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鋒PAN Feng(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線路運輸處,陜西 西安 710043)(Track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 Shaanxi, China)
佳木斯至沈陽鐵路引入沈陽鐵路樞紐方案研究
潘 鋒
PAN Feng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線路運輸處,陜西 西安 710043)
(Track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 Shaanxi, China)
新建佳木斯至沈陽鐵路是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調整中規(guī)劃的干線鐵路,結合沈陽鐵路樞紐總圖及樞紐在建、擬建工程情況,對該鐵路引入沈陽鐵路樞紐研究引入沈陽北站方案 (方案Ⅰ)、沿沈撫鐵路通道引入沈陽站 (高速場) 方案 (方案Ⅰ) 和樞紐東南方向引入沈陽南站 (高速場) 方案 (方案ⅠⅠ)。通過主要及相關配套工程、客運站分工及運輸組織、與城市規(guī)劃協(xié)調性、吸引客流、對既有鐵路影響、拆遷工程及環(huán)保敏感因素等多方面比選,推薦方案 Ⅰ:佳沈鐵路沿沈吉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同步建設京哈直通線及盛京站等相關工程。
佳沈鐵路;沈陽鐵路樞紐;方案研究
1.1 佳木斯至沈陽鐵路概況
佳木斯至沈陽鐵路 (以下簡稱“佳沈鐵路”) 是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調整中規(guī)劃的干線鐵路,線路位于東北地區(qū)東部,北起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途經牡丹江、敦化、白河、通化等市,向南至遼寧省省會沈陽市,其功能定位為兼顧城際、旅游客流的區(qū)際干線,主要承擔東北東部地區(qū)及沿邊口岸與大連、沈陽及關內地區(qū)的旅客交流,兼顧沿線城市與周邊城市間城際客流和旅游客流。該項目縱貫東北東部沿邊地區(qū),是區(qū)域重要的客運干線,也是哈大高速鐵路 (哈爾濱西—大連北,以下簡稱“哈大高鐵”) 的輔助通道,對緩解哈大高鐵運輸壓力具有積極作用。
1.2 沈陽鐵路樞紐概況
沈陽鐵路樞紐銜接哈大高鐵,秦沈 (秦皇島—沈陽北)、沈丹 (沈陽南—丹東)客運專線 (以下簡稱“客?!?,沈撫城際鐵路 (沈陽—撫順北),以及沈山 (沈陽北—山海關)、哈大 (哈爾濱—大連)、沈吉 (沈陽—吉林)、沈丹 (沈陽—丹東) 鐵路等 8 條鐵路干線,樞紐內共有車站 22 個,其中沈陽北、沈陽、沈陽南為客運站,沈陽西、蘇家屯為主要編組站,沈陽東為主要貨運站,大成為工業(yè)站,其余為中間站[1]。
(1)在建工程。①京沈客專 (北京—沈陽):沿沈山鐵路北側引入樞紐,在大成站西端上跨既有秦沈客專,沿其南側經大成站、皇姑屯站后由沈皇客專聯(lián)絡線引入沈陽站[2]。②樞紐東北環(huán)線二期工程:即東北環(huán)復線工程,起點為哈大鐵路上的虎石臺站,經輝山站至沈吉鐵路的沈陽東站。
(2)擬建工程。沈大城際鐵路 (沈陽南—大連)。
沈陽鐵路樞紐主要客運站沈陽、沈陽北和沈陽南站均在南北中軸線哈大高鐵上,3 個客運站高速車場共有到發(fā)線 33 條,總規(guī)模能夠滿足研究年度 (近期 2030 年,遠期 2040 年) 運量需求,但沈陽北站規(guī)模相對較小,銜接各站的區(qū)間能力較為緊張。為此,在樞紐總圖既有格局基礎上,圍繞客運系統(tǒng)設施布局,結合樞紐客流特點,本著始發(fā)終到旅客列車盡量靠近主城區(qū)、通過旅客列車徑路順暢短直、充分利用既有客運設施設備[3-5]、考慮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6]的思路,重點研究佳沈鐵路引入樞紐接軌點的選擇及主要方向線路間聯(lián)絡線的設置;同時根據(jù)車站在樞紐中所處的位置和各線的引入方向、車站規(guī)模及客運設施配屬情況,合理確定樞紐客運站的分工。
2.1 引入沈陽北站方案 (方案I)
佳沈鐵路引入沈陽北站,根據(jù)引入通道不同,又分別研究沿沈吉鐵路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 (I-1)、利用哈大高鐵引入沈陽北站 (I-2)、利用既有哈大鐵路引入沈陽北站 (I-3) 3 個方案,如圖1 所示。
2.1.1 沿沈吉鐵路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方案 (方案Ⅰ-1)
佳沈鐵路自城市東側避開棋盤山風景區(qū),沿既有沈吉鐵路北側引入樞紐,依次上跨貨車東北環(huán)線、繞城高速,并在沈陽東站西側利用既有沈吉鐵路外包引入沈陽北站,上行線引入沈陽北站高速車場,下行線引入沈陽北站普速車場;沈陽東站改為盡頭站并調整貨物運輸組織方式。為釋放沈陽北站高速場到發(fā)線能力并緩解沈陽北站至大成站區(qū)間能力,同步新建京哈直通線及其與秦沈客專聯(lián)絡線,并在京哈直通線上新建盛京車站。
該方案樞紐客運站作業(yè)分工調整:沈陽北站辦理佳沈鐵路始發(fā)、終到及通過列車作業(yè);沈陽至吉林方向普速旅客列車調整至沈陽站辦理;京沈、秦沈客專至哈大高鐵哈爾濱方向通過列車在盛京站辦理。
2.1.2 利用哈大高鐵引入沈陽北站方案 (方案Ⅰ-2)
方案 I-1 中,佳沈鐵路與秦沈、京沈客專間的直通客車仍然需要通過沈陽北站,對沈陽北站及沈陽北至大成站區(qū)間能力有一定的影響。為此,研究提出方案 I-2:佳沈鐵路自城市東側穿棋盤山風景區(qū)引入樞紐,在哈大高鐵接軌利用哈大高鐵引入沈陽北站,同時新建京哈直通線及盛京站,新建聯(lián)絡線接入盛京站,沈陽北站到發(fā)線及沈陽北站至大成站區(qū)間能力進一步得到有效釋放。
該方案樞紐客運站作業(yè)分工調整:沈陽北站辦理佳沈鐵路始發(fā)、終到旅客列車作業(yè);秦沈客專、京沈客專至佳沈鐵路及哈大高鐵哈爾濱方向間的直通旅客列車作業(yè)在盛京站辦理。
2.1.3 利用既有哈大鐵路引入沈陽北站方案(方案Ⅰ-3)
考慮到上述方案盛京站位距離主城區(qū)相對較遠,旅客乘車不便,結合樞紐旅客列車開行方案和車站規(guī)模,研究提出沿西北貨車環(huán)線通道新建京哈直通線及盛京站方案:佳沈鐵路自城市東北方向引入樞紐,上跨東北貨車環(huán)線輝山至虎石臺聯(lián)絡線后利用既有哈大鐵路引入沈陽北站普速場,并設聯(lián)絡線沿京哈直通線接入盛京站高速場。為充分利用沈陽北站機務和客車整備,以及沈陽北動車運用所內的既有設施設備,實現(xiàn)資源共享,盛京站普速場設走行線與沈陽北機務段、客車技術整備所連通,高速場預留走行線與沈陽北動車運用所連通。
該方案樞紐客運站作業(yè)分工調整:沈陽北站辦理佳沈鐵路始發(fā)、終到旅客列車作業(yè);秦沈客專、京沈客專至佳沈鐵路及沈哈客專哈爾濱方向間的直通旅客列車作業(yè)在盛京站高速場辦理;沈吉、沈哈、沈山方向普速列車作業(yè)在盛京站普速場辦理。
2.1.4 引入沈陽北站方案比選
利用西北貨車環(huán)線新建盛京站方案雖然靠近城市,有利于吸引客流和帶動城市發(fā)展,但西北貨車環(huán)線同時兼顧客運業(yè)務,運輸組織相對不利;同時盛京站機務、車輛設施連接至沈陽北站既有設施,走行距離長,改建工程較大,并且與城市規(guī)劃有沖突,因而不推薦采用。
利用哈大高鐵引入沈陽北站方案與城市發(fā)展方向相吻合,拆遷工程也小,但新建線路較長,并且需要穿越棋盤山風景區(qū),環(huán)保手續(xù)復雜,因而暫不推薦。
利用沈吉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方案雖然有一定的拆遷工程,需要調整沈吉鐵路旅客列車及沈陽東站貨物運輸組織方案,但避開了環(huán)境敏感點,線路短且順直,符合城市規(guī)劃,可以帶動蒲河新城的發(fā)展,地方政府支持,因而推薦方案 I-1 引入沈陽北站:沿沈吉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同時新建京哈直通線及盛京站方案。
2.1.5 引入沈陽北站方案主要工程
主要工程內容:①局部改建沈陽北站東端咽喉,連通普速場與動車運用所走行線;②新建京哈直通線及京哈直通線至秦沈客專聯(lián)絡線,并在京哈直通線上新建盛京站;③于沈陽東站北側利用沈吉線引入沈陽北站,對沈陽東站專用線及貨場、工區(qū)線路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對車站局部線路進行改建;④擴建沈陽北動車運用所;⑤田義屯站至輝山站增建第二線。
2.2 沿沈撫城際鐵路通道引入沈陽站 (高速場) 方案(方案 II)
佳沈鐵路自城市東側沿沈撫城際鐵路南側引入樞紐,在榆樹臺站西南端以疏解形式引入沈陽站高速場,并預留至沈陽南站高速場聯(lián)絡線。為緩解沈陽至大成站區(qū)間能力,新建京哈直通線及京哈直通線至秦沈客專聯(lián)絡線,并在京哈直通線上新建盛京車站,將京沈、秦沈客專與哈大高鐵哈爾濱方向間直通客車移至盛京站辦理。
方案 II 如圖2 所示。
圖2 沿沈撫城際鐵路通道引入沈陽站 (高速場) 方案 (方案 II)
樞紐客運站分工調整如下:沈陽站辦理佳沈鐵路始發(fā)、終到及通過列車作業(yè);京沈、秦沈客專至哈大高鐵哈爾濱方向通過列車在盛京站辦理。
主要工程內容:①新建京哈直通線及京哈直通線至秦沈客專聯(lián)絡線來緩解沈陽北至皇姑屯站區(qū)間能力,并在京哈直通線上新建盛京車站;②佳沈鐵路自沈陽站南咽喉引入沈陽站,需要對沈陽站南咽喉進行改建;③擴建沈陽北動車運用所。
2.3 樞紐東南方向引入沈陽南站 (高速場) 方案(方案 Ⅲ)
引入沈陽北、沈陽站方案近期受沈陽北、沈陽及皇姑屯 3 站之間區(qū)間能力影響,均需要修建京哈直通線并新設盛京站,考慮到既有沈陽南站到發(fā)線能力富余,后期擴建條件好,因而研究自樞紐東南方向引入沈陽南站高速場、修建客車西南環(huán)線方案,即佳沈鐵路自城市東南方引入沈丹客專沙河堡線路所,并將線路所改建為車站,出站后上行線利用沈丹客專上行聯(lián)絡線引入沈陽南站高速場西側,新建下行線引入沈陽南站高速場東側。為緩解沈陽至大成站區(qū)間能力,修建沈陽南站高速場至京沈客專的客車西南環(huán)線,并修建客車西南環(huán)線至秦沈客專的聯(lián)絡線;預留佳沈鐵路至沈撫城際鐵路深井子站聯(lián)絡線及沈撫城際鐵路榆樹臺站至沈陽南站聯(lián)絡線。沈陽南站辦理佳沈鐵路始發(fā)、終到及通過列車作業(yè),其他客運站分工不變。方案 III 如圖3 所示。
圖3 樞紐東南方向引入沈陽南站 (高速場) 方案 (方案 III)
主要工程內容:①沈陽南站高速場至京沈客專的客車西南環(huán)線;②客車西南環(huán)線至秦沈客專聯(lián)絡線;③ 改建沈陽南站高速場北端咽喉,擴建沈陽北動車運用所。
2.4 方案比選
各方案優(yōu)缺點如表1所示。
表1 佳沈鐵路引入沈陽鐵路樞紐方案優(yōu)缺點分析比較
綜上所述,直接引入沈陽北站方案 (方案 I-1)雖然拆遷較多,需要調整沈吉鐵路旅客列車及沈陽東站貨運組織,但該方案線路順直,繞避環(huán)境敏感點;車站分工合理,運輸組織靈活,通過旅客列車徑路順暢短直;始發(fā)、終到旅客列車伸入主城區(qū),方便旅客出行,有利于客運營銷;且該方案工程相對較少,投資小。綜合分析比較,推薦方案 I-1:佳沈鐵路沿沈吉鐵路通道直接引入沈陽北站,同步建設京哈直通線及盛京站等相關工程。
新建線路引入大型樞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影響因素較多[7]。佳沈鐵路作為一條東北東部及沿邊口岸的區(qū)域重要客運通道,在引入沈陽鐵路樞紐時,其引入方式及站位的選擇都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新建線路引入設計方案還需結合地質條件、環(huán)境保護、城市規(guī)劃、樞紐總圖規(guī)劃等因素綜合考慮[8],充分征求相關方意見,使方案更具可實施性。
[1] 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 全國主要鐵路樞紐規(guī)劃圖集[A]. 北京: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2012.
[2] 劉 斌. 京沈客運專線引入沈陽樞紐方案研究[J]. 山西建筑,2010,36(5):286-288. LIU Bin. Plans Research of Shenyang Hub’s Manipulation in Beijing-Shenya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Revised)[J]. Shanxi Architecture,2010,36(5):286-288.
[3] 馬桂貞. 鐵路站場及樞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guī)范:GB 50091—2006 [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61-69.
[5] 李長淮,宋 劍. 高速鐵路引入樞紐及站型布置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10(4):6-11. LI Chang-huai,Song Jian. Study on High-speed Railway Leading into Hub as Well as Layout of Station Types[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0(4):6-11.
[6] 沈陽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局.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 (2011—2020年)[R]. 沈陽:沈陽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局,2013.
[7] 李 冰. 客運專線引入鐵路樞紐的方案評價[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07,29(3):88-92. LI Bing. Evaluation on the Plans of Introduci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nto Railway Terminal[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07,29(3):88-92.
[8] 陳應先. 鐵路樞紐總圖規(guī)劃有關問題探討[J]. 鐵道標準設計,2006(z1):24-29. CHEN Ying-xian. Exploration for Some Relevant Issues on General Planning Diagram of Railway Terminals[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06(z1):24-29.
責任編輯:劉 新
Study on Program of Introducing Jiamusi-Shenyang Railway to Shenyang Railway Hub
The newly-constructed Jiamusi-Shenyang railway is a trunk line planned in adjusted medium- and long-term railway network pla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general layout of Shenyang railway hub and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in planned phase in the hub,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grams of introducing the line to Shenyang railway hub, including the program of introducing the line to Shanyang North Station (Program I), the program of introducing the line to Shenyang Station (high-speed railway yard) along Shenyang-Fushun railway corridor (Program II) and the program of introducing the line to Shenyang South Station from southeast of the hub (Program III). Through comparing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major and related supporting projects, train assignment and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transport passenger stations, coordination with city planning, attraction for passengers, inf l uence on existing railway lines, demolition work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gram I is recommended, which means introducing Jiamusi-Shenyang railway directly to Shenyang North Station along Shenyang-Jilin corridor, and related projects such as Beijing-Harbin through-line and Shengjing Station are constructed in the meanwhile.
Jiamusi-Shenyang Railway; Shenyang Railway Hub; Program Study
1003-1421(2016)07-0022-06
U291.7
:B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7.05
2016-01-28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科研開發(fā)項目 (院科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