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遷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姚書云
歷史情境試題的編制方法與反思
河北省遷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姚書云
歷史 情境題 生活實際
歷史試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通過文獻記載、學生生活、鄉(xiāng)土故事、活動探究等素材,營造一個具體生動的特定歷史背景,將考試大綱考查的知識融入其中,形成情景交融、立意新穎、活潑的歷史試題。
特點:變枯燥為趣味,變沉悶為活力,變平凡為神奇。
情境是一切認知活動的基礎,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一個寬泛的視野中去理解和感悟知識,并得到情感的升華,正如一個德國學者說的“知識如鹽,情境如湯”,鹽需要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顯示活力和美感。
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可供創(chuàng)設的資源浩如煙海。下面談談我的想法做法
包括歷史著作、名人名言、報紙雜志、詩歌、小說、劇本、歌謠等,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真情實感,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歸納、比較、概括、辯證分析等能力。
例題1:有個教師在講秦朝大一統(tǒng)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下列一段話:“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這里的“偉大工程”是指什么?
A.趙州橋 B.長城
C.故宮 D.大運河
教師以一道情景式選擇題的方式,再現了秦長城從來源到修建,以及以后發(fā)展演變的歷史,不僅有趣也有深度。
例題2:著名學者徐天新在《強國之鑒》一書中寫到:“俄國(蘇聯)崛起的歷史可以簡單概括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騰飛;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勢隕落?!闭埜鶕鶎W知識回答問題。
第一:列舉兩例史實說明俄國(蘇聯)的“崛起騰飛”。
第二:1991年盛極一時的強國蘇聯轟然解體,其“隕落”對改革中的我國有何借鑒。
從學生熟悉的影視作品、歌曲歌詞,傳媒廣告、郵票、網頁、短信等生活情景入手,體現“學習生活中的歷史,讓歷史走進生活”的重要理念,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歷史,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活動,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是歷史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使歷史學科更“生活味”。
例題1:“看我抓一把中藥,服下一帖驕傲”是周杰倫一首歌的歌詞,這首歌曲名稱是
A.《夢溪筆談》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
例題2:廣告詞:“這里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里是兵馬俑的故鄉(xiāng)”該廣告中的“這里”指的是
A.陜西西安 B.河南洛陽
C.江蘇南京 D.甘肅敦煌
例題3:“祝你家庭順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業(yè)乾隆,萬事嘉慶,前途道光,財富咸豐,內外同治,千秋光緒,萬眾宣統(tǒng)”這條賀年短信所引用的皇帝均屬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鄉(xiāng)土歷史包括本地區(qū)的建制沿革、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文化遺存,還涉及當地的社會生活、文化傳說、風土民情、教育藝術、人口環(huán)境、旅游與經濟發(fā)展等,這些與學生生活相關,可親,可信,能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其涵養(yǎng),陶冶其情操。
鄉(xiāng)土情懷有效架設了遙遠歷史與身邊歷史的橋梁,把落腳點放在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表現歷史的鮮活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活動與探究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重要學習方式,這類試題多以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或當今熱點、焦點問題,以學生熟悉的活動形式,設置具有探究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問題。
特點:內容的豐富性,思維的發(fā)散性,設問的開放性,解題的探究性,答案的多元性等。
例題1: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A.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B.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C.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民主共和觀念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