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艷 王耀振 范佳 南善姬
復方曲肽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
劉艷艷 王耀振 范佳 南善姬
目的對復方曲肽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方法8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給予復方曲肽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14 d后,治療組簡易智能量表(MMSE)、癡呆程度量表(CDR)、Hachinski缺血量表(HI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分別為(19.5±4.0)、(1.6±0.2)、(10.0±2.6)、(26.5±4.3)分;對照組MMSE評分、CDR評分、HIS評分、ADL評分分別為(17.5±3.9)、(1.8±0.3)、(2.0±3.0)、(28.8±4.7)分;兩組治療后較治療前各量表評分均有顯著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方曲肽無明顯不良反應,可應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可促進認知功能的改善,減輕家屬和社會的負擔。
復方曲肽注射液;血管性癡呆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血管性癡呆患者80例,符合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 -Ⅳ) 中癡呆的診斷標準。排除重度及極重度癡呆、先天性精神遲滯、精神疾病及嚴重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 40例。治療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70.0±5.3)歲,平均病程3個月~3.5年;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9.5±5.2)歲,平均病程3.5個月~3.7年。兩組患者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MSE、CDR、HIS、 ADL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年齡 性別(男/女) MMSE評分 CDR評分 HIS評分 ADL評分治療組 40 70.0±0.3a25/15a16.0±4.0a1.9±0.3a14.0±2.0a29.6±4.6a對照組 40 69.5±0.2 26/14 16.2±4.1 1.9±0.2 13.9±2.1 29.5±4.5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及對照組均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拜阿司匹林口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劑等),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曲肽注射液6 ml(3支)加入0.9%氯化鈉注射劑250 ml中,1次/d,靜脈點滴。14 d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MMSE評分、CDR評分、HIS評分、ADL評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4 d后,治療組MMSE評分、CDR評分、HIS評分、ADL評分分別為(19.5±4.0)、(1.6±0.2)、(10.0±2.6)、(26.5±4.3)分;對照組MMSE評分、CDR評分、HIS評分、ADL評分分別為(17.5±3.9)、(1.8±0.3)、(2.0±3.0)、(28.8±4.7)分;兩組治療后較治療前各量表評分均有顯著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量表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MMSE評分 CDR評分 HIS評分 ADL評分治療組 40 治療前 16.0±4.0 1.9±0.3 14.0±2.0 29.6±4.6治療14 d后 19.5±4.0ab1.6±0.2ab10.0±2.6ab26.5±4.3ab對照組 40 治療前 16.2±4.1 1.9±0.2 13.9±2.1 29.5±4.5治療14 d后 17.5±3.9a1.8±0.3a12.0±3.0a28.8±4.7a
復方曲肽注射液是由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唾液酸混合而成的復方制劑。其中曲克蘆丁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側枝循環(huán)的形成、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促進損傷的神經組織修復[1];腦蛋白水解物由多種氨基酸及活性低分子肽鏈組成,可通過血腦屏障,為神經元修復提供氨基酸、營養(yǎng)神經細胞,可作用于呼吸鏈調節(jié)和改善神經元的代謝、促進突觸的形成,誘導神經元的分化,同時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具有促進記憶和改善腦功能的作用[2]。因復方曲肽同時作用于血管和神經兩大系統(tǒng),既可通過改善循環(huán)促進缺氧腦細胞的恢復,同時又能通過營養(yǎng)神經促進神經元功能改善,二者協(xié)同作用又促進了腦組織對葡萄糖、氨基酸、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利用,在臨床上對于腦血管疾病造成的神經功能受損效果明顯[3]。血管性癡呆發(fā)病機制中血管病變導致神經膽堿能遞質的改變適合應用復方曲肽治療。本試驗結果提示復方曲肽對血管性癡呆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是目前較公認的治療癡呆的藥物[4],但因膽堿酯酶抑制劑其藥理作用可對心率產生迷走樣作用,所以患有“病竇綜合征”或其他室上性心臟傳導疾病患者需慎用。因血管性癡呆患者往往年齡較大、合并一些心臟疾病,不能應用多奈哌齊。試驗過程中復方曲肽無明顯不良反應,可應用于這些血管性癡呆患者,促進認知功能的改善。
總之,通過本研究希望廣大醫(yī)生重視血管性癡呆的診斷,采用多元化的治療方案,幫助老年癡呆患者改善認知,減輕家屬和社會的負擔。
[1]趙德,周景義,李峰,等.復方曲肽注射液治療腦血栓臨床研究總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33):146.
[2]馬卓,陳月,馮婉玉.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中國新藥雜志,2013(5):569-576
[3]李紅巖.曲克蘆丁對STZ糖尿病大鼠認知功能障礙及海馬谷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亞單位GCLC、GCLM的影響.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
[4]施紅伶,王家譜,張梅,等.腦蛋白水解物治療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7):108-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14
2016-05-23]
130000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神經內科
南善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