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財政公開的呼聲越來越高,新預算法的實施,將預算公開首次納入法律體系中。新預算法的出臺,對財務管理的積極影響體現在多方面。但是,新制度的出臺必然導致一些排異性,分析新預算法對財政財務管理的影響,通過優(yōu)化單位財務管理策略適應新形勢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預算法 財政 財務管理
一、新預算法對財政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允許跨年度預算平衡,要求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2015年初,我國告別了1994年分稅制改革制定的預算法。預算平衡上,新預算明確指出,“省級公共預算年度執(zhí)行中出現短收,通過調入預算穩(wěn)定基金、減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實現收支平衡的,省政府報本級人代會或者其常委會批準,可以增列赤字,報國務院備案,并在下一年度預算中予以彌補?!边@就體現了新預算法中跨年度預算的新思路,同舊預算法相比,新預算法的跨期預算前瞻性更強,能夠更好地為政府按照預算周期調整預算,實現科學投資。同時,為解決上下級財力矛盾,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新預算法要求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從而避開傳統(tǒng)預算中專項轉移支付繁雜、地方政府資金壓力、下達時間延遲等多方問題,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效能發(fā)揮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促使全面預算管理效能的發(fā)揮
隨著預算管理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我國逐漸取消了預算外資金,規(guī)定政府建立涵蓋所有財政收支的全口徑預算。新預算法指出,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應進入預算范圍。這一規(guī)定符合建立全面預算的改革方向的要求,體現了現代預算完整性。預算中包括一般公共的預算、政府性的資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的有關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而新預算法能對上述預算進行精確的功能定位,并且嚴格地規(guī)范了相互間的關系。新預算法的實施能起到促進行政事業(yè)單位對經費進行合理科學預算的作用,并且能完善和加強經費預算體系的建設,解決預算不夠嚴謹的問題。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行政事業(yè)單位應該加強各部門配合。
(三)促使財務人員素質水平提升
隨著政府收支改革政策的實施和會計制度的新一輪修訂,近年來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務工作一直處于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革中。財務人員只有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演練才能適應新的形勢,順應改革的趨勢,真正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具體的學習方法如下:首先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務部門要加強組織財務人員學習好新的政策法規(guī)及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鼓勵其積極投身實踐工作,做到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其次,應該注重培養(yǎng)財務人物兩個方面的敏感性:一是要讓所有的財務人員清楚預算不僅是簡單的數據處理更是政策的實施,要充分把握政策的內涵,增強政治敏感性;二是要培養(yǎng)資金時間價值的觀念,提高預算執(zhí)行率,要追求資金使用效益,增強時間敏感性。同時應該幫助財務人員樹立依法理財意識、勤儉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最后,財務人員要學會處理好內部管理與外部要求、好業(yè)務工作與財務管理的關系,重視支出要求與績效管理;處理好眼前預算與長遠規(guī)劃以及臨時工作與長久工作的關系。
二、提高事業(yè)單位對新預算法適應性的建議
(一)完善會計制度,保障預算透明度
會計制度指導預算工作的開展。要提高事業(yè)單位對新預算法的適應性,就必須強化會計制度建設,保障預算透明度。首先,要建立健全與新預算法配套的會計制度,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完善收付相關報批機制,通過二者結合實現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要保證新預算法切實貫徹落實下去,行政事業(yè)單位必須嚴格按照預算法規(guī)定進行預算工作,并嚴格按要求進行預算公開,接受內外部監(jiān)督,實現透明化管理。
(二)強化制度宣傳
工作過程中,要持續(xù)對政策制度進行宣傳。一方面,單位內部要進行持續(xù)宣傳,通過組織交流、公示、培訓等方式,提升單位內部人員對新預算法的了解程度,建立良好的工作基礎。另一方面,要主動將預算法相關規(guī)定向社會公眾宣傳,利用網絡媒介、電子媒體等形式推廣新預算法,為新預算法的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三)建立全口徑預算
全口徑預算也是新預算法對預算工作的指示之一。全口徑預算,就是指單位要將全部收支都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內,避免不合理開支、挪用、占用財政資金的問題的出現,避免小金庫現象的發(fā)生,將單位所有經濟活動納入預算監(jiān)控的體系之內,提高預算的監(jiān)管能力,推進廉政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原則進行全口徑預算編制。如,要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實現公共預算項目的資金調入;統(tǒng)籌、分層次編制社保基金預算等。推動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提升單位社會效益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強化預算監(jiān)管
首先,單位必須明確自身在預算工作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從頂層意識出發(fā),推進內部監(jiān)督管理機制的建設,細化審批流程,完善約束配套制度建設。其次,單位必須按照實地情況,結合當地的具體經濟發(fā)展情況進行預算編制,結合單位內部管理及財務狀況進行預算編制。最后,單位應當提高預算審查、編制等方面的工作效率,適應新預算法的要求,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及民主性。
三、結束語
新預算法的實施為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效率提升及科學性的提升提供了良好基礎,也為單位預算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挑戰(zhàn)。單位應當積極從自身工作建設出發(fā),提高自身預算管理能力,借新預算法實施的契機,不斷提升財政財務管理的科學性,保障社會公共服務質量,提高社會效益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唐瑞亭.淺談新預算法的出臺[J].現代商業(yè),2014年第8期
[2]樓繼偉.認真貫徹新預算法 依法加強預算管理[N].人民日報,2014年
[3]王曉華. 淺析行政事業(yè)單位“三公”經費使用管理的內控制度建設[N].管理視野,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