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余群
陽光評價 點亮高中生物課堂
□游余群
陽光評價作為生物課堂中的一個重要教學媒介,它要求改變教師評價的單一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
陽光評價;高中生物
新的課程理念,賦予我們新的課堂模式。當前,課堂評價已經是每位教師智慧與能力的一種體現,陽光評價作為生物課堂中一個重要的教學媒介,對改變高中生物課堂的沉悶氣氛、激發(fā)學生的生物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用陽光評價,點亮高中生物課堂。
在進行課堂評價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評價的主體?這是改革評價方式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評價主要是教師在進行,教師占據絕對的權威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當前,我們提倡的是評價主體要多元化,不僅是教師,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評價之中。學生是一個鮮明的個體,他們有著教師所不能比擬的思想與意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課堂評價的主體不能只落實到教師身上,要改變評價的主體,實現評價的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一課時,筆者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組討論了以下兩個問題:①教材所示圖中共有幾種細胞,它們的名稱是什么,有哪些共同點?②舉例說明,造成細胞不同形態(tài)結構的原因。此外,筆者還引導學生進行了分組實驗,分別制作出酵母菌、水綿、葉的保衛(wèi)細胞、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等。學生討論得很熱烈,實驗也做得很認真,但最后他們在使用顯微鏡的時候,卻出現了不同的問題:你的操作方法不對,這樣下降鏡筒會壓碎玻片標本;你怎么直接把葉子放在顯微鏡下面了,這樣什么也看不到;顯微鏡里很亮,但是我怎么看不到標本啊……此時,筆者沒有干預,而是讓他們之間相互進行評價與指導。這樣,學生溝通起來就比較方便,不僅不會拘謹,而且也容易接受。由此,在和諧的評價氛圍中,學生有效掌握了本課的知識點。
由此可知,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參與課堂評價,因為學生之間的評價既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又可以促進被評價學生進行反思,從而提升自己。有時,教師還可以選擇那些“被遺忘”的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教師的信任就猶如春雨一般,滋潤了這些孩子的心靈,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發(fā)展的機會。
新課標指出: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達到課程目標的高度,更重要的是檢測和改進學生的生物學習,完善課堂設計,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因此,在生物課堂中的評價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應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以實現同步更新。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為他們提供自我反思的機會,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集體評價,甚至還可以讓他們對教師進行評價,這也是促使學生全身心學習的方法之一。
比如,在學習“減數分裂”一課時,筆者在課下為學生布置了復習任務,并且作為一次作業(yè)上交。探究的題目包括以下內容:①減數分裂的定義。②精子的形成過程。在每個大題目下,筆者還列出了很多小題綱,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當學生將這份作業(yè)上交以后,筆者進行了認真批閱,但沒有像以往一樣用紅筆簡單地打個叉或鉤,而是為學生蓋上了一個小印章,有:“你做得真好!”“有進步!”“加油,繼續(xù)努力!”等字樣;對做得不好的學生,則寫上幾句鼓勵的話。當作業(yè)發(fā)下去時,學生有的竊喜、有的驚訝……總之,不管怎樣,學生在這之后的作業(yè)中更認真了,作業(yè)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可見,評價形式一定要多種多樣,才能觸動學生的內心。在平時的生物課堂中,學生已經對言語評價司空見慣,所以教師不妨換個形式進行評價,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物課堂評價效率。
在當前的生物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總是太過簡單,沒有什么指向性,評價的語言也很貧乏,無非是“你真棒”“你做得真好”,等等,對學生毫無吸引力可言。因此,教師的評價內容一定要多元化,要具有明顯的指向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DNA分子的結構”一課時,筆者對學生一句簡單的評價,激發(fā)了所有學生對生物的興趣。繁重的課業(yè)、枯燥的課堂,已經讓很多學生在課上習慣“逆來順受”,他們不愛思考,不愛回答問題,不愛主動學習,久而久之,生物課堂就變成了一潭死水。今天的這節(jié)課在生物學習中比較重要,是學生理解生物多樣性、特異性、物種穩(wěn)定性的基礎,如果學生仍然對課堂內容提不起興趣,那勢必會得不償失。筆者問道:“DNA是由幾條鏈組成的,立體結構是什么樣的?”學生一片沉默,這時,有一位學生說出了答案: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按反向平行方式盤繞成雙螺旋結構。于是,筆者趕緊抓住機會,對他的回答進行了評價:“回答得很好,你很善于觀察,而且表述得很清晰、準確?!惫P者從兩個方面表揚了他,讓他了解了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還號召其他同學向他學習。有了榜樣的帶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了,主動參與的意識也大大增強了。
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局限于語言鼓勵,不能讓學生在簡單的表揚聲中變得不夠主動。教師還要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和結果,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學有所得。因此,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是課堂評價的一大要素,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并且付諸實施,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一課時,筆者就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了不同的預習提綱,大致可以分為3個層次: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光合作用的原理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學生在預習時,筆者對他們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基礎差的學生只要能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筆者就會對他們豎起大拇指;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要明白過程以外,還要了解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基礎好的學生,在兩者都搞清楚以后,還要能將其原理運用于生活之中。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不能一味表揚,還要適當增加要求,防止他們驕傲。尤其是關于光合作用的實驗,筆者要求學生分工合作,探討交流,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還讓所有學生都在不同的步驟中獲得了滿足,感受了成功??梢?,在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陽光般的溫暖,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不過,教師也要注意評價的準確性,不能讓學生在“盲目的鼓勵”中失去判斷的能力。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陽光評價,就是要賦予生物課堂這些新的內涵與意義,從而激活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催化劑,讓生物課堂迸發(fā)出激情與活力。因此,教師要巧妙地運用陽光評價,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整個生物課堂充滿陽光!
[1]冷學寶.研究性學習應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J].江蘇教育研究, 2011,(18).
(編輯:朱澤玲)
G633.91
A
1671-0568(2016)30-0082-02
游余群,江蘇省海門市海門實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