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拉里·伯德
看到這一篇,是不是擔心我會不夠客觀?
其實,關于伯德&魔術師,情況就和奧斯卡&韋斯特一樣,起初前者好于后者,但在職業(yè)生涯后半段,這種關系反轉過來了。你是更愿意擁有伯德式的9個超凡賽季,然后接著是4年幾乎不像自己(這期間錯過60%比賽),還是想要“魔術師”那般,無論怎樣都平穩(wěn)異常的12個A+賽季?我會選擇后者。
仔細探究,你會發(fā)現(xiàn)伯德的神奇一度達到這種程度——波士頓的播報員們在1984(或1985)年,因為他的卓絕而成立了一個虛構聯(lián)盟。據(jù)我所知,這事是頭一次,他們砸錢進去,選擇球員和球隊,疊加統(tǒng)計球員得分、籃板和助攻,然后總得分最高的那支球隊可以帶走獎金。而伯德又是所有人第一個都要選的,所以這個聯(lián)盟叫做“拉里·伯德聯(lián)盟”。開始那幾年據(jù)說伯德還幫他們排過選秀順位,不論真假,當有人能夠為一名球員創(chuàng)立一個虛擬聯(lián)盟,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時,這名球員也就到達了另一個境界,不是么?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該如何衡量?也創(chuàng)立一套簡單公式,累加球員每賽季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在聯(lián)盟中的排名,越小越好。比如說1984-85賽季伯德得分排第二、籃板第八、助攻第十九,所以就是2+8+19=29。
假設將33分作為截止,并且只算“后拉塞爾時代”的球員,那么只有11個人達標:1976年賈巴爾18分、1972年賈巴爾21分、2003年加內(nèi)特24分、1984、1986年伯德25分、1974、1979年賈巴爾26分、1985年伯德29分、1970年比利·坎寧安31分、1981年伯德32分、1982年伯德33分。就這樣,“魔術師”不在榜上,MJ和勒布朗也不在,伯德卻四度上榜。同時,他還是有史以來所有球員中,惟一一個這三項場均技術統(tǒng)計,都排名歷史前50的人(得分16、籃板42、助攻44)。
第11章頂層神殿
這就是“大鳥”的瘋狂之處,他的偉大數(shù)據(jù)從來不能盡然體現(xiàn),但就算這樣也幾乎沒人能拿到像他這樣的數(shù)據(jù)。接下來,請允許我列出三個揮之不去,和伯德有關的假設:
1.如果他的背能撐久點會怎樣?
五位名人堂成員應該對于“如果他們沒有轉變角色或過早退役,到底能保持高競技水準多久?”這一觀點甚至著迷。斯托克頓和哈夫利切克甚至可以在他們45歲以后依然獲得成功,他們的運動能力可以持續(xù)這么久,就像大美女杰奎琳·史密斯到了60歲看起來還是那么迷人一樣。而“魔術師”在染上HIV被迫退役多年后選擇復出,重新塑造自己成為了名大前鋒,他太熱愛聚光燈,太熱愛成為眾人的焦點和中心,因此離不開這個聯(lián)盟半步,1992-1995年沒球打的日子過得可能比羅伯特·德尼羅在2008年爛劇《火線特攻》里還要郁悶。麥克海爾呢?他的“熊貓快餐”菜譜本可以永久有用,只要腿能撐住,一直伴隨著他,他就是部低位自動駕駛儀。伯德說他很高興1991、1992年能成為凱爾特人的“協(xié)調(diào)者”,在邊線閑逛、出手投射三分、轉移球、給內(nèi)線大個子喂球、沉浸在全場“拉里……拉里……”的呼喊中,就像馬特·邦納人生中最輝煌的歲月一樣??善鋵崳@景象本應在他45歲,或者對比賽開始感到厭倦了時才會出現(xiàn),但卻提前發(fā)生了10年。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即使背傷影響著他,技巧卻足夠完美到多借了他好幾年的職業(yè)生涯。
2.如果波士頓早些將里克·羅比交易走會怎樣?
羅比是少有能夠讓伯德“不那么瘋狂”的NBA球員,他們是酒伴,也是共同的鬧事者。當凱爾特人在1983-84賽季開始前為了丹尼斯·約翰遜換走羅比后,伯德隨后5年立刻化身為地球上最好的前鋒,這絕不是巧合。哪一天如果我掌握了時光機技術,一定要穿越回去陷害羅比犯有謀殺罪,只為了看看更早些離開他還有什么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fā)生在伯德身上。
3.如果他晚10或15年進入NBA會怎樣?
伯德成功一個“卑劣”的秘密是時機,他的全盛期(1980-1988)恰好與最后一代全攻不守型前鋒(以丹特利、英格利什為首)重合,面對過最強硬的防守者是邁克爾·庫珀、保羅·普萊西和羅伯特·里德,且這些瘦高的家伙還讓他每次都會付出些代價,而現(xiàn)如今,NBA十有八九的頂級防守者都是這樣子。后來,小前鋒位置上注入了像皮彭、沃西、澤維爾·麥克丹尼爾、施拉姆夫、羅德尼·麥克雷這樣的球員,大前鋒位置上則是卡爾·馬龍、薩姆·帕金斯、霍勒斯·格蘭特、羅德曼、羅伊·塔普利等,屬于純技術型前鋒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回了。當伯德在1988年東部決賽表現(xiàn)出的是苦苦掙扎時,我們都會覺得他是累壞了,卻忽視了一個更加符合邏輯的理由——26歲的羅德曼讓這個鄉(xiāng)下小子不再神奇。不管怎樣,直到1989年選秀,都沒有幾人真正意識到前鋒位置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革,那年丹尼·費里(榜眼)和邁克爾·史密斯(第13順位)帶給我的震撼,毫不夸張地說,甚至超過了白人說唱歌手VanillaIce發(fā)行的新專輯。所以說拉里是在前鋒位置上構起了一座橋,一座連接傳統(tǒng)型和現(xiàn)代型的橋。如果他晚10或15年進入NBA,就會像《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面對新媒體那樣,仍然會有一席之地,仍然是不得不去關注的焦點,但不會成為現(xiàn)在這般圖騰式的人物。另一方面,他可以更快接受并重視三分線,享受所有現(xiàn)代籃球條件(包括周密的訓練計劃、規(guī)律的飲食安排等等)。嗯……還有就是,可能普拉提這樣簡單的健身操就可以拯救他的背了。
7.“魔術師”約翰遜
這位有著史上最迷人最精彩職業(yè)生涯的球員——大學時代便負有盛名;有代表性的比賽(1980年總決賽第六場42分、15個籃板、7次助攻);有標志性動作(1987年總決賽第四場小勾手擊敗凱爾特人);他在12年里9次進入總決賽,拿下5個冠軍;是有史以來最豪華球隊的隊長(夢一);他在最偉大的總決賽里有極其出色表現(xiàn),是主角之一(1984);只因名氣太響,成名太早,我們都沒太意識到,他一直在和諸如“J博士”、伯德、摩西、MJ、伊塞亞·托馬斯這樣可怕的對手們作戰(zhàn)。這期間滄海桑田,連NBA都從“延遲錄像帶”發(fā)展成了主流體育聯(lián)盟。此前也從來沒有人可以像他那樣,在歲月沉浮中可以將名字和城市捆綁得如此之緊。他被人叫救世主,叫贏家,然后是教練殺手,再然后是輸家(后來又是贏家)。終你我一生,那種比賽方式都不會再重現(xiàn)了。他第一次宣布退役,是人類體育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尤其對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生的“X一代”美國人來說,這是與肯尼迪遇刺同一級別的大事,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當時是在哪聽到的這個消息。
而這一切的一切,全都發(fā)生在1979年3月到1992年8月之間。
你知道微軟公司是怎樣一代代發(fā)行Windows1.0、2.0、3.0……的么?我這同樣也有七種不同形態(tài)的“魔術師”約翰遜,依次分別是:
1.0一位來自密歇根州,帶著燦爛笑容和糟糕胡須的瘦高年輕人。有關他在NCAA的事跡我們已經(jīng)聽得太多,但是對于他是第一個大一新生就在NBA選秀中拿下狀元簽這件事,恐怕了解的就比較少了。
2.0他在1980年總決賽頂替賈巴爾上場拿下42+15+7的數(shù)據(jù),贏下第一個FMVP,隨后,惡魔掙脫鎖鏈找上了他。第二個賽季,Magic因膝傷總共缺席了45場比賽,季后賽開始前1個月才回到賽場。最終,在一場無比沮喪輸給火箭的比賽過后,他開始抱怨隊友(尤其諾姆·尼克森)的自私。后來,由于一紙創(chuàng)紀錄的2500萬美元大合同,還有壞名聲(例如說教練殺手,但不是應得的)刺激,他在進入聯(lián)盟第三年再次迎來爆發(fā)。1982年季后賽,湖人掃平所有對手,這下好了,真正出現(xiàn)了一位可以勝任球場上四個位置,有決心也有能力毀滅一切的球員。
3.0用尼克森換拜倫·斯科特,湖人徹底解決了控衛(wèi)位置上的問題,也就此拉開了Showtime的大幕。然而史詩級的1984年總決賽,他們卻連續(xù)第二年折戟沉沙,這對Magic來說是雙重打擊——不止是在最大的舞臺上輸給了伯德,他本人也在第二場、第四場和第七場的關鍵時刻掉了鏈子。1985年湖人卷土重來,在波士頓贏下最激動人心的第六場,4比2奪回總冠軍,就此驅(qū)除了全隊上下的心魔。這時Magic作為卓越控衛(wèi)已達巔峰,他就是Showtime的王者。
4.01986年,年輕的火箭開始在西部挑戰(zhàn)湖人,賈巴爾突然間看起來足足有200歲了,“魔術師”4.0正式出現(xiàn)。他再一次堅挺起來,將自己變成了名關鍵得分手,帶領湖人相繼跨過掘金、勇士、超音速、凱爾特人,拿到1987年總冠軍。總決賽他打出了神級水準:場均26+8+13,54%命中率,還有一個足矣萬古流芳的關鍵球,只有13次失誤。我只能說這一切不可想象,無法形容,他當賽季成功囊括MVP和FMVP,順利代替伯德,成為天下第一。整個1987-1991年間,他拿下自己所有3個MVP,外加兩枚總冠軍戒指,4進總決賽,每個賽季球隊勝場都60+。而在場下,他和營銷悟性奇高的喬丹競爭,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商業(yè)廣告員和社會精英名流,走到哪都是大明星,任何地方任何階級都有認識的哥們。你總是聽說有些人具有傳奇性,不同凡響,Magic就是這樣。
5.0怎樣紅極一時,就怎樣一敗涂地。1991年11月7日,當我的大學女友在學校報社辦公室,打電話告訴我Magic成為了HIV患者這個消息時,我的腿都軟掉了。染病后前12個月他仍積極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1992年全明星,巴塞羅那奧運會“夢一隊”,然后是一次失敗的復出。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年代還很少有人知道HIV和晚期AIDS的區(qū)別,看起來需要位名人來普及下這方面知識,他做了這件事。
6.0我最不喜歡的版本,魔術師”這層光鮮的地毯開始從約翰遜身下被抽走,可憐的埃爾文花了數(shù)年時間來擺脫這一切,就像《年少輕狂》里伍德森一樣。你知道么?這段時間對他籃球生涯所取得輝煌成就的傷害,絕對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7.0還算是個圓滿的結局,他退出閃光燈下的生活,成了名有遠見的商人,賺走幾億美元,還在西海岸成功開了連鎖影院。他的播報技術提升飛快,快到ABC電視臺直接將他從TNT誘走。當然,他還會不遺余力宣傳,教導全世界的人們防治HIV,告訴他們自己染病多年后仍能好好活著,遠超預期,這也可能是他生命中所取得最大的成就了。
總而言之,現(xiàn)代籃球史上只有兩位運動員(Magic和伯德),是帶著足以感染全隊的無私和天賦打球。Magic巔峰期比伯德要長3年,但現(xiàn)在我們平等地銘記他們,只因為“魔術師”6.0降低了他的排名,為他的職業(yè)生涯添上了不光彩一筆。深層次來說,作為單個籃球運動員,MJ絕對是史上最優(yōu)秀的,但他卻從來不曾像Magic和伯德那樣,把隊友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如果你愛籃球,你就會珍惜并欣賞他們的每個賽季、每輪系列賽、每場比賽、每個進球,就是這樣。至于到底誰更應該教條式地在榜單上排名靠前?也就真的無所謂了。
作者介紹:比爾·西蒙斯(Bill Simmons),ESPN專欄作家。波士頓人,凱爾特人鐵桿球迷,以言語狠辣著稱。除本書外,還著有慶祝波士頓紅襪隊2004年(美國職棒)奪冠的《現(xiàn)在我可以安息了》(《Now I Can Die in Peace》)?!禩he Book of Basketball》出版后,立刻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美國球迷將其奉為籃球書籍中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