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梅
(呂梁學院 外語系,山西 離石 033000)
小仲馬《茶花女》關于人道主義思想的表達技巧
高永梅
(呂梁學院 外語系,山西 離石 033000)
生活在十九世紀末的小仲馬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和道德家。由于他有著悲慘的身世和凄慘的遭遇,所以他對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的淫靡之風和荒誕行為進行了猛烈地批判和抨擊,以致于在他的作品中,幾乎都表現出對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道德的強烈譴責。尤其是以他自己的經歷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聞名于世的《茶花女》中表達出的人道主義思想讓人記憶深刻。
小仲馬;《茶花女》;人道主義思想;表達技巧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2.038
(一)小仲馬概況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1895)是法國著名作家、戲劇家、道德家。他的父親是法國赫赫有名的作家大仲馬,他是大仲馬同一個女裁縫的私生子,這個不幸的身世使得小仲馬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受到世人的嘲笑與譏諷,同時也就影響到他在創(chuàng)作中的題材基本上是婦女、婚姻、家庭問題,從而抨擊當時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淫靡之風和不良道德風氣,并決心通過文學改變這樣的社會道德。他曾經說:“任何文學,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tài)的、不健全的文學?!边@也表現出他的創(chuàng)作文學的基本指導思想。其代表作品有《茶花女》、《三個堅強的人》、《阿爾豐斯先生》、《德尼莎》、《迪安娜·德·利斯》等。
(二)小仲馬的作品概況
小仲馬的作品中的題材多是婦女、婚姻、家庭問題,主要描寫的是在資產階級腐朽社會毒害下淪落的女性,金錢、勢力對愛情和婚姻的破壞,或者強烈譴責夫妻之間的背叛,表現出小仲馬對當時法國社會中被欺騙和被遺棄的女性的同情,這無疑也同他的身世有關。他的著名代表作《茶花女》,起初以小說問世,后來又改編為話劇,改編成功后,他便致力于戲劇的創(chuàng)作,有二十多個劇本,代表作品有《私生子》、《放蕩的父親》、《金錢問題》等,這些作品的中心內容都貫穿著對當時法國資產階級的社會道德問題的探討。另外,小仲馬的一些作品具有明顯的自傳性質,如《茶花女》就是表現出他和當時巴黎名妓瑪麗·杜普列西的一段愛情;《珠光寶氣的太太》、《狄阿娜·德·利斯》、《克里孟梭的事業(yè)》則是基于以他對另外一個女人的追求為素材寫成的;《私生子》和《放蕩的父親》則是寫他自己悲楚和不幸的身世。小仲馬的作品藝術風格表現出結構嚴謹、語言順暢、自然真切、抒情氣息濃郁。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他力圖大力宣揚家庭和婚姻的純潔和神圣,對當時法國的資產階級社會風氣、家庭生活以及倫理道德做了比較詳細的描繪和揭露,并抨擊了娼妓社會現象對家庭婚姻的禍害,歌頌并倡導了純潔高尚的愛情,成為法國社會問題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二)《茶花女》概況
《茶花女》的誕生背景出自于1844年小仲馬與巴黎名妓瑪麗·杜普萊西發(fā)生的一段愛情?,旣惓錾碡毧啵髀浒屠?,出于生計被逼為娼。她和小仲馬的戀愛關系確定之后,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不得不同法國上層社會有錢貴族保持性愛交易。小仲馬得知之后便同瑪麗斷絕關系。后來小仲馬得知年僅23歲的瑪麗已經病逝。帶著對瑪麗的懺悔和懷戀,將自己囚禁於郊外,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程。一年后,這本聞名于世歌頌純潔愛情的《茶花女》問世了,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法國貧苦家庭的長得像茶花的美麗少女瑪格麗特流落到巴黎之后,不幸開始賣笑生涯,富家青年阿爾芒的對她的真摯愛情打動了她,引起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向往,便決定離開自己的社交生活,與阿爾芒私逃到一個靜謐的鄉(xiāng)間居住。但是阿爾芒的父親當知道此事后,極力反對他們的關系,并暗中作祟,迫使瑪格麗特離開了阿爾芒,瑪格麗特不得不放棄阿爾芒而又回到巴黎重操舊業(yè)。阿爾芒不明白真相,在盛怒之下,想盡各種方法來羞辱她,并最終使得她在貧窮和病痛中含淚死去。當阿爾芒讀了瑪格麗特的遺書,才知真相并悔恨莫及?!恫杌ㄅ分信魅宋态敻覃愄氐拿\悲慘,但是她的高尚靈魂和對純潔愛情的追求,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徹心扉的悔恨,都強烈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作品藝術表達獨特新穎,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懸念,濃烈的抒情色彩和悲憤的氣氛以及透露出的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令讀者嘆為觀止。據稱,《茶花女》一經出版立即轟動全國,并且被翻譯成為多國文字,流傳至世界各國。盡管當時上流社會對小仲馬和他的茶花女進行了激烈地反對和批評,但更多的群眾則為《茶花女》中真切動人的故事所征服。
(二)《茶花女》的人道主義
小仲馬的《茶花女》贊頌了女主人瑪格麗特對純潔愛情的追求并且雖周旋于上層社會卻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這一切的刻畫與描述都使得這位煙花女子閃爍著一種光輝圣潔的形象,以至于當人們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什么下賤風流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高尚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小說中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真切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并且受到世人普遍的歡迎。主要表現瑪格麗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后,又甘愿犧牲自我去成全自己深愛的人以及阿爾芒對瑪格麗特一片真摯的眷戀和對自己深愛的女人受到自己傷害的追悔莫及的懺悔。
(一)敘述表達技巧的多樣靈活性
小仲馬以他細膩的寫作風格和豐富的語言創(chuàng)作了《茶花女》,小說中表達出來的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道主義思想讓人流連忘返和嘆為觀止,其中的表達技巧更能對《茶花女》中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錦上添花。最能夠體現出小仲馬的寫作表達技巧的是作者在小說中從靈活多變地對敘述方式的運用。首先表現在第一人稱的運用上面,小說就是以“我”的口吻在進行記敘,這樣不但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和可讀性,更能夠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體會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其次,小仲馬在《茶花女》的前七節(jié)中,對阿爾芒等人物采用的是第三人稱來敘述事件,雖然這樣的表達技巧略顯缺乏第一人稱敘述的親切感,但是第三人稱的運用卻能夠凸顯第一人稱,能夠表達出作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和看待主人公的故事,從而增加了小說故事的真實性;再次就是小仲馬在小說前七節(jié)部分對阿爾芒等人物采用的是第三人稱“他”和“他們”,而在小說的第七節(jié)之后便對阿爾芒的稱呼改為第一人稱“我”,這樣的人稱轉換不但豐富了表達技巧,更讓讀者明確知道人物的轉換,體會故事的發(fā)展,使小說和諧生動。另外,這樣子的人稱的轉換是否也凸顯出了小仲馬在創(chuàng)作《茶花女》的時候,越來越現出自己對瑪麗·杜普萊西這段感情的不舍與懺悔?小仲馬在小說中所采用的敘述表達技巧,其意義在于突出故事的真人真事,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之間過渡得十分巧妙,轉換過程自然、合理、清晰,脈絡分明。人稱的合理運用加深讀者對故事的印象,了解人物的不同性格,塑造了人物的多面性,通過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從中獲得了故事的整體感,讓人物性格和心理躍然紙上。
(二)敘述方式的多樣性
一般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會以不同的敘述方式進行描述,《茶花女》也不例外?!恫杌ㄅ分惺紫冗\用的是順敘,表現在小仲馬先在對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時間上是從先后順序講述的。這樣能夠顯得小說的首尾清晰,脈絡清明,更主要的是能突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其次,小說中還運用了隨著事件進行下去的故事情節(jié)中,插入了另外的一些故事,以便給讀者提供一些了解比較復雜的事情發(fā)生的來龍去脈這樣的敘述方式——插敘。在《茶花女》當中,插敘的內容比較多,有回憶過去的人,追敘往事的,也有對人、事、景物的情況作說明補充和解釋的。在運用插敘這一表達技巧上來說,小仲馬運用得相當成功,不僅自然貼切地運用在了關鍵之處,并未顯得喧賓奪主,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小說的內容,切合主要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的需要,突出主線。最后,在《茶花女》之中,多處明顯地采用了補敘的表達技巧,這樣對小說中許多事件存在的疑惑和不解作出了很重要的解釋、補充和說明。順敘的運用,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交代故事的起因,告訴讀者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然后才開始講述這個故事的發(fā)展。在敘述的過程中使用插敘的表達方式,是為了讓讀者充分地了解主人公,更好地顯示小說中主人公的性格、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在小說中,作者還不時地采用了補敘的方法,就是為了豐富故事情節(jié),使讀者讀起來覺得更有意思。另外,敘述方式多種多樣,讓故事的發(fā)展空間變得更大,增強了小說中故事的立體感,也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這幾種敘述方式的穿插運用,展現了作者的高超寫作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把故事情節(jié)推向了高潮。
(三)敘述時限的多樣性
在《茶花女》中,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和對話的描述表現出歷歷在目的感覺,仿佛事件的發(fā)生就在眼前,敘述者未加任何評述。這樣的表達技巧生動地記錄人物的隨意聯想,使得小說中的敘述表現得混雜而又逼真,而等述也構成了敘事作品的主干。其次,小仲馬運用的概述來描述瑪格麗特經常性的一些生活習慣,在《茶花女》開頭部門,作者便在接待拍賣會的時候,用概述的方式向讀者交代了瑪格麗特的背景和經歷,讓讀者能很快地把握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最后,小仲馬在小說中的多個人物的心理描寫表現很細致、精彩,即采用了擴述的表達技巧,這樣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了渲染,舒展情懷。作者采用的三種表達時限,讓讀者知道故事的輕重緩急,用等述的方式來敘述故事,讓讀者體會到故事就像剛剛發(fā)生在眼前一樣,他生動地記錄人物的隨意聯想,使敘述顯得混雜又逼真,也使故事的真實感加強。概述則簡明扼要,使讀者能掌握更為全面的信息,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人物發(fā)生的事情,有時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語言來描述某一些事情的發(fā)生,這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概述在整部作品中具有連接和轉折等功能。在情節(jié)布局上,擴述具有推遲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它在突出人物、事件的同時也改變了結構的比例,造成了節(jié)奏的延宕,讓讀者身臨其境,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在小說中,敘述時限的合理運用,為作品增添了生動性,也使故事情節(jié)的輕重緩急得到更好地展現,人物也更加形象生動,為小說增添了不少光彩。
小仲馬因為有著悲慘的身世,同時自己身處當時淫亂的法國資本主義上層社會,深感自己和母親以及當時眾多女性被這種存在的不道德的現象所殘害,力圖在他的作品中呼吁改變這個不良的現象。他的代表作《茶花女》在世界上享有極大的榮譽度,讓不少讀者感嘆其中的悲慘愛情故事。小說中透露出來的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真切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人道主義思想通過作者高超的藝術表達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
[1]小仲馬.茶花女[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
[2]歐陽周.大學實用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蘇毅苗.談《茶花女》的藝術特色[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50-52.
[4]林麗清.從女權主義解讀《茶花女》[J].作家,2013(8):105-106.
[責任編輯 王云江]
The 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umanism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GAO Yong-me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Lvliang University, Lishi 033000, China)
Alexandre Dumas, fils, born in the end of 1800s, was a well-known French novelist, dramatist and moralist. Because of his miserable life experience, in almost all of his works, he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extravagant and outrageous behaviors of the French capitalist class.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is based on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eply impressed by its presentation techniques of humanism.
Alexandre Dumas;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humanism; presentation skills
I106
A
1673-9477(2016)02-111-03
[投稿日期]2016-03-19
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3275);2016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J2016118)
高永梅(1985-),女,山西臨縣人,助教,研究方向:外國文學、教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