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縣實驗小學 劉秀銀
以讀為本,指向表達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技巧
福建省尤溪縣實驗小學 劉秀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教材文本展開深度剖析,針對性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激活課堂學習氛圍,形成重要閱讀表達成長力量。多元閱讀設計、優(yōu)化閱讀互動形式、介入演繹復述活動、展開仿寫訓練,都能夠從不同維度形成表達促進,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學習認知,全面提升閱讀和表達品質(zhì)。
小學語文 高年級 閱讀表達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yǎng)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寫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是學生個體學習行為,教師要展開多元設計,為學生自覺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表達形式無非是說與寫,教師要設計不同訓練形式,促使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并在具體訓練中形成學習認知和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調(diào)讀書的重要學習價值。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具體操作中,要讓學生真正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手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也有規(guī)范要求,首先是強調(diào)學習探究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要從多角度設計朗讀訓練;其次是重視默讀訓練,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提升閱讀效率;再者是強化部分文本的誦讀,要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文本內(nèi)容,從背誦中感知文本內(nèi)涵,形成嶄新學習認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為學生認知文本奠定基礎。
學習《桂花雨》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找出描寫桂花雨突出特點的字詞。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很快就找出描寫桂花雨的關鍵詞:香、多、鮮。教師板書這些關鍵詞,并讓學生根據(jù)關鍵詞展開小練筆訓練,自由選擇一種景色展開描寫,可以借鑒文本寫法展開。學生積極行動起來,有閱讀文本的,有查閱資料的,也有奮筆疾書的。課堂展示時,很多學生表現(xiàn)得比較出色。有學生寫到:我們家附近有一片桃樹林,每到花季來臨,到處能夠聞到桃花香氣,隨處可以看到粉紅色的花瓣飄落,特別是風起的時候,那些花瓣會滿天飛舞,猶如天女散花,真是美輪美奐。周末時,絡繹不絕的人群來到這里,與那桃花合影留念。大家都說,這里是世外桃源。
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找出表現(xiàn)桂花雨特點的詞語,學生完成這樣的任務很輕松,教師延伸要求,讓學生展開自由練筆活動,選擇自己熟悉的景物進行描寫,促使學生體會語言表達的應用技巧。教師綜合學生小練筆情況,選擇精彩描寫進行展示,極大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這樣的小練筆設計,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歷練。從學生練筆情況可以看出,能夠利用多種修辭手法展開,說明學生表達意識已經(jīng)有了明顯提升。
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是最為常見的教法應用,教師設計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展開個性十足的互動閱讀學習,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閱讀互動中展開多種形式的交互活動,這對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有重要幫助。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最重要的學習形式,但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小組討論,在閱讀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從幾個角度展開考量,以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首先是科學分組,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其閱讀表達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師要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對學生展開分組,同質(zhì)分組、異質(zhì)分組或者是自由組合,具體需要采用哪種方式,需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選擇。其次是豐富合作學習形式,小組檢查讀、輪流讀、齊讀、分角色讀,談閱讀體會、寫閱讀感知、評閱讀質(zhì)量、復述文本情節(jié)等,都屬于閱讀表達的可操作形式。
在學習《童年的發(fā)現(xiàn)》時,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便引入互動:你是否有過童年的發(fā)現(xiàn),將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你的同桌聽。學生快速展開互動。學生甲:我發(fā)現(xiàn)過蝸牛爬行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沿線。學生乙:我發(fā)現(xiàn)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并給出閱讀問題:“我”是怎樣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學生快速介入閱讀之中,并自發(fā)展開集體討論。有學生認為:“我”是做夢中發(fā)現(xiàn)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xiàn)了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功夫,這樣產(chǎn)生了探索欲望。也有學生說:“我”經(jīng)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說明了主動探索的必要性。
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引入互動,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觸發(fā)了學生童年記憶,為課文學習做好情感鋪墊。在自主閱讀學習時,教師設計閱讀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討論互動學習,學生在具體感知體驗中形成了完善學習認知,其表達能力也得到一定鍛煉。
所謂演繹式復述,就是用說書藝術展開的課文復述活動。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具體復述時,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障礙。有一味使用原文句子的,有大體講述的,也有講不下去的,教師不僅要傳授復述技巧和方法,還要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幫助學生放下思想包袱,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列出復述提綱,用關鍵詞進行串聯(lián),形成完整情節(jié)鏈條,這對順利復述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其次,教師要給出示范復述引導,或者親自示范,或者先找學優(yōu)生進行展示,讓學生有學習的榜樣,以提升復述成功率。再者,可以設置片段復述,以降低復述難度。
小學生復述課文有一定難度,教師在具體指導時,要給出不同的要求和提示,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復述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讓學生從前面五個自然段中找出一個段落展開復述,并給出復述提示:先閱讀文本,理清情節(jié)
思路,然后用幾個詞語列出復述提綱。復述開始后,學生復述展開比較順利。有學生這樣復述:敵人又瘋狂地撲上來,只見馬寶玉毫不猶豫地拔出手榴彈,快速擰開蓋子,使出全身力量,將手榴彈投向敵人。隨后是一聲震天的巨響,手榴彈在敵人堆里爆炸了。敵人哭爹喊娘,亂成一團。
學生復述之所以這樣順暢,與教師的科學設計分不開。首先是選擇一個小段展開,這樣大大降低了復述難度,其次是給出復述提示,讓學生列出復述提綱,讓學生弄清復述路線,這樣設計之后,學生語言設計就比較自然,復述進行很順利,訓練效果非常顯著。
仿寫是重要表達形式,教師要針對教學實際設計多種形式的仿寫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形成表達能力??陬^表達和書面表達雖然有相通之處,但在遣詞造句等方面還存在差異,教師要做好寫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習作基礎,為書面表達做好一定準備,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個體差異巨大,教師要做多種預案設計,從習作角度選擇、習作表達語言選擇、習作主題樹立等方面展開引導。特別是課堂展示評價,能夠產(chǎn)生巨大激發(fā)動力,教師要對學生習作表現(xiàn)給出更為科學的評價,提升學生習作參與熱情。
仿寫訓練時,教師要多從寫法上給出引導。如《草原》學習結束時,教師安排一次仿寫活動:學習課文寫法,選擇自然景觀展開描寫,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注意句式和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重新閱讀文本,然后展開仿寫。有學生這樣寫道:站在校園中,可以看到遠處有一座大山,它威嚴地挺立在那里,給人們帶來一種挺拔堅韌的感覺。春季里,大山呈現(xiàn)灰色,草木剛剛要發(fā)芽,大山頂上還在沉睡吧;夏季里,大山呈現(xiàn)翠綠色,讓人看不到山的肌膚,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覺;秋季里,大山呈現(xiàn)金黃色,也許大山到了收獲的時節(jié);冬季里,滿是白雪覆蓋,大山呈現(xiàn)的是銀白色,像是害羞的姑娘。
學生學習文本寫法展開仿寫,能夠用上一些修辭手法,豐富了表達手段,其表達效果也有明顯提升。如果教師經(jīng)常展開仿寫活動,對快速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一定會產(chǎn)生重要幫助作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朗讀與表達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強化文本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教師要做好學情調(diào)查,根據(jù)學生閱讀基礎實際展開教學設計和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和表達習慣,通過不同閱讀學習和表達訓練,獲得語文素質(zhì)的整體提升。
[1]陳靜欣.閱讀教學應指向語言表達之美[J].小學語文教學.2015(11)
[2]周杰.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J].江蘇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