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湖北警官學院湖北武漢430040)
?
群眾性體育視角下泅渡學科教學的特點和過程
□李丹(湖北警官學院湖北武漢430040)
摘要:泅渡運動教學與其他運動項目教學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環(huán)境的特殊性、運動動力的特殊性、運動姿勢的高精準度標準、呼吸頻率和協(xié)調(diào)的合理控制以及學習者內(nèi)心的心理障礙把握等方面。學科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游泳教學不同階段也有了各自的特點,從第一階段的讓學生初步了解泅渡運動的基本要領,到第二階段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矯正運動姿勢,直至最終階段學生通過反復的精準練習后真正掌握泅渡運動,教師都要反復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通過多次反復練習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泅渡運動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理也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從最初的抗拒恐懼心理,到經(jīng)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后最終可以享受本項運動的樂趣,這也正是泅渡運動的精神所在。本文對泅渡學科的教學特點和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以期為學習者和相關(guān)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guān)鍵詞:泅渡教學教學特點教學過程
對于群眾性體育而言,日益增長的人均GDP水平為人們在體育消費方面的升級提供了物質(zhì)前提。人們對于體育的需求,因此將不再局限于體育用品的消費以及競技賽事的欣賞,也將尋求與體育更深程度地接觸,也即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因此,在群眾性體育視角下加強泅渡學科教學研究,無疑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1.1、教學環(huán)境特點
泅渡作為一項水中運動項目,其教學環(huán)境有別于常規(guī)學科,大部分都會在水中進行,這讓很多學生不習慣。有的學生會好奇,也有的學生會抵觸,這就需要教學者充分考慮學習者剛接觸到泅渡時好奇與抵觸并存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并做好有效疏導。很多初學者在熟悉水性的過程中,很容易在水中遇到各種狀況,如喝水、嗆水、重心不穩(wěn)、呼吸困難、難以浮起等,甚至有初學者懼怕嘗試,難以下水。當教師遇到以上情況時,不能督促學生加快學習步伐,而是要適當調(diào)整教學進度,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的特點,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帶領學生進入教學的第一階段。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會讓學生感受水中與陸地的相同之處,并讓其在水中淺水區(qū)位不斷地練習行走,漸漸過渡到跳躍,以此來讓學生在熟悉的行為姿勢上感受到泅渡與其他陸上運動的不同之處,然后再進行水中憋氣等訓練,最終真正實現(xiàn)水中漂浮,甚至是自由伸展運動。
1.2、運動姿勢特點
在水中運用正確的泅渡姿勢是學會泅渡的基本條件,也是掌握泅渡技巧的必要前提。泅渡運動的環(huán)境條件決定了泅渡運動姿勢的基本特點,其常用運動姿勢為仰臥或者是平浮兩種,這完全和陸上的直立運動姿勢不同,也導致了初學者學習泅渡時在熟悉水性這一環(huán)節(jié)速度頗為緩慢。受在水中運動姿勢的陌生感以及水環(huán)境對感知自我行為的阻礙,很多學生在此階段甚至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在泅渡學習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耐心引導學生學會平浮以及仰臥等泅渡運動姿勢,并讓學生先了解水性,巧妙運用水的作用力實現(xiàn)身體漂浮,最終形成正確的游泳姿勢。
1.3、運動動力特點
泅渡運動的動力特點與其他運動的動力特點有所不同,一般運動要使身體達到某種要求,會找到某個或者多個固定支撐點,并使其作為自身身體運動的反作用力點,從而達到運動需求。然而,泅渡運動需要在水中完成,并沒有這種固定的力的支撐點,運動者只能憑借水自身的浮力與阻力來促使身體進行連貫的動作。因此,如何在水中運用水的浮力與阻力來得到最大的反作用力,就成為了學習泅渡運動的關(guān)鍵所在。從另一種層面上來看,就是泅渡運動對運動者手掌劃開水面的角度、腿部用力的程度、頭部傾斜的位置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對于泅渡學習者和教學者來說都是最大的難點。
1.4、呼吸特點
水中運動呼吸的頻率和方式與陸地運動呼吸的頻率和方式截然不同。迫于泅渡運動環(huán)境的限制,運動者呼吸時需在水面上大口吸氣,在水下緩慢送氣,并且無論吸氣還是呼氣運動者都不能夠停止運動,這就要求運動者在換氣時不僅要快而深,還要保持呼吸的均勻。此部分考驗運動者的地方便是如何一邊有節(jié)奏地換氣,一邊進行四肢協(xié)調(diào)有節(jié)奏的持續(xù)運動。顯而易見,這是從初學者過渡到學成者的必經(jīng)之路,但絕不可以認為這是有了一定經(jīng)驗的泅渡運動人自然可以領會的本領。教師仍需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剛接觸泅渡這一門學科時就開始練習運動時的呼吸方式,甚至可以讓初學者于開始階段在岸上做呼吸模仿練習,形成良好的水中呼吸習慣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泅渡教學。
1.5、心理特點
從前四點泅渡教學的特點可以看出,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嚴苛的運動姿勢、不同的運動動力以及難以掌握的呼吸特點都為初學者設下了重重難關(guān),尤其是水下的失重感讓學生難以找到平衡點,失去生存的安全感,很容易就做出錯誤的掙扎反應以至于讓初學者吃盡苦頭。很多學生在再次面對水池時,十分容易產(chǎn)生難以控制的恐懼心理,而這種恐懼心理無疑是教師面對初學者教學時的又一大難點。教師只有在初學者面前對泅渡的安全知識以及對水知識的相關(guān)普及做到位,才能讓學生用最放松的心態(tài)面對教學課程,從而讓學生更加容易地跟進教學進度,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泅渡教學的整體教學過程總共由三個階段構(gòu)成。第一階段為熟悉水性,初步掌握泅渡動作;第二階段為熟練掌握運動節(jié)奏,進行反復練習;第三階段為可以自如控制泅渡速度、方向,輕松完成想要達到的效果。這三個階段間相互依輔,但彼此間的要求卻又大不相同。
2.1、掌握基本動作階段
此階段的教學重點是不僅要帶領學生逐漸熟悉水性,通過講解相關(guān)安全常識以及水性相關(guān)的知識來緩解學生學習時的恐懼心理,還要讓學生了解并能運用基本的泅渡姿勢。由于學生剛接觸此運動項目,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先克服自身心理障礙,所以教師不應該在此時過于注重學生的運動姿勢是否精確,而要關(guān)注通過自己的講解,能否讓學生領會此項運動的整套動作,讓他們逐漸找到自信客服心理障礙,并讓學生注意練習,以便初步的掌握泅渡要領。
2.2、技能改進和提升階段
本階段教師應注重學生運動姿勢的準確性。通過第一階段教師的講解與學生對基本動作的掌握,本階段學生要開始較多地進行自我練習。教師通過監(jiān)督學生反復進行練習的過程,來發(fā)現(xiàn)學生運動姿勢的不足和問題,并加以嚴苛指導,讓學生盡早可以矯正自身錯誤的泅渡姿勢,以便于更好、更快地提高動作的準確性和連貫性。
2.3、動作運用嫻熟自如階段
本階段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泅渡運動的精髓時,更多進行精準練習的階段。通過不斷練習,學生可以在水中自如地完成自己想要的運動效果。當然與上一階段相通的便是本階段還是要讓學生反復多加練習,在動作精準的同時要增強學生自身的體能,以實現(xiàn)運動速度上的提升。在教師科學的指導下,再加上學生勤奮練習,短時間內(nèi)掌握泅渡的精髓并讓肢體協(xié)調(diào)的進行運動,并不是一件很難達到的事情。
(1)放松練習。學員可以采用自己習慣的形式進行放松練習。如,輕輕閉上眼睛,調(diào)整呼吸,逐漸使得頸部、肩部、胸部乃至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最終消除緊張心理。自我暗示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學員可以在心理默默告訴自己我很平靜、我不緊張,還可以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績的情景。
(2)凝聚注意力。引導學生在學習前要樹立好目標,培養(yǎng)執(zhí)著精神,一心一意地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久而久之,學生的專注力和抗干擾力就會提升上來。
(3)表象重現(xiàn)。反復讓學生回憶溫習所學過的泅渡動作,使技術(shù)動作的主要內(nèi)容及各部分的要點、細節(jié)等重新在頭腦中浮現(xiàn),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動作表象進行技術(shù)練習,相對于語言表述,表象信息更加直觀形象,有利于形成技術(shù)動作的概念,加深對技術(shù)的理解與掌握,進而提升泅渡的自信心。
(4)加強溝通。教師可以隨意或者有意安排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狀態(tài),并幫助其緩解壓力及時疏導。
(5)音樂調(diào)節(jié)。音樂調(diào)節(jié)教學式借助音樂來調(diào)整學生的心理,不僅可以分散過度興奮的學生在比賽前的焦躁情緒,還能增強信心不夠的學生的比賽意識??旃?jié)奏的、振奮精神的舞曲、交響樂等可以用來提升學生的自信,振奮學生精神,而節(jié)奏舒緩、輕柔的音樂,則適于過度興奮求勝心切的學生。
泅渡運動學科的教學關(guān)鍵是要學生練習的時間遠遠多過于教師講解時間,但在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為學生詳細講解此項運動的安全知識,以達到消除學生恐懼心理、安全進行學習的目的。泅渡運動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在全面詳細了解此學科知識后,再為學生進行科學的講解,以讓學生體驗到會游、想游、樂游的全過程,從而真正達到泅渡運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狄建.在劃臂過程中手指間隙的變化對游泳推進力的貢獻作用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01).
[2]孫家偉.初探游泳的最佳速度、劃頻、劃幅[J].游泳,2003,(01).
[3]劉幼瓊.中國游泳運動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體育科技,2001,(10).
[4]白肇新.淺析浮力平衡力在游泳選材中的重要性[J].體育科技,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