowed,simplicity by no means comes by nature.
F:但是如果說寫華麗文章需要人們都不具備天資,簡潔則絕不是天生的。
R:但是如果寫華麗的文章所需要的并非人人都具備的天資,簡潔則絕不是天生的。
2)not…because
E.g.The object did not move because I pushed on it.
F:這物體沒有移動是因為我推了它。
R:這物體不是因為我推了才移動的。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按照字面翻譯首先語義上講不通,因此在翻譯相應(yīng)的否定結(jié)構(gòu)式時,要小心“假朋友”的出現(xiàn)。
二、“假朋友”出現(xiàn)的原因
(一)譯者語言能力的缺失
在英漢翻譯時,一名合格的譯者具備的語言能力是指能夠正確理解英漢兩種語言,并且能夠準確地選擇相應(yīng)的漢語表達,這就要求譯者要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法知識和對習(xí)慣表達的熟練掌握。
1.語法知識的欠缺
e.g.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dance with at the ball.
F:他是我在舞會上想與之跳舞的最后一個男人。
R:他是我在舞會上最不愿與之跳舞的男人。
“主語+be+the last(one)+關(guān)系從句”結(jié)構(gòu)表達的是最不愿意的情況,而不是最后一個。e.g.She was anything but a fair lady.
F:她是任何東西,而且是個淑女。
R:她根本不是個淑女。
“anything but”在這個句子中等同于否定副詞“never”,按照字面翻譯,漢語意思根本講不通。
2.不擅長英語習(xí)慣表達的用法
英語習(xí)慣表達包括動詞,介詞,習(xí)語的正確用法,還包括動詞和名詞以及動詞和副詞的合理搭配等,如果譯者忽略這些習(xí)慣表達的用法就會出現(xiàn)“假朋友”的情況。
e.g.Helen drew a picture of the mayoress which flattered her.
F:海倫為了奉承市長婦人而為她做了一副像。
R:海倫給市長婦人畫了一副像,該像比她本人漂亮。
“flatter”在上面句子中并沒有通常所說的“奉承”之意。同樣,我們會理所當(dāng)然把“pull one’s leg”理解成“拖后腿”,其實是“捉弄人”的意思;“the last straw”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使人不堪忍受的最后一件事”。因此,我們不能只按照字面翻譯,而是應(yīng)該理解言外之意。如果譯者不擅長英語的習(xí)慣表達,而是按照字面意思來翻譯這些習(xí)慣表達就會導(dǎo)致“假朋友”的出現(xiàn)。
(二)不同的思維方式
思維模式是人們通過了解客觀世界和人類的實踐活動而形成的一種思想傾向,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在他的語言和行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英漢翻譯中,由于中西國家不同的思維模式也有可能導(dǎo)致“假朋友”的出現(xiàn)。
e.g.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
F:談不攏,意見不統(tǒng)一。
R:英雄所見略同。
中國人認為平行線不會有交叉,因此上面的句子會被理解為“談不攏,意見不統(tǒng)一”;然而,西方人認為平行意味著沒有矛盾和沖突,因此意見相同。
(三)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
生活在不同地域環(huán)境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中國最早開始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人們的生活跟土地息息相關(guān);然而英國屬于島國,其航海業(yè)在世界上一至都處在領(lǐng)先地位。這種差異也會體現(xiàn)在各自的語言上,英語中的很多表達與海有關(guān),例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漢語中對應(yīng)的表達應(yīng)該是“揮金如土”,而不是“揮金如水”。
三、避免英漢翻譯中“假朋友”的方法
“假朋友”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如何避免此類錯誤是英語學(xué)習(xí)者和譯者的一項重要任務(wù)。作者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探討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一)提升語言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譯者,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英語和漢語都要熟練掌握。正確理解原文是翻譯的第一步,也是基礎(chǔ);而用譯語準確和流暢地表達原文的信息是避免和減少“假朋友”的有效方法。
(二)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鄧炎昌[4]認為好的翻譯應(yīng)該遵循忠實原則,然而,忠實并不意味著忽視文化差異和內(nèi)涵意義的字對字的翻譯,而是要確保原文和譯文擁有對等的信息和情感。在翻譯實踐中,具有跨文化的意識比具有雙語能力更重要,即使譯者具備雙語能力也不見得能翻譯出高質(zhì)量的作品。因此,譯者不僅要有一定雙語能力,還要有跨文化的意識,對中英文化要進行對比和研究,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因文化差異引起的“假朋友”。
(三)廣泛閱讀并查閱英英詞典
對于譯者來講,廣泛的閱讀是為了掌握英語和漢語表達的技巧。不是所有的譯者都有機會在兩種文化環(huán)境中生活和學(xué)習(xí),因此,閱讀是習(xí)得地道的英語和漢語最有效和最簡潔的方法。通過大量閱讀,譯者會注意到英漢之間思維模式的差異,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假朋友”的出現(xiàn)。人們習(xí)慣翻譯的時候首先進行字對字的翻譯,主要是因為忽略了中英兩種語言在語義和句法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這就有可能導(dǎo)致“假朋友”的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查閱英英詞典可以幫助譯者充分理解原文信息,再者,通過查閱英英詞典可以比較概念意義和內(nèi)涵意義。
(四)聯(lián)系語境
語境即上下文,是單詞和其它表達具有特定意義的環(huán)境,涉及到一個文本中單詞,詞組和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5]。語境是翻譯的關(guān)鍵,只有單詞和詞組與語境緊密相關(guān)時才能產(chǎn)生正確的翻譯,因此,譯者在翻譯時一定要注意時刻聯(lián)系上下文,否則“假朋友”就會出現(xiàn)。
四、結(jié)語
英漢翻譯中的“假朋友”是在沒有充分考慮背景信息和內(nèi)涵意義的情況下,把英語原文按照字面意義直接翻譯成中文,這是譯者語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識等的欠缺所導(dǎo)致的翻譯錯誤,翻譯是一種交際手段,如果翻譯作品詞不達意,讀者就無法理解,就會影響正常的交流。本文作者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英漢翻譯中的“假朋友”的例子,探討了造成“假朋友”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避免產(chǎn)生“假朋友”的有效方法,希冀能夠?qū)Ψg工作者和英語學(xué)習(xí)者有所助益,同時,也提醒廣大從事英語翻譯教學(xué)的同仁在教學(xué)過程中對“假朋友”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1]Brown,Keith.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趙振才.翻譯中的“假朋友”[J].中國翻譯,1983(8).
[3]江娜.術(shù)語false friend的使用現(xiàn)狀分析[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13(2).
[4]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89.
[5]王宗炎.英漢應(yīng)用語言學(xué)詞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16-05-21
作者簡介:李佳瑜,1982年生,女,甘肅張掖人,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xué)以及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43(2016)06-0110-03
On“False Friend”in E-C Translation
LI Jia-yu
(ForeignLanguagesCollege,TianshuiNormalUniversity,Tianshui,Gansu741001)
Abstract:“False friend”,a term from lexicology,originated from the French words“faux amis”,is used to describe SL and TL items which have the same or very similar denotative meanings but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E-C transla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collects many examples of“false friend”in E-C translation and analyses it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false friend”in the word formation,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By analyzing these examples,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main causes of“false friend”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ranslator’s language incompetence,different thinking pattern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aiming at finding out the solutions to avoid this sort of mistakes in E-C translation.
Key words:“false friend”;E-C translation;main causes;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