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天津 300211)
正念減壓結合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影響的研究
楊洋
(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天津 300211)
目的 探討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聯(lián)合正念減壓法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程度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 以數(shù)字表法,將心胸外科84例行心胸手術前出現(xiàn)睡眠質量欠佳、焦慮、抑郁等狀態(tài)的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觀察組給予心胸外科基礎護理加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加正念減壓法,對照組給予心胸外科基礎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情緒及睡眠質量的變化。結果 術后第7天,觀察組患者情緒好轉者37例(88.1%),對照組好轉者26例(6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天和第7天,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好轉,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后第7天,HAMA、HAMD評分優(yōu)于術后第1天評分(P<0.05);術后第1天,對照組PSQI得分較之前提高,而觀察組得分變化不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天,觀察組得分較護理前和術后第1天得分明顯降低,對照組得分較術后第1天降低,較護理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間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聯(lián)合正念減壓法可有效針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心理問題進行靈活運用,改善患者情緒和睡眠質量,有一定推廣價值。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正念減壓法; 焦慮; 抑郁; 睡眠質量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 Mindfulness decompression; Anxiety; Depression; Sleep quality
心胸疾病一般發(fā)病急、病情復雜危重、預后不良、死亡率高。對于內(nèi)科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需通過外科手術治療,由于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較高,常引起患者術后出現(xiàn)睡眠質量欠佳,甚至焦慮、抑郁等狀態(tài),不僅給患者身體帶來極大的痛苦,對患者的心理也是重大的打擊[1]。針對患者的睡眠問題,正念減壓法成為廣泛應用的改善心理狀態(tài)和睡眠質量的輔助方法。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也逐漸被臨床引用以緩解患者緊張程度,從而糾正負面心理狀態(tài)。因此,我院將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于行心胸手術前出現(xiàn)睡眠質量欠佳、焦慮、抑郁等狀態(tài)的患者,集治療與護理于一體,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改善患者預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4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心胸外科,行心胸手術前均出現(xiàn)睡眠質量欠佳、焦慮、抑郁等狀態(tài)的84例患者。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經(jīng)HAMA、HAMD量表測定明確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傾向。(2)患者入院后出現(xiàn)入睡困難、睡眠中斷、醒后難睡、早醒等睡眠質量問題,每日睡眠時間<6 h,匹茲堡睡眠量表(PSQI)調查評分>8分,符合睡眠障礙標準。(3)患者知情并配合完成。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病史的患者或者入院前抑郁癥病史等。(2)合并嚴重的腦、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3)近期發(fā)生過重大個人或家庭不良事件。以數(shù)字表法,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該研究以及分組符合醫(yī)院人體倫理學標準,并得到批準。觀察組,男30例,女12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37.4±4.2)歲,基礎疾病包括創(chuàng)傷性氣胸13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肋骨骨折14例等,術前平均住院日(2.5±0.3)d,匹茲堡睡眠量表(PSQI)調查評分(11.3±3.4)分,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HAMA、HAMD)評分分別為(24.5±2.3)分、(23.6±2.6)分,單純焦慮者6例、單純抑郁者7例,兩者均有者29例。對照組,男29例,女13例,年齡27~57歲,平均年齡(39.6±3.5)歲?;A疾病包括創(chuàng)傷性氣胸14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肋骨骨折11例等,術前平均住院日(2.3±0.6)d,匹茲堡睡眠量表(PSQI)調查評分(12.1±3.2)分,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HAMA、HAMD)評分分別為(24.8±2.5)分、(23.8±2.3)分,單純焦慮者7例、單純抑郁者7例,兩者均有者28例。兩組患者以上資料均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基礎護理和日常心理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術后情緒的變化,與患者進行溝通和心理疏導,傾聽患者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原因,解答患者心中疑惑,并給與積極暗示和鼓勵。
1.2.2 觀察組 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對患者情緒和睡眠質量進行調查,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加正念減壓法的干預,根據(jù)焦慮和抑郁量表評分,單純焦慮較重者著重給予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單純抑郁者著重給予正念減壓法的干預,焦慮和抑郁量表評分均很高的患者給予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具體方法如下。
1.3.2.1 正念減壓法 由受過專業(yè)培訓、具備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護理人員實施,每天對患者床邊進行訓練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時長為0.5 h。首先告知患者正念減壓的概念,指導患者進行正念呼吸入門訓練,告知患者如何以“正念”面對,并鼓勵樹立“正念”。指導患者進行正念呼吸、正念感覺、正念傾聽、正念思維和情緒,并應用于生活中,自行鍛煉。
1.3.2.2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護理人員接受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的指導和培訓,或者請專業(yè)訓練人員,將肌肉放松訓練內(nèi)容制作成音頻,發(fā)放給需要的患者。患者根據(jù)音頻指導內(nèi)容分別于每天10∶00 am和5∶00 pm進行兩次放松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30 min左右,以患者耐受程度為宜。訓練環(huán)境確保安靜、舒適,叮囑患者訓練前肌肉放松,將大小便排空,集中意念,根據(jù)音頻指導情況,先使肌群(包括頭面部、肩頸部、胸腹部、四肢)肌肉緊張,并保持10 s,再慢慢放松肌肉,10 s后重復以上動作,反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1.3.1 患者負性情緒[2]由專業(yè)培訓過的調查人員評估患者負性情緒,包括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分別17個項目和14個項目,抑郁焦慮程度與得分成反比,18分以上為陽性。術后第1天和第7天分別評估1次。
1.3.2 患者睡眠質量 采用PSQI量表評價患者睡眠質量,PSQI總分0~21分,PSQI總分≤7分認為睡眠質量較好,總分>7分睡眠質量差,總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術后第1天和第7天分別評估1次。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變化比較 術后第7天觀察組患者情緒好轉37例(88.1%),對照組好轉26例(61.9%),前者優(yōu)于后者(P<0.05);術后第1天和第7天,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好轉,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后第7天,HAMA、HAMD評分優(yōu)于術后1天評分(P<0.05)。見表1。
組別例數(shù)HAMA評分護理前術后第1天術后第7天HAMD評分護理前術后第1天術后第7天觀察組4224.5±2.321.9±1.617.7±2423.6±2.620.8±1.618.6±2.3對照組4224.8±2.523.3±1.321.6±2623.8±2.321.2±1.419.5±2.4t0.5242.4654.3340.4262.6253.778P>0.05<0.05<0.05>0.05<0.05<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SQI得分情況比較 見表2。
組別例數(shù)護理前術后第1天術后第7天觀察組4211.3±3.411.8±1.67.6±2.3對照組4212.1±3.215.2±1.411.5±2.4t0.4262.6252.778PP>0.05P<0.05P<0.05
科學、可行的心理護理對行心胸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問題的改善有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其應對心理危機,緩解痛苦,提高生活質量。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日常心理護理就是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治療程度表淺,不能滿足心胸手術患者的心理需求,無法解決患者的心理障礙[3]。因此,加強對行心胸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制訂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水平,是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及睡眠質量問題的關鍵步驟。為此,我們將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和正念減壓法應用于臨床患者心理問題護理中,取得良好效果。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主要針對焦慮狀態(tài)較重者,正念減壓法主要針對抑郁狀態(tài)較重患者,并聯(lián)合應用于焦慮和抑郁均明顯患者。
漸進性肌肉放松是一種通過放松肌肉改善心理狀態(tài)的心理療法,通過指導患者有意識地按一定的順序逐步繃緊和放松全身各部分肌肉,使個體體驗到緊張和放松的不同感覺,促使患者掌握松弛肌肉的主動性,誘導肌肉進入放松狀態(tài),從而改善焦慮情緒,使患者心情放松。該方法可通過影響骨骼肌肉系統(tǒng)的松弛訓練,從而調節(jié)大腦皮層,使大腦皮層處于放松和低水平喚醒狀態(tài),改善睡眠質量。正念減壓訓練方法可促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接納自身,學會客觀認知現(xiàn)狀,投身于現(xiàn)狀生活中,以積極樂觀態(tài)度面對,從而擺脫抑郁情緒[4]。有學者研究[5]顯示,正念減壓訓練法可提高患者注意力,激活調控情緒的腦區(qū),刺激相關腦皮層,從而調節(jié)患者精神狀態(tài),并改善睡眠質量。筆者將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結果顯示,術后第1天,對照組PSQI得分較之前提高,而觀察組得分變化不明顯,組間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常規(guī)心理護理并未改善患者術后第1天的心理恐懼和睡眠障礙,患者因應激反應明顯,導致情緒和睡眠質量受到明顯影響;而觀察組患者相關評分未見升高,說明術前兩種訓練方法干預對手術應激刺激起到一定緩解作用。術后繼續(xù)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術后第7天,觀察組得分明顯降低,對照組得分較術后第1天降低,與護理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再次說明兩種訓練方法干預的有效性。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和正念減壓法簡單易行,無毒副作用,是傳統(tǒng)醫(yī)學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模式的成功轉變,對心胸外科患者具有針對性心理輔導,護理制度規(guī)范,臨床操作性強和可持續(xù)性等特點及優(yōu)勢,減少心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合理利用護理人員資源,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1] 楊敏.心胸外科成年擇期大手術患者分級心理護理模式的探討[D].長沙:中南大學,2010:19.
[2] 鄭麗萍.不同心理干預方法對心臟手術圍手術期應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9):1734-1736.
[3] 呂海燕,馬調玲,賀秀麗.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級心理護理模式的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81-183.
[4] 曹何瓊,鄧春梅,鄭春霞.漸進性放松訓練聯(lián)合刺激控制療法對腹腔鏡術后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5,15(1):120-122.
[5] 張佳媛,周郁秋,張全志.正念減壓療法對乳腺癌患者知覺壓力及焦慮抑郁水平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89-193.
楊洋(1987-)女,黑龍江寶清,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6
B
10.16821/j.cnki.hsjx.2016.19.016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