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第二中心小學 莊麗雅
搭建展示平臺,升華音樂素養(yǎng)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第二中心小學莊麗雅
音樂素養(yǎng)指學生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搭建展示平臺的方法能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體教學方法有三點:通過舉行音樂劇比賽能讓學生參與歌唱實踐,提高演唱技能;通過舉行合唱比賽能讓學生感受和聲的美妙;通過舉行器樂大賽能促使學生領會節(jié)奏。各種展示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展示平臺音樂素養(yǎng)小學音樂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提高唱歌水平,更要繼續(xù)深入下去,關注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要將音樂實踐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音樂活動,給學生搭建各種形式的展示平臺,能夠更好地升華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將音樂表現(xiàn)和音樂感悟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
音樂劇也可以叫作歌舞劇,它將歌曲、臺詞、音樂和肢體動作等結合了起來,演繹整個故事,在組織學生實踐歌唱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嘗試將自己學過的歌曲組合起來,用一定的臺詞和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個豐富多彩的音樂劇。在音樂課上可以舉行音樂劇比賽,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嘗試提高歌唱技巧。
學生在學習了《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白鶴啊,請借一借你的翅膀》等具有藏族風味的歌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根據(jù)自己學過的藏族歌曲來編寫一個音樂劇。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力來編撰音樂劇的情節(jié),但是在音樂劇中必須加入《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白鶴啊,請借一借你的翅膀》這兩首歌曲。學生還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選擇添加自己學過的其他藏族風味的歌曲。這個活動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學會了“扎西德勒、亞布都”等簡單的藏語,用白色的圍巾代替哈達,并圍繞藏族歌曲編寫了有趣的小故事,將其演繹成了音樂劇的形式。如有的小組展現(xiàn)的是一群驢友去西藏旅行,但是在路上車壞了,就在他們以為會困在路上的時候,得到了藏族同胞的照顧,藏族同胞帶著他們來到了美麗的湖邊,欣賞白鶴,此時加入了《白鶴啊,請借一借你的翅膀》的演唱,而后漢藏兩族人民一起歡歌,同唱《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
給學生搭建平臺,讓他們嘗試自編音樂劇,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練習唱歌技巧,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想象力。由于音樂劇一般都以集體表演的形式來展現(xiàn),所以它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和聲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fā)聲,組成的音響組合。在音樂教學中,和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也是十分難掌握的演唱技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聲技巧,可以組織他們進行合唱比賽。在合唱比賽中,學生要以清唱的形式展現(xiàn)和聲的技巧,體現(xiàn)自己對于音樂的獨特感悟。
在音樂教材中有很多二聲部和聲歌曲,如《西風的話》就是其中的經(jīng)典作品,教師在教授這首歌曲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唱比賽,讓學生嘗試體會和聲的美妙。在組織合唱比賽之前,要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和聲,可以給學生分別播放高聲部和低聲部的音樂,讓學生分別聆聽,并在心中跟著音樂歌唱,感受音樂給人的獨特感受。然后再將兩聲部結合在一起展現(xiàn)給學生聽,讓他們體會和聲之后音樂的差別。在學生進行合唱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開學生互評的活動。在一組學生唱完之后,讓其他的學生嘗試對其演唱的情況進行評價,說出在演唱中是否有不和諧的地方,分析造成這種不和諧的原因是什么。在這樣的合唱比賽中,學生不僅可以積極地投入到演唱技巧的訓練中,更能夠促進他們在互評自評中取得進步。
合唱比賽給了學生一個新的展示平臺,他們可以在相互協(xié)調(diào)的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和聲技巧,從而讓自己的演唱水平得到飛躍。
音樂節(jié)奏指的是音樂旋律進行的過程中,音階、音符或者是音節(jié)的長短和強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節(jié)奏感。為了促使學生提高節(jié)奏感,可以組織進行器樂大賽,可以選擇讓學生嘗試使用演奏更能體現(xiàn)節(jié)奏感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碰鈴、單響筒、雙響筒、木魚、鈴鼓等,讓學生用它們演奏樂曲,展現(xiàn)自己對音樂節(jié)奏的理解。
在學習《小白船》等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沙錘、三角鐵、碰鈴等樂器來進行伴奏,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嘗試用筆記下自己認為最難演奏的句子,在小組活動的時候向其他學生提出,和其他學生一起嘗試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演奏技巧。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器樂大賽,在活動中學生可以演奏自己曾經(jīng)學過的歌曲,展示自己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悟。為了考查學生是否靈活掌握節(jié)奏,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他們未曾聽過的音樂片段,讓學生在傾聽之后現(xiàn)場使用雙響筒、木魚、鈴鼓等打擊樂器來演奏節(jié)奏。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在音樂中利用三角鐵或碰鈴,表示遠處的鐘聲,促進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妙意境。這樣的活動不僅有趣,而且具有一定的競爭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其中。
在器樂大賽中能夠看到學生對于音樂節(jié)奏的掌控情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诤献魇褂么驌魳菲鞯倪^程中,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節(jié)奏的美妙,并嘗試在合作中升華了對節(jié)奏的感悟。
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音樂素養(yǎng)包括很多方面內(nèi)容,如學會聽音、唱讀、彈奏等,都是音樂素養(yǎng)的組成部分。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搭建音樂平臺的方法促使學生在音樂劇展演、合唱比賽、器樂大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中提高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