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第六中學 劉金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不但是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的動力??鬃釉弧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可見一個人的興趣對其學習和活動的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興趣,既可以引導,又可以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過分壓抑的情緒、緊張的師生關系、單調的學習過程,都會導致他們自我表現(xiàn)能力和興趣的抑制,甚至是產(chǎn)生恐懼。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組織學生平等參與,只有在這種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夠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進而樹立自信心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開始,是成功的秘訣。然而,在應試教育思想還未徹底根除的廣大農(nóng)村,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只要把主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好就行了,其它科差不多就行了,特別是(歷史、地理、生物)認為是副科,更是基本上不存在。例如,有一次家長會上交流時,講起中考科目及占分比例時,竟然有一半的家長在引導教育孩子時,都是無視史、地、生這些科目的。
由于歷史中考占分較少,學校在安排課時,也是隨心所欲,根本不按教學規(guī)律去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組織的每次月考或練兵都只安排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而歷史學科卻不安排,這就導致了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內容沒有得到及時的掌握和鞏固,所以,學生歷史成績始終是不理想。比如,一次初三縣模擬考試,歷史及格率只有22%左右,但是學校還是沒有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
導語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石,導語的效用在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材中每課都設置了導入框,上課前,先讓學生閱讀導言部分,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出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導語。例如,學習《漢字的演變》時,教師可以先寫出一些甲骨文,讓學生猜一猜文字所表達的含義,這些文字后來又是怎樣發(fā)展的?以這樣的方式來導入課,就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有興趣,自然而然就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了。
家長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激發(fā)孩子學習歷史的興趣。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家長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子女的影響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和長輩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例如,有的家長在看電視時,喜歡看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事件、變革和發(fā)展等,這就無形中給了孩子一種影響和激發(fā),使孩子有一種熱愛歷史的意識和觀念,從而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1.合理利用網(wǎng)絡和多媒體進行教學
如在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在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進教室,觀看電影《開國大典》中的“毛主席莊嚴宣告”片段,看完片段后,我開始與學生進行問答交流:(1)同學們:剛才我們觀看的是什么電影?學生回答:《開國大典》。(2)它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學生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3)從所學的歷史知識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什么革命的勝利?學生回答:新民主主義革命。同學們想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嗎?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探討這些問題。學生就非常感興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來了,他們急于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2.歷史教學中要適當設置疑問
在歷史教學中“設置疑問”的方法很多,教師在“設置疑問”時要有目的性、預見性、針對性、時效性、可操作性,這樣既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又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一國兩制內容時,先播放歌曲《七子之歌》,然后問學生“七子指哪七個地方?它們當中的倆子是何時回歸祖國的?它們的回歸有何重大意義?”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
1.不要歧視差生,要一視同仁,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亮點
在歷史課教學中,我對于任何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決不忽視或冷漠那些各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這樣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有一個男生,平時不喜歡讀書,上課有時候連書都懶得拿出來,可這位男生籃球打得非常好,他們班籃球比賽他是主力,只要他們班有籃球比賽,我一定去觀看。于是在課堂上,我抓住這個機會表揚了這個男生,說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反應又快的學生,如果能把心思花在學習上,成績一定不會差。從此之后,課堂上他開始認真聽課,做筆記,在期中考試中,成績一躍而上??梢姽膭畹牧α渴菬o窮的,它不但能夠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同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用愛心去感化學生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是有感情的,相信你,就聽你的,你做的任何事他都喜歡;不信你,就不聽你的,你做的任何事他都不喜歡。例如,初二年級的一個女生,學習成績較差,找她談了多次,就是沒有變化,后來,從其他同學那里得知,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離世,父親一個人帶著她,這是一個缺乏母愛的學生。剛好正是冬季,有一次我站在她們班教室門口,她過來和我聊天,見她衣服穿得很單薄,我問她,怎么不穿毛衣,不冷嗎?她說沒有,后來我想了一下她的實際情況,說“晚上下自習你到我家來,我拿兩件毛衣給你”,她說“不用,老師,我不冷”,其實,我知道她是不好意思,才這樣說的。然后,我用休息時間跟她談了很多交心的話,同時,也講了很多像她這樣情況并且成功的事件。最后,她坦然地接受了我對她的關心和幫助,從此之后,她對歷史課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因此,教師的關愛、學生的信任是激發(fā)興趣的有效方法。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動力。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也是現(xiàn)代教師在教學中所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