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湖北省隨州市漢東中學
基于微課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劉靜
湖北省隨州市漢東中學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到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行列中來。于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大的背景下,產(chǎn)生了許多像“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微學習”等一系列微活動的出現(xiàn),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微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也同樣進入了一個“微學習”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使用主流教學模式外,都在使用“微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夯實。
微課;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應用
所謂“微課”顧名思義就是微型課堂,一般這種課堂由視頻、錄音等組成,同時還包含了與這個教學主題相關的像教學設計、素材相關課件、教學的反思、練習與測試、學生的反饋、教師的點評等等輔助性的教學資源。它們具有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在這種組合下,共同呈現(xiàn)了一個半結構化和主題式的資源應用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是既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又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這種課程時長一般在5-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tǒng)的45分鐘教學來講,更加的碎片化。那么,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該如何利用這種“微課”更好的進行教學呢?
地理是一門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于一身的復雜性學科。對于人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地理這個名詞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的《易經(jīng)》,其中記載了古代地理學探索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地球的形狀、地球的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者是對已知的地區(qū)以及國家進行的一些具體描述。地理發(fā)展至今天,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各種人文、自然的現(xiàn)象,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很多都不高,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在講課前對課程進行了分析:現(xiàn)在高中學生基本每人都有手機,都玩微信或QQ,在我上地理課前會針對下節(jié)要講課的內容按微課要求,模塊化進行授課拍攝,剪輯成一個5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發(fā)到我們班級同學的微信群里,“微視頻”里會將下節(jié)要講的課程重點內容以提問題的方式進行闡述,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他們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并利用他們碎片化的時間提前幫助他們進行預習。
比如在講關于太陽系的知識時,有一道考試時會重點考的問題:“太陽系屬于哪個體系?”。基于這個問題,我在備課時提前制作了一個“九大行星位置視頻”在視頻中講述了九大行星的位置及銀河、太陽系等幾大星系。在視頻結束時拋出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在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劃分中,太陽系屬于哪個體系?”拋出問題一來是為了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二來提醒大家下節(jié)課我們重點講的內容;三來告訴同學們下節(jié)課的重點是什么,考試必考的題目是什么等等,有效幫助同學們進行課前預習。
除了課前預習”微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在課程過程中穿插使用“情景劇式的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拿上述例子來講,在課程開始前學生們就已經(jīng)對太陽系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一般會先將預習時的視頻上課時再次放映一遍,引起同學們的記憶,同時詢問大家對課前視頻中問題的答案,同學們一般都會積極回答,有些同學除了在課本上尋找答案外,還會主動翻閱相關課外讀物來想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之后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答案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比如同學們回答說:“太陽系是僅次于銀河系的星系?!贝蠖鄶?shù)同學都知道這個答案,但是很少同學能答出來為什么太陽系僅次于銀河系,這時作為地理老師的我就起到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了。同時還會讓同學們進行情景模擬,比如一個人扮演太陽,一個人扮演月亮,使他們之間進行生動有趣的對話,并將過程拍攝下來制作成班級“微活動”。這種方式能讓同學們清晰的感受到知識的立體性,讓知識在他們面前變得更生動、更直觀。在吸引他們興趣的同時,也幫助他們有效地記住了重點知識,還使他們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有趣味性。
孔子晚年最得意的弟子子夏曾有句名言:“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每天都知道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不忘記那些已經(jīng)掌握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稱為好學的人了。其中月無忘所能就道出了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的重要性。
在我的課后,會在定時重點知識分享,例如學習完一章地理內容后,會將整章的重點內容進行整理,以簡短精煉的語言制作成“復習PPT”告訴同學們本章需要重點記住的知識有哪些,幫助他們進行重點知識復習。同時還會圍繞重點知識進行提問,如果同學們在第一時間答出來的有紅包可以領取,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對學習地理的興趣及對重點的記憶。在我試驗的一個學期下來,同學們的地理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微教學”雖然可以有效管理同學們的碎片化時間,提高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興趣,幫助他們有效記住重點知識,但它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制作“微課程”的時間一般在5-10分鐘,切忌時間不要過長;其次,“微課程”一般有視頻、聲音、圖片、PPT等形式,在制作內容時要巧妙的利用各種可用資源對“微課程”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制作;再次,在編制“微課程”時還需要注意,由于“微課程”的時間較短,在編制內容時就應該編入重點知識,切忌太空洞,一定要抓重點。
“微課堂”一直是專注于為學子們提供優(yōu)質的課內外課程服務,一直秉持“重視挖掘學生潛力、重視引導、從微處入手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時,能夠起到挖掘學生潛能的作用?!拔⒄n堂”尤其重點關注學生們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根據(jù)每個不同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們進行深入分析,分析他們的各種行為、習慣等,并針對他們這些行為習慣建立有效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們徹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微課堂”目前已發(fā)展成國內外知名的課外輔導教育品牌,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步伐下,一直堅持著“進步才是真理”的理念,在全國優(yōu)秀老師的有效應用下,“微課堂”變得富有生命力。此外,“微課堂”也為教育工作者引進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未來,“微課堂”有希望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支有力的先鋒軍,用它創(chuàng)新整合的精神,不停地探索課內課外教育教學的新模式,為實現(xiàn)我國現(xiàn)代化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添磚加瓦。
[1]中國論文網(wǎng).教育論文發(fā)表.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