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涼水河鎮(zhèn)中學 柯正英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那么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使之為語文教學服務呢?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傳授朗讀的技巧,指導學生如何朗讀。
一要注意處理好標點符號的停頓,一般地說,句號、問號、感嘆號的停頓比分號長些;分號的停頓要比逗號長些;逗號的停頓比頓號長些;而冒號的停頓則有較大的伸縮性:它的停頓有時相當于句號,有時相當于分號,有時只相當于逗號;二要根據(jù)語意來停頓,書面語中的某些歧義短語和句子,可以用停頓來揭示其側重要表達的意義。三要注意一些較長句子的停頓要結合語法特點。
在朗讀中,為了準確地表情達意,那些在句子中起重要作用的詞或短語,通常叫重音,或重讀。句子在表達基本語意和思想感情的時候,不是平列地處在同一個地位上。有的詞、短語在表達語意和思想感情上顯得十分重要,而與之相比較,另外一些詞和短語就處于一個較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同樣一句話,如果把不同的詞或短語確定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個句子的意思也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A、我請你吃飯 (請你吃飯的不是別人,“我”重讀) B、我請你吃飯 (怎么樣,給面子吧?“請”重讀) C、我請你吃飯 (不請別人,“你”重讀)D、我請你吃飯(不是請你唱歌,“吃飯”重讀)。當然確定重音還要考慮句子成分、語意和感情等因素。
一般來說,寫人敘事的文章包括兩種語氣:一種是作品中人物的語氣,另一種是敘述人的語氣。要讀出人物的語氣,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體會他們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讀出敘述人的語氣,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兩種語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
語速直接影響文章節(jié)奏的變化和情感表達的效果,因此朗讀時要把握好朗讀的速度。語速的快慢主要取決于作品的具體內(nèi)容和語句與文章的體裁也有關系。如表達“沉重、悲傷”的事情,語速要緩慢;表達“緊張、急促、熱烈、愉快”的內(nèi)容時,要快一點兒;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沒有什么明顯的起伏變化的中速就可以了。
課堂上要求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如有表情地朗讀、方言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同一顏色服裝的讀、快讀、輪讀等形式,活躍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讓他們樂于參與其中。
朗讀教學第一步:讀正確。在朗讀教學時,要求學生集中精力,發(fā)準字音、清晰響亮,尤其要注意平舌音和翹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另外要求學生朗讀時不添字、不漏字、不顛倒、不重復、不讀錯字。朗讀教學第二步:讀流暢。在訓練學生朗讀時,希望學生能做到不結結巴巴、語速恰當、語氣流暢,能恰當?shù)匕盐兆髌坊{(diào)。第三步:讀出感情?!坝懈星榈乩首x課文”就是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時,能夠準確地把握技巧聲情并茂地朗讀,讀出意味,讀出韻味。
美國學者布萊森說過,環(huán)境都在默默地影響學生。我想說的是,課堂上,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也同此理,它是引導學生輕松進入朗讀角色,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最直接的方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如在教詩歌、散文時,通常會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欣賞一段與內(nèi)容相關的音樂,然后讓學生在音樂中去朗讀、去感悟。通過這些背景音樂,讓學生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到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為他們能夠聲情并茂的朗讀醞釀氣氛。
示范可以是老師親自讀;也可以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還可以聽專家配樂朗讀,讓學生先體會后模仿。
班級或學校,可以組織美文朗誦比賽,形式不限,可以是單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配上音樂,或其他藝術形式。讀得多,讀得好了,語感具備了,語言材料也充實了,再輔以語言知識的點撥,學好語文就不會是件難事了。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具有其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為讀而讀,必須在朗讀教學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動人,教出情味,即古人所說的“披文以入情”“因情而覓理”。不論是教寫人的還是記事的文章,或是教說明文或議論文,都應該引導學生領會、體驗課文的語言形式所傳達的作者的憎愛之情,褒貶之義,使學生在情感體驗過程中理解字詞句篇的含義和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葉圣陶先生說:“吟詠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間,內(nèi)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相信通過反復朗誦咀嚼名篇名句,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也在美文佳作的潛移默化下得到提升,這對它們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是很有幫助的。盡管學生接觸的生活和可以觀察的內(nèi)容很豐富,但畢竟是有局限性的,大量的是需要依靠書本知識提供間接的生活素材。很顯然,這就要多讀、多背誦;離開多讀、背誦等方法,要提高寫作水平是很難的。經(jīng)常朗讀、背誦,就會于潛移默化中使文章中的詞匯、句式和表達方式慢慢變成學生語言儲庫中的一部分,在口頭交流時自然而然脫口而出,在寫文章中也就用上了詞匯。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說明了朗讀帶來的好處。它告訴我們,多朗讀,才能熟練地掌握知識;多積累,才能厚積薄發(fā)??傊?,語文離不開語言,而語言離不開語感,而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朗讀。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促進語文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