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群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龍嘉德陽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504)
小學美術教學現(xiàn)狀與高師美術教學改革初探
劉曉群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龍嘉德陽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504)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我國小學美術課程也展開全面改革,高師美術也必須順應新課改發(fā)展和要求進行改革,下文將針對小學美術現(xiàn)狀和高師美術教學存在的弊端制定改革方案,引導學生理解、接受和掌握多種美術鑒賞技巧,從而,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培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得以提升。
小學美術 高師美術 教學改革
伴隨新課改的發(fā)展,小學美術教育的整體教學水平有明顯提高。但是,由于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發(fā)展較晚,而且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使小學美術的發(fā)展受到很大阻礙,因此,有關教育人員必須找出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辦法,以此來保障小學美術教育的發(fā)展。
1. 對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不重視
從我國教育方針來看,美術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也說明我國小學應該加強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然而,在實際美術教學中,美術教育存在很多弊端,使美術課程得不到落實。目前,很多小學將語數(shù)外作為主要教學課程,而美術課被看作是“副課”,而且,在升學考試中涉及不到美術課的考試,所以減少很多美術課程的安排[1]。
2. 在教學觀念上只重視結果,忽略學習過程
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讓學生按照教材進行模仿并進行畫作,忽視小學生在進行畫畫過程對美術作品的領悟能力。在進行美術作品鑒賞課教學時,教師關注學生觀賞作品后所得到的結果,并沒有對學生整個審美過程加以重視,這樣做法會使學生死板的學會畫畫,不能從中獲取美術審美體驗。
3. 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應用的方法不恰當
小學美術教師進行美術教學目的只是教會學生畫畫,所以,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美術知識,教師完全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傳統(tǒng)且沒有創(chuàng)新,課堂氣氛沉悶[2]。
1. 更新美術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使小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為順應新課改要求,對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將小學生美術能力提高,教師將重視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
2. 加強其他美術素材的應用,拓展學生的思維
新課改后的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對小學教育有新目標和要求,大力倡導將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同時,也要求學校要積極配合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是進行美術教育的意義所在。教師應該選擇豐富的教學素材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和知識層面。在當今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很多優(yōu)秀美術作品通過傳媒這一媒介平臺將大量優(yōu)秀作品分享給更多的人。例如,教師也可以利用傳媒這個平臺,借用信息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后展示給學生,調動起小學生對美術的好奇心,并且,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美術的動力,從而,不斷提高和豐富自己,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通過借用美術資源來提升自己地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準[3]。
1. 調整教學計劃、增設教學實數(shù)、修改教學大綱、重新設置教學目標
由于 ,美術教學論課程涉及內容和知識面比較廣泛,具有較強的理論、實操和綜合性,并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學習和運用,課上教學時間有限,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由于,國內教學受到來自國際先進教學論方法的影響,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增添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實數(shù)、將教學大綱進行系統(tǒng)的修改,并將設置新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學首要任務。
2. 更新教材,增強教材與現(xiàn)行基礎美術教育的適應性
教材的選用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有著直接影響,也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是“教師進行教學主要依據(jù)、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也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和技巧的知識載體、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重要工具”。因此,教師采用合理、恰當并且與基礎教育相結合的美術教學論教材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重的舉措[4]。
3. 加強教學論課程教師的選派、培養(yǎng)、提高教師教學水準
大多數(shù)美術學院教師都是由美術專業(yè)教師來任職的,專業(yè)美術教師在專業(yè)指導工作方面有著很出色表現(xiàn),但在教學論知識和教學理論上卻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教學方式和方法單一、枯燥,并且教育理念傳統(tǒng)、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和改革。因此,應該針對美術教學論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特點進行改革。一方面,應該對美術教學論方面教師的選派加大力度,選擇教學水準高、責任心強、綜合素養(yǎng)高的教師來任教。另一方面,也應該從專職美術院校選撥一些優(yōu)秀的美術教學論課程教師任職;并組織任課教師到示范性重點院校進修、專研;將優(yōu)秀美術教師派遣到美術基礎課程改革比較成功的省份學校進修和體驗,親自參與到基礎美術教學活動中,與地方優(yōu)秀美術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學習;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課程提升,將目前各所高師美術院校教學論的現(xiàn)狀進行改善,以此來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高[5]。
綜上所述,對目前小學美術和高師美術教學論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但,具體的措施還需要結合美術教學論課程實施的相關條例以及學校教學條件和在校學生的基礎知識等,進行客觀性制定。在此,筆者希望有關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人士對小學的美術教育加大關注度和重視,并積極參與到高師美術教學論課題的研究中,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盡一份力,共同努力將教育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1]孫麗華.論新課程背景下高師美術教學改革[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3):112-113.
[2]何奎.高師師范類美術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藝術科技,2012(4):110-110,118.
[3]谷濤,朱巧明.新課改情境下的”教師喚醒”——論中小學美術教育改革攻堅[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8):208-209.
[4]王勝彩.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脫節(jié)原因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8):138-139.
[5]王勝彩.新課程背景下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有效銜接的對策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7):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