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羅田縣抓住選派“第一書記”到貧困村、后進村、難點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契機,組建“第一書記”宣講團,創(chuàng)新宣講方式方法,堅持“群眾化,通俗化,多樣化,鄉(xiāng)土化”的宣講思路,進村入戶開展理論宣講工作,受到鄉(xiāng)村干部和農民群眾普遍歡迎。
“一村一書記”,實現全覆蓋。一是組建宣講團。羅田是國家級貧困縣,按照精準扶貧工作要求,縣委在全縣挑選政治素質好、業(yè)務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的400多名干部進駐全縣151個村,組建了“第一書記”宣講團??h委規(guī)定“第一書記”除了負責所在駐點村的宣講外,還要負責周邊2-3個村的宣講工作,真正使全縣413個村實現了一村一名宣講員。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宣講團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委副書記任名譽團長、縣委宣傳部部長和分管理論工作的同志分任正副團長。全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分別成立分團,分團團長由縣直派駐該鄉(xiāng)鎮(zhèn)扶貧工作隊牽頭單位的“第一書記”擔任,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擔任政委,黨委宣傳委員擔任指導員、聯絡員和督查員,“第一書記”為宣講員。三是明確宣講內容。主要有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農村政策;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兩學一做”教育、精準扶貧、電子商務、農村環(huán)境整治、計劃生育等涉農工作重大部署安排;科技知識、法律知識;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事跡等八個方面內容。
“全縣一盤棋”,理論進農家。一是統(tǒng)一組織培訓。建立以會代訓機制,定期對宣講員進行業(yè)務培訓。先后邀請了湖北省直機關工委黨校汪連天、武漢大學左亞文、全國道德模范吳天祥、武漢市硚口區(qū)吳雙墩等教授現場授課。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形式,幫助宣講員吃透宣講內容,明確宣講重點,掌握宣講技巧,增強宣講效果。同時,編印《羅田理論宣講》,及時提供宣講通稿和案例,刊發(fā)宣講動態(tài),展示宣講員風采,有力促進宣講工作常態(tài)化。二是統(tǒng)一宣講要求。宣講工作實行村組全覆蓋,全體村民參與的集中宣講全年保證兩次以上,其他各種形式的微宣講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全體宣講員自覺遵守政治紀律,自覺做到“六個嚴禁”,確保宣講內容正確,文明宣講。在此基礎上,宣講員在完成宣講團規(guī)定動作的同時,在具體工作中,宣講員結合實際自主確定增減宣講通稿相關內容,自主確定宣講時間、地點和聽眾,自主選擇宣講方式,自主組織相關活動,自主參加相關學習培訓。通過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零距離、短平快讓理論融入百姓生活當中。三是統(tǒng)一組織考評。宣講員宣講情況由鄉(xiāng)鎮(zhèn)聯絡員每月定時向宣講團報送??h里年終對宣講工作開展考評,重點考評宣講次數、宣講質量、宣講效果??己私Y果與鄉(xiāng)鎮(zhèn)和第一書記派出單位宣傳思想工作、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扶貧工作隊和優(yōu)秀“第一書記”評先掛鉤,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優(yōu)秀宣講分團、優(yōu)秀宣講員,優(yōu)秀宣講報告。
探索“五結合”,宣講接地氣。一是與當地干部群眾思想實際相結合,避免放“空炮”??h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匡河鎮(zhèn)大龍寨村第一書記張秋生在與村民的訪問與座談中了解到農民對惠農政策理解的偏差,他用“家常式”語言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幫助農民解開了疑惑。二是與干部群眾迫切需要相結合,多下“及時雨”??h科協(xié)副主席閔勝祥擔任平湖鄉(xiāng)何家山村第一書記,面對群眾“缺科技”、增收難的實際,聯系農業(yè)、科技有關部門,開辦《農民技術講堂》,較好解決市場信息不靈,科技知識缺乏等問題。三是與黨員會、村民代表會,婚喪嫁娶、文藝演出等集體活動相結合,“就鍋下面”,“趁機發(fā)聲”。村里哪里有聚會,“第一書記”宣講員出現在哪里。如“政策理論課”、“鄉(xiāng)風文明課”、“科技致富課”、“法治建設課”、“環(huán)保知識課”等深受群眾喜歡。四是與入戶調查,糾紛調處,矛盾化解相結合,以事說理,以案說法?!暗谝粫洝绷憔嚯x接觸群眾,“零障礙”交流,圍繞維護人身權益、維護財產權益、婚姻、家庭、繼承、土地承包、生產經營等問題,為老百姓講案例、明道理、長見識。五是與講身邊人身邊事,擺村情,話鄉(xiāng)風,贊鄉(xiāng)賢相結合,傳播文明理念,樹立道德標桿,推動工作開展,促進脫貧致富。各位宣講員通過講述具有代表意義的點滴小事,寬層面,多角度地闡釋其內涵實質,唱響時代主旋律。如“美麗羅田鄉(xiāng)村行”、“孝德羅田在行動”、“美麗天使傳幫帶”、“道德講堂進農家”等,形式新穎,貼近百姓,群眾喜愛。
學做兩相長,生根見實效。一是營造了濃厚氛圍。通過印發(fā)文件,召開縣鄉(xiāng)村干部大會,進行系列宣傳報道,“第一書記”宣講團的名聲越來越響,工作得到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理論宣講已成為農民群眾獲取政策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崎鎮(zhèn)抓住縣衛(wèi)計局、文化局到花河邊村開展科技活動日和送戲下鄉(xiāng)的契機,安排該鎮(zhèn)副鎮(zhèn)長、“第一書記”郭建忠在演出開始前,登臺宣講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臺下600多位觀眾聽得聚精會神。老黨員何小云說:“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重點是從嚴治黨,我們老黨員不光是要認真學習從嚴治黨,還要做好自己正能量的工作,也做好身邊子女、家庭、老同事、老朋友對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宣傳學習。”二是激發(fā)了群眾熱情。羅田的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在外打工,平時只有些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家,由于地處山區(qū)居住分散,一些地方網絡不通,大多數老人也不會上網,電視成了他們了解信息的主要來源?!暗谝粫洝边M村后對接基層群眾需求,通過召開會議,入戶交談,政策解答等多種形式宣講,幫助這些長期待在山里很少出門的群眾,了解了新形勢,明白了新政策,知道了一些新觀念,感受了一些新變化。黃岡市地稅局副調研員、勝利鎮(zhèn)李家坳村“第一書記”丁會國進通過走訪農戶,開展微宣講20多次,與村干部共同制定了脫貧規(guī)劃,已為村里辦了10多件實事。興建農家博物館開工后,得到全體村民擁護支持,許多老黨員主動獻計獻策,一些在外打工人員聞訊后也紛紛表示要為家鄉(xiāng)建設捐資出力。三是鍛煉了宣講隊伍?!暗谝粫洝贝蠖嗑哂幸欢ㄎ幕A,較強的責任心,對宣講工作也比較熱心,但普遍缺乏宣講經驗,擔任理論宣講員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鍛煉機會。通過理論宣講,可以促使他們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同時也促使他們深入調查研究,摸清農村實情,更好履行“第一書記”職責。縣委辦副主任、三里畈鎮(zhèn)夏家鋪村“第一書記”徐旭明深有感觸地說:“理論宣講如果光是照稿子念并不難,但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讓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有幫助,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四是推動了實際工作。按照縣委統(tǒng)一要求,對各村享受農村低保人員進行全面清理,這項工作同樣遇到了阻力,通過“第一書記”宣講農村低保政策和相關紀律要求,反復調查核實,全縣所有不應享受低保的對象均被取消低保資格,結果公布后,群眾十分滿意。結合羅田實際,縣委作出了板栗種植、黑山羊養(yǎng)殖、電子商務和發(fā)展旅游“農家樂”四大產業(yè)扶貧決策,宣講團成員廣泛宣講中央開展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和目標要求,宣講產業(yè)扶貧優(yōu)惠政策和實施辦法,組織動員有條件的貧困戶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申報和實施扶貧項目,使縣委決策得到較好的貫徹實施,有力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全縣已發(fā)展帶動20戶以上貧困戶的市場主體300多家。去年,羅田在全省第三類29個縣(市區(qū))中排第13位,比上年前進了5位,是全省進步較快的5個縣(市區(qū))之一。
羅田“第一書記”宣講團不僅深受本地群眾歡迎,還相繼走進省直機關、兄弟市州、縣直黨政機關講課,先后涌現出了省級優(yōu)秀基層宣講員何慶中、參加全省“我的價值觀·我的中國夢”巡回宣講的宣講員賀俊麗、余康穎等一批優(yōu)秀宣講員。近年來,宣講團圍繞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等主題,深入城鄉(xiāng)最基層開展理論宣講8000多場次,其中聽眾在200人以上的集中宣講達800多場次,直接受眾30萬余人次。其經驗被多家媒體宣傳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