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小學校 吉林舒蘭 132600)
激發(fā)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思考
王春紅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小學校 吉林舒蘭 132600)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發(fā)散思維,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小學,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動的時期,基本憑喜好和興趣在學習,數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嚴謹而枯燥,久而久之,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數學缺乏信心,畏懼數學,成為數學“學困生”。下文就具體對小學學困生數學學習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看法,為激發(fā)小學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供幫助。
小學數學 學困生 興趣思考
數學作為小學課程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和思考,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都打下扎實的基礎。[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采取措施縮短學生兩極化現(xiàn)象,是每一個老師都面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而言,學困生往往存在著自卑、缺乏信心、厭學等心理,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學困生更多的耐心和關心,為學生數學學習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困生去接受數學和主動去學習數學,從而有效的提高學困生數學學習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這一時期的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困生”學習情況,分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自主的去學習。具體而言,需要做到以下的幾點:[2]
第一,加強對學困生基礎知識的學習?;A知識是學習的基石,是學生往后學習的一個鋪墊,基礎不扎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吃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煩心理,而放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困生的過程中,要從基礎開始,讓學生學會去提煉知識點和把握重點,分清調理,理清思路,弄清楚知識點之間各自的特點以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練習,鞏固基礎,使學困生真正的吃透知識和消化知識,對知識點的運用做到融會貫通。
第二,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培養(yǎng)學困生主觀性。一般而言,學困生都有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主觀性差,不敢表現(xiàn),在課堂上容易被遺忘。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學生的優(yōu)點,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機會去展示他們的能力,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數學本身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是一門深奧、難懂的學科,有的學生理解快、有的學生反應慢,有的學習表達能力強,有的學生表達能力差等,教師要學會調節(jié),把握好課堂的氛圍,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困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能行、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主觀性,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1.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動力。學困生學習吃力,學習能力差,大部分都是因為其學生方法不科學、不正確。如:很多學生明明很刻苦、學生很用心,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一直提不上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懷疑自身能力,從而產生逆反和自卑的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利用數學課堂,發(fā)散他們的學習思維,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內容設計上,要更豐富、更具層次感,對于學困生的問題設計要由簡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在知識點之間做到相互轉換和靈活的使用,在他們解決問題后,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思考的欲望。
2.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是一個班級整體的學習,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的一個部分。在加強對學困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自覺的學習和思考。
對于小學生而言,除了教師,同學也是其學習的一個模仿對象和學習對象。對于學困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顯得太特別,這樣往往會讓這些學生感覺到壓抑和被孤立,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小組學習,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然的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去接受數學和主動學習。
3.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學困生對數學不感興趣,注意力差,精神力不夠集中,學習效率相對的也較差。在課堂上,不敢表達,存在感低,而且很怕影響教師的注意,自卑、畏懼。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把握好學困生這種心理,即不能讓他們放棄學習,同時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期盼和關愛,在課堂設計中,盡可能的讓學困生都參與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意識,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減輕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抗拒,讓他們重新去認識和理解數學學習。[3]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興趣。小學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造成很大的影響,學生往往憑對教師的喜好來判斷是否喜歡這堂課,所以,教師要時刻端正自身態(tài)度,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以及有趣的案例來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困生在游戲中去掌握知識和學習知識,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總之,加強對學困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使他們接受數學,并且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1]任云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嘗試[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王現(xiàn)麗;淺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5期.
[3]覃朝慧;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困生[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