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玲
?
英語口語教學與在線自主學習相結合研究
曾小玲
(閩南師范大學,福建漳州 363000)
本文將基于元認知策略下對在線網(wǎng)絡課堂英語口語學習者自主學習展開探討。通過調查在線網(wǎng)絡課堂學習模式下,學習者的元認知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習者如何應用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在線網(wǎng)絡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元認知;研究
元認知是一種個體用來認知和判斷自身行為是否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理論依據(jù),使個體自身的認知行為視覺化,以增強個體自身的情感體驗與自我調控能力的有效自我認知的策略。美國發(fā)展心理學家弗拉威爾(J.H.Flavell)早在1976年就提出了元認知指的是認知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具體地說是個體對自身的認知過程和結果的自我意識與自我調節(jié)。其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這三個方面。此理論恰好適合于在線網(wǎng)絡學習者對自身的在線學習活動進行客觀地認知,它是一種高級的認知活動,有利于在線網(wǎng)絡學習者通過對自身的認知活動的客觀認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從而更好地規(guī)劃學習活動及進度,監(jiān)控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評估和調整自身學習策略,增強在線網(wǎng)絡學習者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1]。
2.1 目前網(wǎng)絡在線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
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研究院編著的《2015年中國在線教育產業(yè)藍皮書》的數(shù)據(jù)顯示有70.58%的公司處于虧損狀態(tài),13.24%的公司處于持平狀態(tài),僅有16.18%的公司保持盈利狀態(tài)。同時報告也進一步指出,整體上在線教育盈利的企業(yè)不超過5%而收支平衡的約在10%,死亡率約在15%,虧損率約在70%。通過對這些數(shù)字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導致在線教育虧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線課程學習使用率和完成率導致學生者自主學習性和積極性低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xiàn):首先,由于網(wǎng)絡學習資源泛濫,沒有系統(tǒng)性、整合性和個性化,這無形中導致了在線學習者在面對著浩瀚無比的信息海洋中,信息迷航的現(xiàn)象無處不在,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需。其次,在線課程資源的課程質量不高及個性化課程導航不清晰。大部分的課程基本上是教材的課件重現(xiàn),并沒有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重新整合課程資源設計具有特色的個性化課程,并且大部分的在線網(wǎng)絡課程也并沒有設置課程的先修條件,導致學生的知識基礎參差不齊,沒有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這不僅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也成為了在線課程學習完成率呈下降趨勢的主要原因。最后,在線網(wǎng)絡課程學習的師生情感交互并未普及到每個在線學習者。
2.2 元認知策略自主學習的指導
以某網(wǎng)絡在線英語口語學習平臺為例,應用元認知策略,分別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把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學習準備階段,在線交流、反饋和評價,分別從在不同的階段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先前知識、學習適應性、學習動機、學習歸因、情緒與行為問題、自我意象和多元智能方面對自己進行全面的自我認知,并通過元認知的分析日志報告,督促學習者在網(wǎng)絡在線課堂學習過程中做好學習的計劃、監(jiān)控和評估計劃[2]。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了解學習者自我認知、先前知識的準備及學習方案的預定。首先了解學習者知識準備。筆者通過劍橋雅思口語9、搜索等途徑,針對不同口語基礎學習者挑選出4個不同的學習材料,分別對每位在線英語口語學習者進行4個難度不同的材料測試,這些材料內容包括學習者的詞匯、閱讀、寫作、聽力、中外教的日常交流。然后將學生的語言產出進行量化打分,確定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并做好先前知識的認知記錄。其次,引導學習者認知自身的學習風格,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避免思維的定勢,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所謂學習風格,指的是個體偏愛的加工信息方式。它分別包括有四種類型:場獨立認知方式與場依存認知方式,沖動型認知方式與深思型認知方式。場獨立認知方式與場依存認知方式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我認知的參照物的選擇上不同。場獨立學生傾向于以自己內部作為參照進行信息加工的依據(jù),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和影響;而場依存學生則表現(xiàn)以外部或他人作為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jù),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和影響。深思與沖動的認知方式反映了個體信息加工、形成假設和解決問題過程的速度和準確性。深思型學生在碰到問題時傾向于深思熟慮,審時度勢,權衡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而沖動型學習者傾向于快速檢驗假設,未能對問題的部分信息做徹底分析就倉促得出結論。對此我們對在線英語口語學習者的先前知識測試記錄分析進行了分析,其重點分析的項目是英語的閱讀和中外教的日常交流模塊。最后,根據(jù)學習者的先前的測試的認知結果和學習風格類型的確定,老師為學習者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包括短、中、長的學習目標計劃。如:詞匯、句型、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文化意識等方面的訓練。
第二階段在線交流。在線網(wǎng)絡英語口語教學,離不開老師和學生之間地有效互動,這不僅增強彼此之間的自我認知,而且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有利途徑。根據(jù)聯(lián)通主義交互觀認為:學習過程中連接專門節(jié)點和信息源而形成學習網(wǎng)絡皆通過交互而建立。在線學習的師生之間的交互貫穿于整個在線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大部分知識的習得和創(chuàng)新更多地是來自于老師和網(wǎng)絡學友群體之間的有效地情感互動。他們通過在Wenchat、Twitter、QQ和Facebook等社交工具互相分享各自的知識和學習成果,產生積極地知識創(chuàng)新和轉移。知識包括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顯性知識指的是在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而隱性知識往往是隱藏在學習者個體的內在深處,它也是推動顯性知識的重要利器,通常指的是學習者個體的內心情感世界。
第三階段在線網(wǎng)絡學習過程的反饋與評價。為了更好地監(jiān)控和調整在線英語學習的問題。我們采用了多源反饋評估評價方式,采用評估問卷,由被評價者的指導老師、網(wǎng)友同學、和被評價者本人等多個評定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被評價者提供多個維度的反饋信息,獲得量化評定結果。首先,被評價同學自身對自己的評價。在元認知能力的過程中,只有學習主體對其所學內容有自我意識和監(jiān)控的時候,才能有效地驅使學習者有意識地監(jiān)控和調整其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策略的應用,因此自我評價在元認知策略應用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在線學習者通過對自身的自我認知,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英語口語學習計劃,并且較有意識地糾正和調整自身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最終朝著學習的目標前進。
[1]何意軒.普通高中課堂有效教學的心理學支持研究[J].2011(2).
[2]李霞.網(wǎng)絡課程中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的研究[D].2010.
On the combination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d Online Autonomous Learn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meta cognitive strategies of online oral English classroom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is discussed.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network classroom learning mode and status of the learner's cognitive 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on the basis of guided learning how should use meta cognitive strategies, developing the online learn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dependent e-learning abilities; Meta cognition; Research
(責任編輯:張時瑋)
G633.4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80
1672–7304(2016)06–0171–02
曾小玲(1984-),女,廣東惠州人,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在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