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 馮杰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 兒科 貴州 貴陽 550000)
?
過敏性紫癜與鏈球菌感染的關系分析
黃忠馮杰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 兒科貴州 貴陽550000)
目的探討過敏性紫癜(HSP)與鏈球菌感染的關系。方法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貴州省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的78例HSP患兒作為觀察組,另選取56例門診體檢正常兒童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兒進行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檢測。結果觀察組78例中29例(37.18%)ASO陽性,對照組56例中7例(12.50%)ASO陽性;觀察組ASO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1,P<0.05)。29例ASO陽性HSP患兒中,16例給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個月內復發(fā)5例(31.25%);13例未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個月內復發(fā)9例(69.23%)。抗感染治療者HSP復發(fā)率較非抗感染治療者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4,P<0.05)。結論鏈球菌感染是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誘發(fā)因素之一,抗鏈球菌感染治療可減少過敏性紫癜復發(fā)。
過敏性紫癜;鏈球菌感染;抗鏈球菌溶血素O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并發(fā)癥較多,常見的如關節(jié)、腎臟及消化道損害,少數(shù)患兒可出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HSP的易復發(fā)性對患兒的預后具有較大影響,因此了解HSP的可能誘發(fā)及復發(fā)因素對于早期干預、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HSP確切過敏原在臨床中較難被發(fā)現(xiàn),許多學者認為HSP的發(fā)病與感染有關。HSP患兒常合并鏈球菌感染,且鏈球菌反復感染與HSP復發(fā)有關。本文通過對78例HSP患兒進行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檢測,以探討鏈球菌感染與HSP的關系。
1.1對象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貴州省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的78例HSP患兒作為觀察組,男42例,女36例,年齡1~12歲,病程1~12 d,均有皮膚紫癜,其中普通型40例,關節(jié)型15例,腹型13例,腎炎型10例。另選取56例門診體檢正常兒童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21例,年齡1~12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查方法兩組患兒均接受ASO檢測。用散射比濁法測定,>116 IU/ml為陽性。對于部分HSP合并鏈球菌感染患兒,給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7~14 d,觀察所有HSP患兒1個月內復發(fā)情況。
1.3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78例中29例(37.18%)ASO陽性,對照組56例中7例(12.50%)ASO陽性;觀察組ASO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1,P<0.05)。29例ASO陽性HSP患兒中,16例給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個月內復發(fā)5例(31.25%);13例未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個月內復發(fā)9例(69.23%)??垢腥局委熣逪SP復發(fā)率較非抗感染治療者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4,P<0.05)。
HSP是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系統(tǒng)性血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時期風濕性疾病之一,多發(fā)于學齡兒童,常見于2~8歲,1周歲內嬰兒少見,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發(fā)病為多。其臨床特點為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關節(jié)腫痛、腹痛、血便、血尿和蛋白尿。本病病因尚未明確,雖然食物過敏、藥物、微生物、疫苗接種、麻醉、惡性病變等與本病發(fā)病有關,但無確切證據(jù)。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HSP發(fā)病與IgA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感染、食物、藥物、花粉、預防接種等都可成為過敏因素,但臨床大多數(shù)病例查不到所接觸的抗原。多數(shù)HSP患兒發(fā)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鏈球菌感染較為常見,ASO升高是鏈球菌感染的有力證據(jù)。有報道稱,30%的紫癜性腎炎患兒腎小球系膜有鏈球菌抗原沉積,而非紫癜性腎炎的鏈球菌抗原沉積率僅為3%,表明鏈球菌感染為誘發(fā)HSP的重要原因[1]。此外,沙門菌、耶爾森菌、軍團菌、幽門螺桿菌等[2],還有肺炎支原體、病毒等[3]特殊病原體感染也可能誘發(fā)HSP。鏈球菌誘發(fā)HSP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鏈球菌的某些結構與自身組織結構相似導致發(fā)生免疫應答,形成免疫復合物,引起組織損傷。在HSP觸發(fā)、致病或復發(fā)的過程中,鏈球菌感染可能通過免疫機制發(fā)揮作用[4]。
觀察組78例HSP患兒中,29例ASO陽性,ASO陽性率明顯高于健康兒童,提示HSP的發(fā)病與鏈球菌感染有關,這對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需注意積極抗感染治療,以減少HSP的發(fā)生。
HSP易復發(fā)為其特點之一,感染被認為是觸發(fā)因素,預防鏈球菌感染可以減少HSP的復發(fā),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學者分析兒童HSP復發(fā)的相關因素,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為重要的復發(fā)因素,感染患兒機體會產(chǎn)生多種炎癥介質,導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自身免疫系統(tǒng)被打亂,最終導致HSP的復發(fā)。此外,還有是否預防用藥、限制劇烈運動、限制飲食等因素會影響其復發(fā)[5]。目前,HSP常用治療藥物有激素,改善血管通透性、抗組胺及抗凝藥物及丙種球蛋白等。對于治愈出院的患兒,可予上述1~2種藥物小劑量預防性治療一段時間以降低其復發(fā)率。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出血傾向,因此急性期需注意休息,緩解期可適當鍛煉,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HSP復發(fā)。眾所周知,食用異種蛋白可誘發(fā)HSP,因此HSP患兒需限制飲食,避免食用魚、蝦、蟹、奶等。
本研究29例HSP合并鏈球菌感染患兒中,部分患兒接受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相對于未予抗感染治療的患兒,其HSP復發(fā)率明顯降低,提示抗鏈球菌感染治療可減少HSP的復發(fā),對改善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在臨床診治過程中應注意檢測ASO,及時發(fā)現(xiàn)鏈球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有效控制病情及減少復發(fā)。
[1]李黎,徐麗瓊.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致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1):1899-1900.
[2]Xiong L J,Tong Y,Wang Z L,et al.Is Helicobacter pylon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Chinese children? a meta-analysis[J].Word J Pediatr,2012,8(4):301-308.
[3]Shimizu M,Hamaguchi Y,Matsushita T,et al.Sequentially appearing erythema nodosum,erythema multiforme and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a patient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a case report[J].J Med Case Rep,2012,6(1):398.
[4]朱俊芳.小兒鏈球菌感染與過敏性紫癜致病的相關性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23):4691-4692.
[5]柴鳴榮,邸曉華,林益群,等.兒童過敏性紫癜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分析[J].新醫(yī)學,2015, 46(3):180-182.
R 55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36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