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
皖西學院校園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
李梅
(皖西學院藝術學院,安徽六安 237012)
本文主要以皖西學院校園公共空間為例,對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的功能及要素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人性化設計在校園公共空間中的體現,從而更好的完善高等院校所應有的人文環(huán)境與文化底蘊。
高校校園;公共空間;人性化高
所謂公共空間,是由許多靜態(tài)的、動態(tài)的環(huán)境因素構成整體的場地空間。開放性、共有性是一個公共空間所具備的兩個特性??臻g的主要功能是根據人們不同的交往需求,創(chuàng)造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氛圍的空間環(huán)境。反之不同尺度的交往空間決定了不同的交往級別。隨著各地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在校學生人數急劇上升導致人均交往空間變得越來越少。但從近幾年一些高校規(guī)劃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校園地處何地、辦學理念如何都能看到界線明顯的功能分區(qū),規(guī)整的道路骨架以及校園中心地帶始終以廣場為主。
高校校園人性化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是為了生活在校園里的人。在校園空間中運動,逗留和感受的正是校園里的人們。空間規(guī)劃設計不僅要注重對活動所需要的面積、空間尺度等功能要求的設計,也要充分考慮人的交往需求和心里感受。校園空間設計要樹立為教學服務的宗旨,堅持實用、經濟、美觀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任何空間景觀都是為人而設計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對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為本應當首先滿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求。
校園規(guī)劃設計中公共空間環(huán)境的營造,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在校園里的人。在校園空間中運動、逗留和感受的正是校園里的人們。公共空間的規(guī)劃設計不僅要注重對活動所需要的面積、空間尺度等功能要求的設計,也要充分考慮人的交往需求和心里感受。隨著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校園的布局和規(guī)劃變得愈發(fā)開放,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對一個校園的初步了解都是來源于校園的公共空間,校園公共空間就像是一個大舞臺從學習、聊天、娛樂、散步等,都在豐富著師生的日常生活。校園課堂是一個學習知識技能的地方,那么校園公共空間豐富的課余活動就是同學們體驗生活、互相交往、了解社會的重要平臺。
在高校校園中除了建筑之外,中心廣場、綠地、體育場地、庭院、道路都是構成校園公共空間的重要要素。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形成一個立體的綜合空間,在歷史的發(fā)展歷程中伴隨著城市的變遷逐漸強化。同時在受到不同人文氣息、自然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下,使得人們的行為、心理及生活習慣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因此校園公共空間的發(fā)展也需要尊重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假如說“城市是一個歷史博物館,永遠不可能是單一的形態(tài)?!盵1]那么對于校園的發(fā)展也是如此,通過了解校園的自身特色及辦學理念,因地制宜的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校園公共空間。
3.1 綜合空間人性化設計
(1)大學校園入口作為校園與內外相連的綜合區(qū)域,它包含了校園大門、校門入口景觀等要素,對于展現校園的文化底蘊有著標志性的作用。“作為一個校園整體空間的“門廊+門廳”,因此它的肩負著標識、展示、導向和禮儀等主要的功能?!盵2]皖西學院校園入口通過對原有周邊的建筑和公共站臺進行合理規(guī)劃,整個大門兩邊采用了我國古代的活字印刷形式簡約大方的體現出高校的文化底蘊。
(2)“廣場”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可以聯想到一個綜合性的空間場所。皖西學院景觀廣場作為體現校園形象的要素之一。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皖西學院景觀廣場設置在校園的中心位置,它的開放性、公共性等特點為校園舉行各類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周邊合適的景觀步道尺度加上舒適的硬質鋪裝給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宜人的步行空間;廣場中廊亭的設置提供了人們學習、交流、休息的場所。
3.2 流動空間人性化設計
(1)道路作為校園環(huán)境空間形成的“骨架”,它與城市道路相比較的話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其特殊性。在道路設計方面應本著人性化的角度綜合考慮道路的流量大小、人流陣發(fā)性及方向性等特點。周邊環(huán)境也更需要得到提升來保證學生步行的舒適感。比如一些用來休息的設施、用來欣賞的景觀小品都可以成為塑造生活性的空間形態(tài)和烘托校園文化意境。
(2)學校體育運動場地作為學生體育鍛煉、體育教學的活動場地,其設施的使用率與校園其他功能區(qū)相比較是最高的,它開放的場所空間加上豐富的校園活動對于校園建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皖西學院綜合體育場遠離教學區(qū)的地理位置,避免了噪音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影響,加上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規(guī)劃設計,人性化的隔離護欄在分開各類運動場地的同時也為學生活動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3)校園商業(yè)區(qū)從功能上不僅僅是購物的地方也是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供交往空間、體現校園公共空間完整性、多樣性的要素之一。整個商業(yè)區(qū)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設置了多種商店、餐飲、及自主銀行,在提高商業(yè)區(qū)多樣性的同時更好的滿足了各類消費人群的生活需求。人性化的規(guī)劃布局也大大縮短了原先數公里的行走路程。
3.3 基礎設施人性化
(1)在校園公共空間中學生的活動方式不盡相同,學習、散步、活動等。人性化的基礎設施設計就會為校園師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帶來便利。如公共空間中座椅的設置、尺度的設計等這些都能反映出一個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的所在。我們應完善座椅的布局設計出滿足人們舒適感的座椅尺度,同區(qū)域中的建筑、景觀要素相互融合形成局部的校園景觀,展現出了校園特定的文化氣息和氛圍。
(2)“校園標志亦作‘標識’、‘標記’,一般性的意義是為了便于識別,一些人性化的標識或有較高藝術品位的建筑都可以成為深層意義導航的‘校園標志’?!笔菫槌醯叫@的人群指示方向和安全提醒的重要手段。而皖西學院校園中道路標識、校園示意圖及建筑標識的缺乏使得空間功能完整性得不到完善。道路指示牌、校園示意圖的設置不足使人們無法及時確定自己的方位給人群在校園中行走帶來了不便;同時建筑標識的缺乏降低了建筑物的識別性。
校園是教學、研究的場所,培育人才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課堂的外延,對學生健康品格的塑造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皖西學院的師生們來說要想能夠擁有一個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校園規(guī)劃上要從整體考慮,本著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原則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根據自身特點創(chuàng)造出更具人性化的校園公共空間。秉著校園規(guī)劃的整體性原則使校園公共空間交通與各功能分區(qū)是緊密相連的,相互融合、貫穿。
[1]江浩,編.個性化校園規(guī)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41-42
[2]李道增著.環(huán)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79
Study on the humanization design of campus public space in West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the arts,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Anhui 237012)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public space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campus as an example, of public space on College Campus function and factor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embodiment of humanized design in public space on campus, so as to better and 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proper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ottom Bun.
College campus; Public space; Humanization
(責任編輯:吳湘銀)
S61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11
1672–7304(2016)06–0023–02
皖西學院校級科學研究項目“地域文化影響下的皖西校園環(huán)境設計研究”(項目編號:WXSK1507)。
李梅(1982-),女,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