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陳 芳
數字解讀,助力教學
——數字化視域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陳 芳
數字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完善其英語知識體系。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從數字化故事、多媒體資源、iPad走進課堂三方面探討了數字化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能借助數字化豐富初中英語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 數字化 有效教學 學習能力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初中英語教學逐漸向數字化方向發(fā)展。數字化教學主要是指學校將教學知識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通過利用計算機等設備進行相關教學的方式,其充分運用了現代化和信息化發(fā)展的成果,將其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之中,可以保持課堂的活躍,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完善其英語知識體系。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借助數字化優(yōu)化教學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所謂數字化故事敘述,即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網絡、視頻、動畫及聲像等功能,將故事形象地表述,使所需要傳輸的信息得到有效傳送。在初中英語課程中,將英語教學特點與數學化故事敘述有效結合,詳細設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以自由分組的形式合作探討敘述數字化故事,確定各小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并和他人交流與分享經驗。
例如,牛津英語教材7A U nit4“Integrated skill”這一課的聽力教學內容是有關足球比賽的,在課前,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有關足球相關知識的微視頻,并集合歷年“世界杯”足球比賽的精彩瞬間,在課堂進行數字化故事敘述前播放,不僅能給學生視聽感官的刺激,也能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如以“The M onkeys fishing month”為主題的數字化故事敘述中,教師可以先闡述故事主題,讓學生在了解和掌握定語從句后,再根據所劃分的小組,引導學生對數字化故事稿本的敘述形式進行出謀劃策,依據故事主題搭配合適的圖片視頻和音樂,根據所理解的數字化故事進行有效創(chuàng)作,增強特效。這樣,不僅能增強數字故事作品的生動性,也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數字化故事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較為強烈的身心特點,應用英語知識在小組間進行編寫、創(chuàng)作數字故事作品,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對話,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提高。
1.借助英語歌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英語歌曲是英語數字化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之一。英語歌曲能將語言與情境結合,集學習與娛樂于一體,在生動課堂學習氛圍的同時,也能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應精選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符合教學的需要,并為學生所理解,在學唱英文歌曲的過程中,鞏固學生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優(yōu)化英語教學。
例如在學習倒裝句時,可播放英文歌曲《O nly you》或《O nly In D ream Could It Be This W ay》,如歌詞:O nly you can make all this w orld seem right…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only倒裝句的特點。在學習一般將來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歌曲《O ur School W ill Shine Today》,歌曲中“O ur school w ill shine today”等歌詞的反復吟唱,可以幫助學生記憶“主語+w ill do”的一般將來時的基本結構。在課堂前后適時插入歌曲,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單詞學習、語法學習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進行形象記憶,易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增強教學的交際性。
利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使教材內容更利于學生的吸收和理解,引領學生走入語言情境之中,也能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更好地實現語言所得。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7B U nit 3 “Finding your w ay”中的M ain task一課時,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問路、指路”的多媒體課件,在英語對話的播放過程中,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情節(jié)的發(fā)展,加深了學生對問路與指路過程中英語對話的理解。之后,再次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張家港的旅游景點圖,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嘗試著運用所學英語知識介紹某一景點,并隨意確定某一旅游景點為目的地,讓學生扮演導游的角色將游客帶到目的地。在這一情景對話演示的過程中,學生不再覺得語言習得是痛苦的死記硬背,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語言能力的主動提升開辟了新的途徑。
3.活躍課堂氛圍,增強教學的感觀性。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感知的內容越多,就越容易理解新知。而形式活潑多樣的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讓學生看得見、聽得到,導入新課,直切主題,大大增強了學習內容的感觀性,避免了傳統“說教式”的弊端,這樣的視聽協同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的有效教學。
例如,8A U nit 4“The story of X i W ang”一課,講述的是大熊貓的體重、飲食、保護及自然習性等內容。上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關于大熊貓的圖片,再配以英語單詞和詞組,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并記住單詞、詞組的含義。并提問:“Can you guess w hat animals are they?”,“A re they beautiful?D o you like them?”使用簡單一點的句型,再配以形象、生動的圖片,使得學生感覺學習起來并不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氛圍甚是活躍。
2010年,蘋果公司發(fā)布了能集多種交互信息功能的iPad平板電腦,被稱為是一款“神奇而具有革命性的產品”,而今,iPad已經走進了課堂,利用這一高科技產品,可以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知識積極內化。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時空的天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更能與課堂傳授的教科書相輔相成,在身臨其境中增長學生的才干,提高英語教學實效。
例如,學生可以自行在iPad上完成教師發(fā)布的作業(yè),點擊“提交鍵”,系統能自動批改,教師也能在后臺隨時了解每一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與此同時,教師還能將所有學生的歷次作業(yè)檢測情況進行匯總,形成大數據。在課后,學生可以用A pp下載離線試卷,按題目類型練習,非???,省時間,比起完整地做一套試卷,學生更愿意完成專項練習,針對性強。只要合理利用,iPad就能變成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用具。同時因為后臺的自動閱卷功能,可以大大節(jié)省教師閱卷時間,從而可以騰出時間去直接檢查學生分數和進行試卷分析統計,達到快速反饋教學的目的。
iPad作為新媒體教學,使得原本學起來索然無味的課本知識變得有聲有色,教學容量增大,覆蓋面廣,更能為開展自主式英語學習提供足夠空間,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將數字化教學充分運用到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還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合數字化的初中英語教學可謂是更加鮮活生動,不僅能為學生更高階段英語學習和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長遠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堅信,只要我們一線教師能夠積極探索數字化資源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勤學習、常反思、善總結,那么數字化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對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改革將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1]徐紅棣.基于教學實例的初中牛津英語教學實踐分析 [J].中學生英語. 2013.11:48
[2]錢玲、張小葉、郝爭.數字化故事敘述在初中英語課程中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0.8:105-108
[3]章和珠.數字化故事敘述在初中英語課程中的應用探析 [J].新課程研究. 2012.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