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鐘吾中學 張 麗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江蘇省新沂市鐘吾中學張麗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適時適當?shù)剡M行德育教育,但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要注意策略性及技巧性,唯有春風化雨,才能潤物無聲。我相信只要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及認知特點出發(fā),注意教學的技巧與藝術,我們一定會有德智雙收的效果。
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從小讀童話《花婆婆》的故事,小小的心靈曾受到深深的震撼,“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的話語常常在我的內(nèi)心回蕩。每每在童年抒寫夢想的作文中,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園丁,夢想著培育出絢麗多姿的花朵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夢想與現(xiàn)實的陰差陽錯讓我最終沒有做成園丁,但是做了與她相通的職業(yè)——教師,因為在最通俗的比喻中教師就是辛勤的園丁。而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我們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特別是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是任重而道遠。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為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留下了至理名言“學語文,就是學做人”。那么,作為一名光榮的語文教師,我們該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一面最具號召力的旗幟。愛國主義教育更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題,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非常必要,而我們的語文課本里面就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愛國主義篇章。因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可以結合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恰到好處地把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文《最后一課》時,同學們通過用心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具體內(nèi)容,然后被小說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上所表現(xiàn)的愛國之情深深地打動。此時我針對學生普遍輕視語文學習的現(xiàn)象展開小組討論交流:同學們,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又該如何珍惜并熱愛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呢?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學生,我們的愛國行為并非空喊口號,熱愛語文熱愛我們的母語就是最好的愛國行為。
現(xiàn)階段,我們所遇到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條件大多相對富裕優(yōu)越,而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往往容易使孩子們身上表現(xiàn)出一些性格缺陷,比如驕縱蠻橫、自私自利、無理取鬧等等,尤其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的“唯我獨尊”。所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那么,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具有團結協(xié)作,互助互愛的集體意識呢?在教學七下第六單元《斑羚飛渡》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然后,在此基礎上,我啟發(f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不需要斑羚他們身上的集體精神、奉獻精神?我們又該如何培養(yǎng)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后,學生抒發(fā)自我的感想感受,并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及生活實際談體會,從而讓學生明白我們的生活更需要這種團結協(xié)作、自我犧牲和集體主義精神。
當布置學生共讀名著《鋼鐵是怎么煉成的》時,我們開展了讀書交流會,并結合主人公保爾的故事,深入理解生命的意義,學生牢記書中的這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而我適時適度引導學生倍加珍惜這對于我們每個人僅有一次的生命。
針對學習生活中,有些孩子碌碌無為虛度光陰這一現(xiàn)象,在學習課文《談生命》時,我引導告誡學生,我們不能因為人固有一死就任意虛度光陰糟蹋生命,我們應該努力匯成一江春水,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并樹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在教學《敬畏生命》一文時,結合文章主題思想,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進一步樹立了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所謂責任感就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nèi)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tài)。而責任感對于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情。 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缺乏最基本的責任感,在很多事情上表現(xiàn)出極端的冷漠與不負責任。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結合我們的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環(huán)保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v觀生活,我們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到了讓人憂慮的地步。所以樹立環(huán)保意識,提高全民的環(huán)保意識,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活環(huán)境,真是刻不容緩。而我們的學校教育更應該主動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要有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重擔。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結合具體的課文,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教育的滲透,我想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只局限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通過各種戶外語文主題活動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大熔爐里歷練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但是,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注意策略性及技巧性,千萬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說教及命令式的指手畫腳。唯有春風化雨,才能潤物無聲。我相信只要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及認知特點出發(fā),注意教學的技巧與藝術,我們一定會取得德智雙收的效果。
[1]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石中英.教育哲學導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