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峰,王珍珍
(山東省齊河縣林業(yè)局,山東 齊河 251100)
山東省齊河縣屬黃河下游沖擊平原,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4.2°C,降水量622mm,日照2678.9h,風速2.2m/s,無霜期235d。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水源充裕。土壤pH值7.2~7.3,以中、輕壤為主,土層深厚、肥沃,適合梨樹發(fā)展。
‘愛宕梨’是從日本引進的砂梨系統的優(yōu)良品種,親本為‘二十世紀’ב今村秋’,10月中旬成熟。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1],采用傳統的無支架栽培模式,多為疏散分層形、小冠疏層形等,樹體高大,整形過程較長,生產管理極不方便[3,4]。日本是采用棚架栽培,用直徑較大的鋼管(8~10mm)做支柱,主棚網線為鋼絲、拉絲等材料,每666.7m2投資9000多元,投資較大。國內只有少數梨園采用該項技術[2],但未見在‘愛宕梨’上應用的報道。為探索‘愛宕梨’的適宜栽培架式,我們通過試驗和示范總結出簡易棚架豐產栽培技術模式,采用人工架設的支架,將枝條綁縛在支架網上,結構簡單,投資少,整形容易,果品質量好、產量高,經濟效益顯著,剪枝、澆水、施肥、除草、疏花蔬果、套袋、防治病蟲害、采摘等管理方便,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管理簡便的集約化栽培方式?,F報告如下。
試驗于1999—2012年在山東省齊河縣祝阿鎮(zhèn)尹屯村進行。1999年春季定植‘愛宕梨’,行株距3.0 m×1.0 m。設簡易棚架栽培和傳統稀植無架栽培(小冠疏層形等)兩個處理。田間其他管理方法一致,產量中等,無大小年結果現象。每種栽植模式任意選取666.7m2進行調查,重復3次。每年秋季落葉后(12月底)對供試樹調查中長枝、短果枝、腋花芽、總花芽,以及成花株率、產量等。試驗數據均用Excel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簡易棚架栽培模式對中長枝數量有明顯影響,1999—2007年,簡易棚架栽植模式中長枝數量依次為 680、14 90、2 799、7 893、17 462、20 107、22 167、22 667、22 067個,分別是同年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的 4.0、3.6、3.1、3.0、2.5、2.2、1.8、1.6、1.2 倍。這種漸降的差異性自2008年起已不存在或減小。
從圖2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簡易棚架栽培模式對短果枝數量有明顯影響,1999—2007年,簡易棚架栽培模式短果枝數量依次為 1794、7256、17231、30989、41273、48883、56733、58833、53267 個,分別是同年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的3.4、3.2、3.0、2.9、1.4、1.4、1.3、1.3倍。即從2005年起,簡易棚架栽培模式短果枝數量達到56000個以上,比同年傳統無架栽培的增長量也減少到1.4倍;2006、2007年增加量為1.3倍,2008年及其后的增長倍數更小。
從圖3可以看出,從2000年開始,簡易棚架栽培模式對腋花芽數量有明顯影響,腋花芽數量依次為188、2 098、11 900、22 243、48 120、49 733、51 673、53 433、53 267個,分別是同年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的2.4、2.3、2.1、2.0、1.7、1.4、1.3、1.2倍, 差異明顯。 2008年及其后差異很小。
從圖4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簡易棚架栽培模式對總花芽數量有明顯影響,花芽數量依次為1 982、9 354、29 131、53 234、89 393、98 617、108 407、112 267、112200個,分別是同年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的3.6、3.4、3.0、2.3、1.8、1.7、1.4、1.3倍。 2008年及其后差異很小。
‘愛宕梨’結果極早,產量高,穩(wěn)產性好。定植第2年60%以上單株開始結果,第4年產量3256kg/666.7m2,批發(fā)價4.00元/kg,每666.7m2年產值10000元以上。從圖5可以看出,2001—2007年,簡易棚架栽培模式的產量依次為 881、2887、3290、3450、3467、3547、3 610 kg,分別是同年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的4.0、4.1、3.8、1.9、1.4、1.3、1.2 倍,2001—2003 年增產幅度大,為4.0~3.8倍;2007年產量最高,2008、2009年仍維持最高產量;2010—2012年略有降低。穩(wěn)產性好。
試驗表明,簡易棚架栽培改善了果園風光條件,‘愛宕梨’中長枝數量、短果枝數量、腋花芽數量、總花芽量及果實產量都明顯增加,尤其是前期八九年,長枝和短果枝數量較多,有利于形成結果枝組和花芽,實現高產,并對中后期的穩(wěn)產優(yōu)質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
栽植行株距3.0m×1.0~2.5m×1.0m,以南北行向最好。挖長寬深60cm×60~80cm×80cm的栽植坑,選優(yōu)質壯苗,3月上中旬(萌芽前)或秋末冬初(土壤封凍前)栽植,并覆蓋地膜保墑增溫。
支架結構由水泥立柱、棚架網線等構成。
水泥柱為320cm×15cm×7cm的鋼筋水泥預制件,設立在距離種植行兩側各1 m左右相對應的位置,挖深為50cm的穴,將基部固定牢固,地面上垂直高度為2.7m。四周邊沿立柱,設一固定斜向拉線,規(guī)格為直徑3~8mm鋼絲(或鐵絲),行內立柱間隔10~25m。
棚架網線為行內兩根水泥柱的拉線,選用直徑為2.5~4.0mm的鋼絲(或鐵絲),網線高度隨意調整,也可根據需要加密網線。
立柱、拉線、結網所需費用440元/666.7m2,比國外鋼管支柱網架節(jié)約投資90%,結構簡單,投資少,簡便易學。
定干高度0.8m。萌芽后選擇三四個生長健壯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yǎng),冬季將主枝引縛到棚架網線上固定,留壯芽打梢修剪。第2年對主枝采取單軸延伸的方法,在主枝上80cm以上插空選留多個小側枝,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特別強壯的側枝通過拉枝等方法改造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綁縛同主枝。第3年在結果的同時繼續(xù)培養(yǎng)結果枝組。二三年即可培養(yǎng)3~5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直接著生10~20個結果枝組。通過各個季節(jié)綜合管理,將主枝及結果枝組分別均勻水平地引縛在網線上,樹高整體上始終控制在3.5 m以下。
[1]陳香寶,劉萃穎,吳華,等.愛宕梨引種栽培[J].落葉果樹,2005,37(4):64.
[2]孟慶林,任學平.‘愛宕梨’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集成[J].中國園藝文摘,2012(12):148.
[3]段成鋼.愛宕梨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與管理[J].河南農業(yè),2010(9):16-17.
[4]杜連弟.愛宕梨早果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河北果樹,200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