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qū)實驗小學 楊 杰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巴金
班主任的工作里充滿愉快、溫馨、搞笑,當然也有悲傷、難過,困惑。不過圍繞我最多的還是快樂……
一年級時,這些小不點兒還不懂事,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從最初的坐姿、站姿、舉手、行走、如隊列站排、發(fā)言等訓練開始,由于剛剛從幼兒園走出來,所以學前培訓時已是小學生的他們,有的躺著,有的趴著,還有的該坐的時候站著,該站的時候坐著;更有甚者,站著唱歌都能睡著;一會有人找你告狀,一會有人大小便便在褲子里了,一會兒又有人想媽媽了,大哭一通,我還要安慰……真是讓你哭笑不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因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校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他們已經(jīng)適應了學校的生活,逐漸在實踐中成長著。二年級時,孩子們不僅學習力爭上游,而且大多數(shù)孩子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他們有很強的團隊意識,凡事都要力求完美,爭當?shù)谝弧,F(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步入三年級,在我眼中他們儼然成了大孩子,和我談心,說悄悄話,信任我,依賴我,作為最平凡不過的我,此時擁有一種最大的滿足——我自豪,我是班主任!
贊美是美德的影子——塞·巴特勒
其實,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盲目的發(fā)脾氣,從心里往外的抵觸和反抗,而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愿意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兒,脾氣非常倔強,小小的內(nèi)心世界總會有很多抵觸情緒,除了對計算機課和網(wǎng)絡游戲比較上心,其他的事情總會不以為然。比如,站起來總會將身體依靠著某個物體,當你告訴他男孩子做小紳士,應該站有站相,手放褲線兩側(cè)的時候,他都會斜著眼睛看著你說:我不想站直。當你說他書寫要加強時,他會無所謂的態(tài)度依然我行我素。所以我在和他爸爸了解情況之后,才知道孩子媽媽常年不在家,孩子缺少母愛,其實他更依賴于媽媽。于是,我決定做他的“媽媽”。兒童節(jié),單獨送他一份禮物;圣誕節(jié),專門為他寫一份賀卡;開學初,送他一份學習用具……嘗試著這種交流方式后,他起初和我有距離,漸漸的,他愿意與我交流了,并且很信任地對我說一些爸爸不讓他告訴別人的“家庭秘密”。在我的監(jiān)督和勸解下,他在課外不再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而是更專注于學習,字寫得也規(guī)范工整了。
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溫·卡維林
我們做教師的應該在學生的問題剛露出頭的時候,抓住時機及時展開調(diào)查,利于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學生取得進步、學生情緒反常、學生生病都要及時進行與家長反饋,這樣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滯后解決要有效益多。這就不得不提到教育的另一個有效手段——家訪。但是,在家訪中,家長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老師,孩子都靠你了啊,我們?yōu)榱斯ぷ魈?,實在是沒時間管?。r且孩子最聽老師的……看得出家長對孩子都寄予了厚望,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但是我們老師也想說:家長朋友,您的孩子,也是我的學生,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再忙也不要忘了孩子的學習??!
但是家訪讓我了解的不僅是每個家庭,更讓我看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生活境遇。曾經(jīng)走入一個女孩子的家里,在我眼中,一年級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完成了全班53個孩子52個家庭的走訪(其中一對雙胞胎)。微信、短信、家訪過程中,不告狀,主要是鼓勵聊天。和家長談孩子的優(yōu)點;對孩子談父母的不易。建議家長嘗試各種教育方法:比如當家長關(guān)掉電視機時,孩子會大聲抗議,此時的家長必須堅持原則。當你堅持你的原則時,孩子們會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挑戰(zhàn)你的底限,但你要堅持做一個堅定的父母。
利用家訪,我告訴家長:作為父母,你必須言行一致,決不要對孩子承諾你實現(xiàn)不了的事情。因為孩子對你是完全信任的,如果你對他承諾了什么事情而又沒有做到,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全,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孩子需要知道你是真實的、可信賴的。最為糟糕的是在孩子面前,父母吵架,建議家長讓孩子回避,如果實在控制不了,那在第二天早餐時,就應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依然相愛,不然孩子會帶著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到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不過,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遇物則悔”借物喻意,善于在生活中抓住時機進行教育
對逐漸成長的學生,我隨機教育的建議更多:當你出門時,家長必須知道你去哪里,和誰在一起,什么時間回家,同學家里的電話是多少,要先打電話問問是否同學的父母在家,因為空房子對青少年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地方。我的學生請假之前都會寫上情況說明的便條,交給學校保安才準放行。在開始的時候,他們不是情愿,不自覺的,也沒形成習慣,但是我找了一個認真的孩子專門負責此事,從此,請假制度成為了我們班的傳統(tǒng)。
孩子們長大了,學習與勞動任務有了不同分工,上學期我們班的分擔區(qū)是打掃操場周圍的草坪,聽起來并不難掃,可是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學校四周都是透視圍墻,所以垃圾的主題要來源除了人為扔的紙屑、塑料袋外,還有大自然中的風賜予我們的各種“禮物”,孩子們每天早晚要清掃兩次,中午保潔即可。即便這樣也沒人愿意掃室外分擔區(qū),原因是:掃,則塵土飛揚;撿,不徹底則要挨值周老師扣分。突然有一天有幾個孩子主動掃分擔區(qū),我很是高興,大肆表揚了一番,可好景不長,有一天我到室外突擊檢查,發(fā)現(xiàn)干活的只有一人,其余的在操場自由地玩耍、放風箏呢!我的氣不打一處來,首先沒收了風箏,然后讓幾個“自由人”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借用魏書生老師的方法下令讓他們想辦法彌補自己的過失,最后他們決定繼續(xù)掃室外分擔區(qū),直至自覺清掃干凈為止。一周下來,我班的分擔區(qū)清掃工作不僅及時而且保潔主動并受到領導的表揚。我也因此取消了對他們的“監(jiān)視”??磥斫逃膬?nèi)涵不僅有愛,還要愛嚴適度,隨機的教育更多,這樣孩子們樂于接受也能勇于面對錯誤并及時改正。
后續(xù):我的明天會更好
我和孩子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不同的主角,每天也都有不同的結(jié)局!班主任不好當,而且是越來越不好當。但是,既然當了班主任就必須竭誠盡力,扮演好班主任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許多優(yōu)秀教育家將自己的教育手段以及經(jīng)驗方法,圖景似的為我們描繪了教育的方式,這一切,怎不令我們這些班主任在平靜的工作中怦然心動?!相信我會把班主任這一平凡的瑣事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