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菊陽
(黑龍江省訥河市第七小學 黑龍江訥河 161300)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批注式閱讀”的實踐與探索討論
秦菊陽
(黑龍江省訥河市第七小學 黑龍江訥河 1613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掌握了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閱讀的效率仍然不高。而要轉變這一現(xiàn)狀,就需要讓學生學會并能正確運用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 批注教學 實踐策略
批注式閱讀歷史悠久, 可謂 “不動筆墨不讀書”?!芭⑹介喿x”是指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在書頁上用特定的符號或文字寫下自己讀書的所疑、所感、所思、所想。批注式閱讀是一種以閱讀反思為載體,以主動探究為核心的閱讀實踐活動,它遵循了閱讀教學的要求和規(guī)律,是學生在自主狀態(tài)下用恰當?shù)奈淖峙c文本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對話。[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能真正理解運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就需要先讓學生消除畏難的心理,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簡而言之是讓學生自行閱讀,自己注解,自我圈評;有疑而注,有感而發(fā),有得而寫,直接在閱讀材料上畫上思索的軌跡,打上認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學生理解、感悟、欣賞、評價的能力。要實現(xiàn)批注教學,教師首先在理念上要牢固樹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思想,同時關注學生表達興趣的自然激活,共同營造以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表達為核心的學習方式。確立批注理念,要使學生主動有效地使用好批注,首先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把批注作為一種核心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來對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活批注興趣,將課文作批注當作一種固定作業(yè)來檢查,查學生寫了多少批注,寫得怎樣,長期堅持,掌握方法,表揚先進,形成習慣,讓學生嘗到批注的甜頭,自主學習就有了內在的動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感悟的能力。營造批注氛圍,批注是一種表達對文本獨特體驗的亦批亦注,式學習方式,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體現(xiàn),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閱讀的深化,是以書面形式表達閱讀體驗的閱讀實踐活動。[2]
課前自由批注,要指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批注點,也就是文章值得去批注的地方;要指導學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號,每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要明確,要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要隨意更換‘課中專題批注讀懂重點內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課后擴展批注學生學完課文,其思想、認識、情感比初讀時會有提高和深化,此時進行二次批注,既是對原有批注的補充、修正、鞏固和提高,又能作適當?shù)臄U展、以檢驗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能力。課中專題批注,讀懂重點內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師設計的專題或學生感興趣的熱點、疑點、難點,進行專題性的批注,有助于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課后擴展批注學生學完課文,其思想、認識、情感比初讀時會有提高和深化,此時進行二次批注,既是對原有批注的補充、修正、鞏固和提高,又能作適當?shù)臄U展、以檢驗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能力。課后的擴展批注,推動了閱讀活動的縱深發(fā)展,促進了課內與課外、知識與能力、認知與情感的有機結合,更可貴的是讓學生的心靈與文本進行真誠的對話,從而提升閱讀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課文批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習慣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師方法得當,正確引導,就一定能讓批注成為學生閱讀的助手,成為學生不斷汲取新知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應該在探索規(guī)范的批注式閱讀教學序列化設計,在“無序”中極力總結出“有序”來。依據(jù)目標,循序漸進,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從字詞句段設定了閱讀理解的層級目標。 隨著年級的升高,閱讀理解不僅要關注寫了什么,更要關注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以及這樣寫的表達效果;順應文本,追求變化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認真解讀每課目標,加強對學生進行批注要求和批注方法的指導,明確不同體裁的文章怎樣批注,用什么方法批
注,批注什么內。批注式閱讀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多元表達,由淺入深寫批注能力形成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是一個語言實踐與思維雙重發(fā)展的過程, 需要慢慢等待,慢慢積累,“越等待越奇跡”,隨著批注式閱讀的深入,學生感悟能力增強了,你能聽到對文本的不同解讀了,你能聽到令你感到震驚的話語。如學習《慈母情深》一文,教師要求學生讀文后,寫對于母愛的感受。有的學生寫“多么辛苦?。ゴ蟮哪赣H。”有學生還引用名人名言 “母親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有學生寫上“不辭辛苦,無私奉獻。”這八個字,還有的學生寫了一首小詩贊美母親: 母親是春雨,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母愛是水,溫柔似水;母愛是廣闊的藍天,讓我在她的懷抱下飛翔著……表達的內容有淺有深,深情盎然,但準確表現(xiàn)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激親情,孝敬父母的教育。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生活體驗的不同,在閱讀中其批注內容才會有較大的差異。作為教師要有耐心,要有針對性地給予方法指導和觀念引導。[3]
在學生掌握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共讀一本書”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教師精選的名著、美文進行批注式閱讀,將課內掌握的閱讀方法遷移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在語文實踐中使閱讀能力得到鞏固提升。同時,定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能夠在互相交流中分享閱讀的成果,共同進步。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書目,定期交流閱讀的收獲,這樣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通過交流借鑒其他同學的方法和成果,能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切實提高閱讀的能力,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批注式閱讀不僅使學生的知識得以積累,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批注式閱讀是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良好途徑,也為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長期堅持必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1]朱重林.小學語文課內外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3(06).
[2]徐玉萍.凝視:讓陌生化語言的情感奧秘顯山露水[J].江蘇教育研究,2016(11).
[3]胡芳.依托文本巧練筆 童心飛揚妙生花[J].語文知識.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