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 吳 瑕
?
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吳瑕
【摘要】根據(jù)腦生理、心理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經(jīng)過幾個明顯的質變:2歲以內學習語言的關鍵期,2~3歲口語發(fā)展的質變期,4~5歲口語發(fā)展的第二個質變期,也是書面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5~6歲掌握詞匯能力的關鍵期。對于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園作用重大,我們嘗試在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道路上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關鍵詞】幼兒學習語言表達探索創(chuàng)新
工作中,我班上一些孩子和同齡班的孩子相比呈現(xiàn)出不愛說話、不會表達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觀察和了解,我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了敘說事情不完整、沒有條理;上課不主動舉手發(fā)言;經(jīng)常不愿說話等情況,這樣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很不利,甚至可能使孩子形成語言障礙。心理學家認為,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此時期如果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會給他們以后語言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已經(jīng)成為工作的重點和關鍵,但是要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做到有效、突出,就需要老師積累很多相關經(jīng)驗,認真觀察每一個孩子,還要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誘導孩子想說、敢說、會說。孩子喜歡“新”的東西,我也嘗試了一些“新”辦法來讓孩子喜歡說、愿意說、懂得說,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便成為了我的研究目標和探索方向。
確定了目標和方向,但是要成功還需要講究方法,而我選擇了屬于自己的一些“新”方法——
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可以分為主觀培養(yǎng)和客觀培養(yǎng)兩個方面,而環(huán)境就是老師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的客觀條件,讓孩子的語言得到發(fā)展我們就應該先給孩子創(chuàng)設有利的環(huán)境。幼兒園的墻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看到的,如果墻飾能引起孩子說的興趣,那語言表達就會在無形中得到發(fā)展。以前我們每一塊墻飾中漂亮的圖片是我們的首選,孩子確實被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美麗的花朵吸引了,可是“一飽眼?!敝鄥s沒有“一飽嘴?!?。怎么樣才能讓孩子看之余想說呢?我選擇了墻飾布置用圖片配文字的方法,孩子看到了墻上可愛的動物,還能看到動物邊上有一句話。一次我看到丹丹小朋友離園時拉著爸爸的手來到墻飾上小兔子面前問:“爸爸,小兔子說什么呀?”爸爸告訴孩子小兔圖片邊上寫著:“快樂的幼兒園是寶寶的家,也是小兔的家?!钡诙?,我看到丹丹一來幼兒園就拉上好朋友,繪聲繪色地告訴伙伴小兔邊上寫的什么。我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墻飾能讓孩子想說、想表達,而她的好朋友將會告訴另一個伙伴,再傳給更多的人。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孩子表達的興趣,更讓孩子主動地去表達。
同時,區(qū)角游戲也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F(xiàn)在我們的角色區(qū),有很多的頭飾、服裝和情景圖片,孩子可以扮演自己最喜歡角色來表演,有表演就一定有語言,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表達自然有所提高。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是很多的,每天的教學、游戲等環(huán)節(jié)之外對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多的空間,只要將這些機會好好利用、聯(lián)系起來,我們就能很有效地看到孩子肯說、敢說了。每天早上的接園是最好利用的環(huán)節(jié),孩子來園時間不一樣,而門口接園的總是我,為什么不讓孩子和我一起來接園呢?讓孩子迎接、問候孩子。經(jīng)過反復考慮,我開設了“迎(送)園小寶寶”這個環(huán)節(jié),每天安排一個孩子當迎(送)園小寶寶,和我一樣在門口迎接伙伴,大聲、主動地向朋友問好、問早。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敢說,聲音很小,于是我便主動示范,耐心地鼓勵他們,后來孩子聲音大了,笑容也燦爛了。孩子都很喜歡做迎(送)園小寶寶,不管輪到誰,都會很早來幼兒園,有的還敢和家長們問好。在簡單的問好之后可以提高一些難度,我又開始引導、鼓勵孩子主動和伙伴、家長進行簡短的晨間交流和談話,比如可以問“你昨天晚上回家看什么動畫片了?”“你媽媽昨天和你講什么故事?”……這樣在交流中促進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
午睡前我們有一段時間是給孩子消化午餐、穩(wěn)定情緒的,這個時間我給孩子選擇了一個“小小主持人”的欄目,小主持人可以問孩子今天吃了什么菜,味道怎么樣等問題,孩子在這些很生活化的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這樣的“新”環(huán)節(jié)還有很多,孩子都很喜歡,當然每個孩子進步速度不一樣,而作為老師應該要鼓勵每個孩子,多為孩子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提供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xiàn)的恐懼,讓幼兒試著說,增強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欲望,使孩子敢說。
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就要引導孩子會說。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先了解幼兒的語言特點,掌握幼兒的語言規(guī)律。幼兒語言大多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條理,喜歡重復、啰唆,了解了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就能針對這些問題來尋求解決的辦法。在教學活動或生活中,我經(jīng)常提醒幼兒將話說完整,并注意糾正幼兒語言中的毛病和缺陷。當然光靠這些是不能達到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目的的,我們應該要想具體的辦法來做到。
教育教學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孩子能學習到很多知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教育教學里更應該要求創(chuàng)新,運用很多新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表達,讓她們學會表達,知道該怎么說。
現(xiàn)在,教育教學中回答問題的方式不外乎舉手回答、集體回答、單獨交流之類的,孩子覺得厭倦了。而我運用了一個“新”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回答小舞臺”。孩子只要能主動回答問題就是我們舞臺上的主角,伙伴、老師都是他的觀眾,我給孩子提供話筒、花和掌聲,鼓勵孩子在這個小小的“舞臺”上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對于膽小的孩子來說,老師應該注意到孩子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必須耐心地給孩子時間和幫助。久而久之,孩子逐漸能在生人或眾人面前大膽講話,這就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飛躍。
談話活動是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最好的活動,我把地點搬到了戶外,每周兩次的談話活動地點是在草地、池塘邊,談話內容也由老師制定改成孩子選擇。孩子在戶外的心情很好,說的欲望也比較強烈,他們得到了很多路人投來的欣賞、喜歡的目光,因此孩子們特別自豪。孩子選擇的內容他們都會津津有味地談論,而我會給時間讓孩子盡情地說,盡情地表達,充當孩子的傾聽者,只有當孩子說的東西出現(xiàn)了錯誤,我才會給予他們幫助和糾正,使孩子知道正確答案,明白道理。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就能產(chǎn)生豐富的語言。因此,帶幼兒走進大自然,實地參觀、感受生活、感受真實的世界,讓幼兒不僅有說話的機會,而且有說話的內容,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我們帶幼兒去秋游,參觀動物園,進入校園觀察植物,參觀生物標本等活動親身感受生活。在此過程中,幼兒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識,盡情地感受生活的美好,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自己眼中的一切。這種豐富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
生活能力培養(yǎng)課是我們班的特色,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的“新”機會。在生活能力培養(yǎng)課上我們孩子學習的是最貼近我們幼兒生活的家務事、生活事,例如:疊被子、折衣服、掃地、抹桌子,等等。我們不僅要求孩子能學會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更重要的是要他們邊做邊說,我們定期請家長做檢查員,讓孩子把自己學會做的事情一邊做,一邊說出方法來。家長就是孩子的檢閱者、指導者,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認為自己是在向爸爸媽媽展示本領,他們都很自豪,也很愉悅地進行表達。
家園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家庭環(huán)境的。家庭成員的語言水平、文化修養(yǎng)情況、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興趣等,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盡量做到:為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我和家長進行了認真、詳細的交流、溝通,我們達成共識,為幼兒確立了幾個“新”的交流機會:
1.老師和家長的電話交流讓孩子充當傳話機?,F(xiàn)在我和寶寶的爸爸媽媽打電話總會先告訴我們的幼兒,而家長便讓孩子接電話,我說一句,孩子就傳給爸爸媽媽聽,再把爸爸媽媽的話傳給我聽。開始孩子不能完整地傳達,次數(shù)多了,幼兒的進步很大?,F(xiàn)在他們能在老師和家長的交流中“插嘴”了,還很會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我們家長開始是反對孩子看電視的,而我卻和家長提議要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中的兒童節(jié)目,讓孩子去模仿正確的語言,使孩子增加詞匯,學習表情,豐富語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家長也帶著一點點好奇和疑問進行了嘗試,很快他們都告訴我孩子很會說,很會表達了,他們特別高興。
3.家庭成為孩子表現(xiàn)的場所,家長成為孩子的觀眾。幼兒園有很多“新”方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家里當然也要有,我們的家長在老師的幫助下也開設了“爸爸媽媽是我的學生”小節(jié)目,孩子在幼兒園是小朋友,回家就可以當老師,爸爸媽媽做他們的學生,讓孩子教爸爸媽媽學本領。孩子的興趣可真大,語言表達一步一步在提高。
觀察、記錄孩子的進步以前都是老師做的,記錄結果只有老師知道,孩子不知道,家長也看不到。而在這里我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幼兒、家長、老師同時記錄法,孩子的記錄是最真實的,什么時候孩子說了什么話,怎么說的,只有孩子記得最清楚,他們雖然還不會寫字,可是他們卻可以用畫畫、錄音等方法來記錄,然后讓孩子來講述、介紹,這樣孩子記錄自己的進步、講述自己的進步,寶寶們就會更加認真、更加努力。老師的記錄當然是最詳細、最具體的,我們應該把孩子語言發(fā)展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當然我們也可以配上圖片、照片等等。這樣我們能更加客觀、清楚地看出孩子的進步,做進一步的引導和培養(yǎng)。家長的記錄是補充老師所不能看到的,在幼兒園以外孩子的表現(xiàn)就是家長們記錄的內容了,家長能記錄到孩子在家,在戶外的點點滴滴。當我們把這些都綜合起來時才是孩子最完整、詳細的記錄,根據(jù)這些記錄我們能看到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讓孩子自己參加記錄,為自己的成長保留了最好的資料。在孩子講述自己的進步里加強孩子的講述能力。
在一段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下,我能明顯感到孩子的進步,孩子在我的方法創(chuàng)新下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進步肯定了我前面的工作,同時也對以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也將不斷地探索、努力,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方婭萍.在主題綜合教育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J].學前教育研究,2004.
[2]金德洲,周濤.幼兒語言表達的重要性[J].齊齊哈爾社會科學,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