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qū)柴桑小學 潘 麗
只有一個懂得如何搞好課堂管理的教師才能勝任教學工作。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實施者、管理者,不僅要具備教學的能力,更要具備管理的技能、技巧,心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應該算做是一項技巧吧!
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也給自己上了一節(jié)再生動不過的心理教育課。我不知怎樣用心理學專業(yè)語言來敘述我的體會,但我明白這便是課本中的心理知識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應用?,F(xiàn)我就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廣大同仁共勉。
發(fā)展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合理需要長期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對于正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少年兒童來說,有學習的要求,也有玩耍、娛樂的要求。如果家長和老師在教育他們時,過分重視其學習成績,而忽略其它的正當需要,結(jié)果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心理問題。
我們班有個女孩在四年級時經(jīng)常無緣無故將其他同學的東西據(jù)為已有,甚至是錢,這使同學們和她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沒人愿意和她玩,有甚者罵她是“小偷”。她也日漸形成孤僻的性格獨坐在教室的一角。經(jīng)過調(diào)查和家訪,才知,從小家長除了在學習上能滿足她的要求之外,從未給她買過一個玩具,用過一分錢零用錢。在和她的談話中,她告訴我,她就是想像別的同學一樣能自己買張貼漂亮貼畫玩,然而始終不能實現(xiàn),這使得她想拿別人的錢來滿足自己這個小小的欲望。我在驚嘆之余首先告訴她,在不經(jīng)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和錢是一種很不道德的行為,另外買這些貼畫也是一種錢財上的浪費,但對小孩這種愛美的心思我也表示十分的理解。事后,我找其家長溝通,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們適當滿足女孩子玩耍、購物的要求。沒幾天,這個女孩子就和其他學生坐在一起玩貼畫,從那以后,也再沒有將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融洽了,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很難保證學生不會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問題,雖然課堂不是心理治療的場所,但是職業(yè)角色要求教師在這方面應當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對學生能以同情的態(tài)度進行疏泄和勸慰,減輕他們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精神焦慮,依靠勸告和安排任務來激發(fā)學生正常的焦慮,幫助學生滿足心理的需要。
懲罰對行為有一時的抑制作用。只要懲罰達到一定的強度,受罰的行為會及時得到抑制。但受罰過多,兒童或者表現(xiàn)消極退縮的行為,或者表現(xiàn)出一些帶有發(fā)泄性質(zhì)的攻擊性行為。懲罰如果沒有告訴受罰者該做什么,它就不能保證受罰的行為不再出現(xiàn),就像有的學生在班主任面前時才守紀律,在其它時候就唯所欲為。
我們這一代都是在老師“罰抄”“罰站”中過來的,現(xiàn)在這些明文規(guī)定是“變相體罰”行為,讓我們這些班務工作者們唯恐不及,哪還敢“罰”。記得曾有一段時間我們班男孩子特別迷打乒乓球,下課鈴還在響,個別同學就做好了“預備跑”的姿勢,課間短短的十分鐘怎么過癮,所以打了上課鈴遲到的現(xiàn)象很嚴重,上課時要上廁所的人層出不窮。在多次好說歹說無明顯改觀的情況下,我憤然決定“禁止靠近乒乓球臺、不準打乒乓球”。后據(jù)說不少乒乓球愛好者稱我為“希特勒”。上課遲到現(xiàn)象是有效解決了,但又讓滅絕已久的“拍畫”(趴在地上拍卡游戲)蔓延開來?!罢媸遣鹆藮|墻補西墻”!
細想來,我的做法也真是太過武斷了,我們班幾名同學還在校際比賽中獲得好名次,現(xiàn)學校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已經(jīng)有許多“不準”了,在那么有限的課間活動中,這些學生也只是把握不準上課時間而矣,我的“命令”真的未免有些太殘忍。為此,我利用一節(jié)班會課檢討自己的強制行為是錯誤的,希望得到同學們的諒解。課后乒乓球愛好者們也意識到課間十分鐘里打球確實也不合適,一是路太遠,二是不過癮,三是連如廁的時間都沒有,很是體諒老師的做法。在此契機下,我乘機承諾放學可讓他們在校訓練一個小時球,并試請體育老師適當安排些時間,加以技術指導,頓時班上一陣雀躍。爾后,就再也沒有為課間遲到的事犯愁過了。
總之,使用懲罰的目的是使受罰者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堅決防止懲罰個人情緒的發(fā)泄。
“綠色語言”它更多地傾注了老師對學生關愛和信任。在教育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身份雖然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拋棄權威和“金口玉言”,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對待學生,我們平時要注重“小節(jié)”,當我們需要學生的幫助時,先應征詢下他們的意見,用“請”;對學生的支持和敬意,適時說聲“謝謝”,及時表達我們的感動;如果造成誤會或傷害,也應及時向?qū)W生進行道歉,說聲“對不起”,盡最大可能去彌補自己的過失?!熬G色語言”的另一大特征是充滿友善的,而我們?nèi)粘I钪?,使用頻率最高的“請”“謝謝”“對不起”就是其主要代表,它絕對適用于我們師生之間。
記得,我曾多次找位下課喜歡隨便講話的學生談話,幾次信誓旦旦無用后,為改掉毛病,他用鐵夾子夾住嘴巴,讓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拍著他的肩膀說:“你有這個決心讓老師很感動,謝謝你與老師合作!不過,你這樣做讓老師很心疼,我和同學們都相信這次你一定能憑你的毅力改掉這個毛病?!闭f著拿下夾子,輕輕揉揉夾紅了的嘴皮。此后,我常??隙ㄋ?、鼓勵他,即使他偶爾出現(xiàn)問題,只要看他一眼,去個眼神,他就明白,個人行為也越變越好。也許有人認為:學生協(xié)助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或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改正自己的缺點,是理所應當?shù)?,不值一提,但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平等的、禮貌地對待學生,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密切師生關系,為教育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綠色”氛圍,我想我們的工作開展得更順利的。
學生是涌動著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關注生命,教育才能溫馨、雅致,沁人心脾,才能真情呵護成長中的懵懂,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質(zhì)。然而,由于先天遺傳的差異,后天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就使得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不利教學的順利進行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告訴我們,教育教學要高效地完成任務,不僅要體現(xiàn)有情有愛,更要有真切的管理和監(jiān)控。重視以人為本,從人內(nèi)心最深處出發(fā),巧思妙得,誨人無痕,讓學生感覺到不是置身桎梏般的“教規(guī)”下,而是徜徉于人性關懷的呵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