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東潘凡武林久灶柯銘鋒
經皮微創(chuàng) Herbert釘治療手舟骨骨折的療效分析
林偉東1潘凡武2林久灶2柯銘鋒2
目的 探討經皮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手舟骨骨折的回顧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并獲得隨訪的手舟骨骨折患者的病歷資料,按照納入及排除標準共24例患者納入研究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手舟骨骨折。術后1、3、6、12個月及24個月進行的末次隨訪進行療效評價,Cooney評分法對腕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結果 本組獲隨訪12~24個月,骨折均獲得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時間8~12周。患者活動時無明顯疼痛,活動度均達到對側的80%以上。結論對于閉合性新鮮手舟骨骨折患者早期采用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骨折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效果滿意。
手舟骨骨折;微創(chuàng);Herbert釘
舟骨骨折是手部常見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的2%。因舟狀骨的解剖及血管分布的獨特性,骨折后易出現(xiàn)血供中斷,造成骨折不愈合等并發(fā)癥,遺留腕關節(jié)長期疼痛及功能缺陷。穩(wěn)定無移位骨折可采用傳統(tǒng)石膏固定方法來達到治愈目的,但固定時間長,易出現(xiàn)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且骨折不愈合后需再次手術。而不穩(wěn)定移位骨折,則需進行手術治療[1]。Herbert螺釘固定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手舟骨骨折的內固定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 2013年 3月~2015年3月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的手舟骨骨折24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的24例手舟骨骨折患者,均經X線片及CT檢查確診,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齡16~40歲,平均(26.7±2.5)歲,所有患者均為新鮮閉合性骨折。骨折類型:改良Herbert分型,A2型4例,B1型6例,B2型8例,B3型6例。受傷至就診時間為1小時~7天,平均(3.8±2.1)天。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新鮮閉合性不穩(wěn)定型骨折(CT示骨折處存在1.0mm以上的分離或移位);新鮮閉合性穩(wěn)定型骨折,患者不能耐受6~12周管型石膏固定及欲早期行功能鍛煉者。排除標準:舟狀骨近極或遠極骨折、骨折塊較小,粉碎性骨折;舟狀骨間分離移位明顯,手法閉合復位困難的骨折,以及舟狀骨陳舊性骨折。
1.3 手術方法
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取平臥位,患肢置于手術桌上,C臂透視復位,腕正位用一1.5mm克氏針置于舟狀骨背側,透視下調整克氏針位于舟狀骨軸線上,并標記畫線。腕側位,體表放1.5mm克氏針,透視調整克氏針位于舟狀骨側位軸線上,并標記畫線。常規(guī)消毒、鋪單。在橈掌側觸及舟狀骨結節(jié),將空心釘導針經皮打入舟狀骨結節(jié),方向在正側位平行于兩體表投影線,大致方向與肢體軸線正位橈偏45°,側位掌偏45°,C臂透視觀察導針位置是否滿意。導針處做一0.2cm切口,測量長度,沿導針旋入Herbert釘,注意螺釘尖部位于近端皮質下0.2 cm即可。
1.4 術后處理
術后腕關節(jié)于中立位石膏固定制動,3~4周依據(jù)復查X線結果拆除石膏,并逐漸行功能鍛煉。
1.5 功能評分
腕關節(jié)功能可采用Cooney法進行評分,依據(jù)影像結果、腕關節(jié)活動度、疼痛指數(shù)及握力等3個方面進行評分,滿分100分:≥9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良;65~79分為可;<65分為差。
1.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2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 檢驗,以<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手術均為30分鐘內完成,未安扎止血帶情況下出血量平均1mL。術中透視及術后復查X線,均提示Herbert釘位于舟狀骨長軸線上、長度適宜,兩端位于關節(jié)面下。隨訪12~24個月,平均18個月。皮膚切口均愈合,骨折均獲得愈合,平均愈合時間為8~12周。術后4周恢復原工作,骨折愈合后逐漸恢復腕部體力活動?;颊呋顒訒r無明顯疼痛,活動度均達到對側的80%以上。
圖1 術前腕關節(jié)CT片
圖2 術后3天正側位片
圖3 術后1月正側位片
圖4 術后3月正側位片
圖5 術后2年正側位片
手舟骨是連接近排和遠排腕骨的橋梁,對腕關節(jié)的穩(wěn)定起著重要作用,手舟骨骨折常見于年輕人跌倒時手呈腕關節(jié)背伸位支撐著地,非生理性的腕過伸及尺橈偏,橈月韌帶和橈舟頭韌帶牽拉作用在舟狀骨腰部,將手舟骨極牢固地固定于橈骨的舟骨窩,加上橈骨后緣對舟骨背伸的阻擋,使得作用于舟骨結節(jié)的強大應力可能導致舟骨完整性破壞。
舟狀骨的血供主要來自僅限于韌帶附著處血管,來源于橈動脈,背側血供占70%~80%,而掌側占20%~30%,其他區(qū)域均關節(jié)面,故舟狀骨的腰部及近端骨折后,易造成近端骨折端血供破壞,導致舟狀骨骨折不愈合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關系及血供,一旦發(fā)生骨折移位,如不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則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易導致缺血壞死[2],導致腕關節(jié)的疼痛及活動不穩(wěn)。Ibrahim T等[3]發(fā)現(xiàn)穩(wěn)定型舟狀骨腰部骨折中手術治療無明顯優(yōu)勢,且增加了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而不穩(wěn)定型舟狀骨骨折中手術治療能取到滿意效果[4]。
臨床上治療舟狀骨折的方法較多并各自的優(yōu)缺點:前臂管型石膏外固定,不需開放手術,不留手術瘢痕,但需石膏外固定8~12周,容易發(fā)生腕關節(jié)僵硬和骨不連;克氏針內固定術簡便易行,材料價格便宜,但克氏針易松動、不能加壓,且克氏針尾端折彎后對周圍軟組織有刺激,影響功能鍛煉;可吸收螺釘固定治療舟狀骨骨折效果好,無需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但其加壓力量弱,生物分子強度較金屬內固定仍顯不足。近年來,隨著手術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雙頭加壓螺釘?shù)某掷m(xù)改進,加壓螺釘內固定已成為舟狀骨骨折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手舟骨骨折行切開復位內固定從掌側入路還是背側入路,均有進一步破壞血供的可能,導致骨折不愈合風險增加。因此損傷小的經皮內固定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手舟骨骨折中的應用。故本研究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Herbert釘治療手舟骨骨折。Herbert釘是鈦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具有空芯雙頭、細小、釘頭與釘尾帶有螺紋、雙向加壓作用等特點,有利于促進骨愈合,一般經關節(jié)面置入,釘尾埋于骨內,術后無需取出。其優(yōu)點是:和傳統(tǒng)的切開復位內固定相比該技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痛苦少,大大縮短住院時間;手術操作相對簡單,掌側進針點容易掌握,且舟狀骨結節(jié)部無軟骨覆蓋;內固定牢靠,堅強的內固定允許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減少了對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避免了腕關節(jié)長時間制動帶來的關節(jié)僵硬、骨質疏松等一系列并發(fā)癥[5];Herbert螺釘能使骨折塊間雙向加壓,達到骨折線之間的緊密結合,利于骨折愈合;Herbert螺釘兩頭均埋入舟狀骨內,不需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6]。缺點:其價格與克氏針比較較高,和石膏固定相比較手術存在創(chuàng)傷,會留下皮膚瘢痕,影響美觀。
本研究通過術后對腕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其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治療前,說明Herbert螺釘內固定對于術后腕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效果較佳,術后均未發(fā)現(xiàn)骨折不愈合。術后一般要求固定3~4周后即根據(jù)X線情況拆除內固定后逐漸加強功能鍛煉,可有效恢復關節(jié)功能。
術中關鍵重點是導針的打入,必須位于舟狀骨的縱軸上,不然在產生加壓時骨折容易移位,導致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術中可通過C臂反復透視完成導針皮膚外定位,盡量減少反復多次穿入,破壞關節(jié)面,導致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引起腕部不適[7]。此外還需注意:①術前應完善影像學檢查,包括不同角度的X線片,甚至CT掃描,以全面了解骨折的類型和特點;②進針點及軸線的確定:進針點在正位X線片上位于舟狀骨遠端偏橈側;側位X線片上位于舟狀骨結節(jié)掌側緣稍偏背側;舟狀骨長軸大致方向與肢體軸線正位橈偏40°,側位掌偏45°,具體角度可根據(jù)進針點的略微偏差調整,術中因認真定位,避免導針多次不良穿入;③鉆入導針時應盡量背伸腕關節(jié)使大多角骨向背側移位,顯露進針點,因為舟狀骨結節(jié)遠端與大多角骨相鄰,如不盡量背伸腕關節(jié),由于大多角骨的阻擋,經舟狀骨結節(jié)打入的導針只能與舟狀骨縱軸向背側成角而達到舟狀骨近端,所以置入的螺釘遠端更偏向舟狀骨近端的背側,不能達到有效的骨折斷端加壓;④螺釘長度的選擇:筆者通常選用16~22mm螺釘,具體長度可根據(jù)術中正側位 X線透視而定,近端螺釘過長可引起橈腕關節(jié)軟骨面破壞,遠端螺釘過長可導致大多角骨與舟狀骨關節(jié)撞擊引起疼痛;⑤沿導針置入Herbert螺釘時應注意置入方向與導針一致,因為導針較細,直徑0.88mm,如方向不一致容易導致導針折彎,甚至斷裂在舟狀骨體內;⑥位于舟狀骨長軸內,且兩側均位于關節(jié)面以下0.2cm[8],長度過短將不能對骨折端提供足夠壓力,過長將一側甚至兩側突出于關節(jié)面,造成腕關節(jié)活動疼痛;⑦術中操作仔細,避免損傷橈神經淺支、頭靜脈及肌腱。
綜上所述,Herbert螺釘用于手舟骨骨折,固定牢固,無需再次手術取出,允許患者早期進行關節(jié)功能鍛煉,有效地縮短治療周期,骨不愈合發(fā)生率低,更好地恢復了腕關節(jié)功能,效果滿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李海波,郭榮光.Herbert鏍釘治療舟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研究,2012,19(18):21-22.
[2]Lien KC,Mooney B,DeLancey JO,et al.Levator ani muscle stretch induced by simulated vaginal birth[J].Obstet Gynecol,2004,103 (1):31-40.
[3]Viktrup L,Lose G.The risk of stress incontinence 5 years after first delivery[J].Am J Obstet Gynecol,2001,185(1):82-87.
[4]Farrell SA,Allen VM,Baskett TF.Parturition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in primiparas[J].Obstet Gynecol,2001,97(3):350-356.
[5]王旭東,趙維波,曲建林,等.Herbert螺釘治療非穩(wěn)定型腕舟狀骨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27(7):652-653.
[6]王華松,黃繼鋒,蔡賢華,等.經皮Herbert螺釘內固定治療腕舟狀骨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3,28(3):286-287.
[7]何斌,倪增良,徐增成,等.經皮Herbert螺釘內固定技術治療舟狀骨骨折[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4,19(1):122-123.
[8]Dodds SD,Panjabi MM,Slade JF 3rd.Screw fixation of scaphoid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assessment of screw length and screwaugmenta tion[J].J H and Surg Am,2006,31(3):405-413.
R683
B
10.3969/j.issn.1672-5972.2016.03.021
swgk2015-06-00111
林偉東(1970-)男,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骨科臨床。
2015-05-30)
1石獅市醫(yī)院,福建泉州362700;2寧德市醫(yī)院,福建寧德3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