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飛, 蘇燕妮, 黃 翯, 高德忠, 楊 洋, 黃 成, 郭 豪*
(1.云南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玉溪 653100;2.沈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遼寧沈陽 110866;3.遼寧省煙草公司丹東市公司,遼寧丹東 118000)
?
打頂留葉數對烤煙產量、質量及焦油釋放量的影響
宋鵬飛1, 蘇燕妮2, 黃 翯3, 高德忠3, 楊 洋3, 黃 成3, 郭 豪2*
(1.云南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玉溪 653100;2.沈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遼寧沈陽 110866;3.遼寧省煙草公司丹東市公司,遼寧丹東 118000)
摘要[目的]研究打頂留葉數對丹東煙區(qū)烤煙產量、質量和焦油釋放量的影響,為優(yōu)質低焦油煙葉生產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通過安排留葉20片,18片(對照),16片3個處理的田間試驗,調查分析在正常打頂時期不同留葉數對烤煙產質量及焦油釋放量的影響。[結果]結果顯示,打頂留葉20片時煙株農藝性狀得到改善,田間發(fā)病情況較輕,產量、產值均高于對照,內在化學成分較協調,但煙氣焦油釋放量高。[結論]打頂留葉20片為較適宜處理,此時化學成分協調,經濟效益更佳。
關鍵詞烤煙;留葉數;焦油;品質
打頂是目前煙葉生產上普遍采用的管理措施,打頂可以調節(jié)煙株內部化學激素所控制的生理代謝過程[1]。打頂摘除了頂端優(yōu)勢的花序,甚至包括一些頂部的幼葉,從而改變能量的流動方向,阻止煙株的生殖生長,轉移養(yǎng)分以增加煙葉大小、葉重、身份、煙堿含量及其他化學成分含量,以獲得理想的優(yōu)質煙葉[2]。前人研究表明,打頂對于產量的影響非常重要,打頂高度通常決定了煙葉后期生長,還能極大地影響煙葉的質量特性[3-4]。
我國煙區(qū)地域分布較廣,各地適宜的種植條件不同。近年來國內對利用打頂措施來改變煙株品質的研究較多[5-7],但有關打頂對焦油釋放量的影響研究較少,而且打頂方案是否適宜于當地煙區(qū)不得而知。為此,筆者研究了打頂留葉數對丹東煙區(qū)煙葉烤煙產量、質量和焦油釋放量的影響,為該地區(qū)優(yōu)質低焦油煙葉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及供試材料試驗于2012年6月設在遼寧省丹東市青椅山試驗田(124°39′14″E,40°35′54″N)進行。試驗地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供試材料為CH001。
1.2試驗設計試驗共設3個處理,①高打頂(留葉20片);②CK(留葉18片);③低打頂(留葉16片),每處理300株,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小區(qū)90 m2,株行距0.5 m×1.2 m。
1.3田間管理移苗前苗床要徹底消毒,移栽后根據天氣情況及時灌水,保證煙株正常生長,中心花開放期打頂。病蟲害防治:在大田生產各關鍵環(huán)節(jié),各試驗點要高度重視病毒類病害、葉斑類病害以及主要害蟲的預防和防治工作,確保各處理田間能采烤、獲取到所需的煙葉樣品。
1.4測定指標及方法中心花開放時進行主要農藝性狀測定[8],并記錄發(fā)病狀況,烤后煙葉記錄經濟性狀。采集C3F等級樣品5 kg帶回實驗室進行內在化學成分分析;焦油釋放量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測定。
1.5數據分析數據采用SPSS軟件處理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打頂留葉數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從表1看出,處理①(留葉20片)的煙株農藝性狀要明顯好于其他2個處理。其株高為99.0 cm,比對照高13.7 cm,莖圍與對照相同,節(jié)距為7.3 cm,比對照長0.5 cm,葉面積為1 777.2 cm2,比對照大160.2 cm2。方差分析可知,處理①的煙株株高極顯著高于其他2個處理;莖圍方面,各處理差異不顯著;從節(jié)距來看,對照與處理①、③表現顯著差異;從葉面積來看,處理①的煙株葉面積最大,極顯著大于其他2個處理。以上結果表明高打頂有助于促進煙株的生長。
2.2打頂留葉數對煙株發(fā)病情況的影響丹東地區(qū)土壤偏酸性,給病原菌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再加上丹東地區(qū)雨熱同期,夏季暴雨使得煙葉破爛,在葉片上造成很多傷口,利于氣孔開張,為病菌的侵入提供便利的條件。丹東地區(qū)細菌性角斑病和煙草靶斑病發(fā)生嚴重,給煙草種植和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表2是各處理2年病害發(fā)生率的均值。由表2可以看出,處理①相對于CK、處理③的各病害發(fā)病率都有了明顯降低,相比CK處理,處理①花葉病毒病的發(fā)病率降低2.00個百分點,靶斑病發(fā)病率降低0.80個百分點,角斑病發(fā)病率降低4.23個百分點,表明高打頂利于提高煙株抗病能力,降低煙草病毒病、靶斑病和角斑病的發(fā)病率。
表1 各處理農藝性狀
注:同列數據后小寫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大寫字母不同表示在0.01水平差異極顯著。下同。
Note: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The same as below.
表2各處理煙株發(fā)病率
Table 2Incidence rate of tobacco plants under diffrent treatments
%
2.3打頂留葉數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各個處理經濟性狀統(tǒng)計結果(表3)表明,從產量來看,處理①最高,達到了1 425.0 kg/hm2,顯著高于處理③和CK;從均價來看,處理①的煙葉均價為18.7元/kg,其次為CK處理,均價為18.6元/kg,均顯著高于處理③;從產值分析,以處理①最高,為26 505.0元/hm2,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次是CK,產值達到了21 566.7元/hm2,產值最少為處理③,為20 097.0元/hm2;從上中等煙比例分析,處理①為最優(yōu),CK處理較好。
表3 各處理經濟性狀
2.4打頂留葉數對烤后煙葉內在化學成分的影響煙草品質不僅體現在各成分含量上,而且表現為各個成分間的協調性[9-10]。由表4可知,隨著留葉數的減少,中部葉煙堿含量呈現遞增趨勢。各處理的總糖、還原糖含量均偏高,各處理總糖含量從大到小順序為CK>③>①,各處理還原糖含量從大到小順序為CK=①>③,說明高打頂可以更有效地協調還原糖和總糖的積累。各處理總氮含量都在適宜范圍之內,各處理總氮含量從大到小順序為③>CK>①。鉀含量影響煙葉的顏色、身份,特別是燃燒性和吸濕性,人們常把烤煙含鉀率作為衡量煙葉質量的重要標準。少量氯對煙葉生長是必須的,大量氯則降低了煙葉的持火性,一般鉀氯比越高燃燒性越好。由表4可知,鉀氯比最好的為處理①,各處理鉀氯比從大到小順序為①>CK>③。各處理糖堿比從大到小順序為①>CK>③,表明處理①可以有效促進煙葉內糖分的積累并降低煙堿的合成。從氮堿比看,處理①為1.00。從蛋白質含量來看,所有處理煙葉的蛋白質含量均較低,從大到小順序為③>①>CK。
根據以上結果初步分析得出,在3個處理中,打頂留葉20片的處理,在協調糖堿比、氮堿比、鉀氯比等方面均優(yōu)于其他打頂處理。
表4 各處理烤煙內在化學成分
2.5打頂留葉數對各處理煙氣中焦油釋放量的影響 煙氣的總粒相物質包括焦油、煙堿和水分3部分。其中焦油與卷煙的香氣有關系,但不宜太高。焦油還與煙葉的安全性關系較大,焦油中含有10余種致癌物質。由表5可知,中部葉的總粒相物釋放為③>①>CK,其中水分含量為①>CK>③,煙堿含量③>CK=①,中部葉的焦油釋放量為③>①>CK。綜合來看高打頂或低打頂都會使中部煙葉焦油釋放量升高。
表5各處理烤煙煙氣成分
Table 5Analysis of tar content of flue-cured tobacco of different left-leaves
mg/支
3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表明,高打頂的處理煙株在株高、莖圍、葉面積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田間調查病害發(fā)生情況較輕,經濟性狀最優(yōu),正常打頂或低打頂的收益較高打頂低。從內在化學成分分析可得,遼寧丹東地區(qū)生產的煙葉煙堿和蛋白質含量較低,而糖分含量過高。在3個處理中,以打頂留葉20片的處理,在協調糖堿比、氮堿比、鉀氯比等方面均優(yōu)于其他打頂處理。從焦油釋放量來看,高打頂和低打頂都會使煙氣中總粒相物質和焦油含量升高。綜合分析可知在遼寧丹東地區(qū),如果要使煙株更好地生長,提高抗病能力,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可選擇高打頂處理。
前人就打頂對烤煙生長階段的內源激素活性變化規(guī)律和烤后煙葉內在化學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鄒焱等[11]人的研究表明, 打頂可以引起煙株內源激素含量的變化,打破煙株內源激素的平衡,從而對煙株生長及煙葉的品質產生影響,而打頂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煙葉的品質。該研究表明,打頂措施阻止了煙株的生殖生長,將能量和營養(yǎng)用于葉片發(fā)育,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是打頂高低會影響煙株能量和營養(yǎng)的吸收與分配,改變煙株內源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烤煙的生長和品質??梢?,打頂是提高烤煙產量、改善烤煙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史宏志,張建勛.煙草生物堿[M].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4.
[2] 左天覺.煙草的生產、生理和生物化學[M].朱尊權,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
[3] WEYBREW J A,WOLTS W G.Influence of management and weather[J].Recent advances in tobacco international,1975,177(6):46-48.
[4] CHAPLIN J R.Production 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compounds of the tobacco leaf[J].Recent advances of tobacco science,1980,6:3-63.
[5] 屠波,齊紹武,周冀衡,等.打頂對烤煙葉片生長期間蛋白酶及含氮化合物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4):152-154.
[6] 王正旭,向德恩,孟貴星,等.施氮量和留葉數對中煙100 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S1):45-49.
[7] 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T142-199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
[8]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
[9] 王瑞新.煙草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10] 肖協忠,孔凡玉.煙草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1997.
[11] 鄒焱,蘇以榮.打頂及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煙草內源激素的影響[J].煙草科技,2008,255(10):50-57.
Effects of Topping Remained Leaf Number on Yield , Quality and the Tar Content in Flue-cured Tobacco
SONG Peng-fei1, SU Yan-ni2, HUANG He3, GUO Hao2*et al(1.Yunnan Hongta Group, Yuxi,Yunnan 653100;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Liaoning 110866;3.Dandong City Company of Liaoning Province Tobacco Cooperation, Dandong,Liaoning 118000)
Abstract[Objective]Effects of topping remained leaf number on yield, quality and the tar content in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low tar tobacco leaf production.[Method]The effects of topping remained leaf number(20,18,16 pieces of leaves per plant)on yield, quality and the tar content in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onomic traits had been improved with remaining 20 pieces leaves per plant.The plant height, distance between two inter nodes, leaf size, yield and quality increased when the remained leaf number was 20.However, the disease was mildly, the tar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Conclusion] It’s better for flue-cured tobacco to top remaining 20 pieces of leaves per plant , at this time,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more coordinated and economic traits are better.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 Remain leaf number; Tar; Quality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簡介宋鵬飛(1983- ),男,河南南陽人,碩士,從事煙草原料平衡和煙葉質量評價研究。*通訊作者,碩士,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
基金項目云南中煙工業(yè)公司科技項目“低焦,低危害原料開發(fā)”[滇煙工科(2010)298號];國家煙草專賣局特色優(yōu)質煙葉開發(fā)重大專項“特色優(yōu)質煙葉開發(fā)”[110201101006(ts-06)]。
中圖分類號S 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2-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