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枝萍
按常理,教師在課堂上是不會、也不應該犯錯誤的,但那次,我卻一“錯”再“錯”,成就了別樣的精彩。
那段時間,不知怎的,上課氣氛總是有點沉悶,學生興致不高,學習不夠主動深入,總感覺像溫吞水,提不起精神。怎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與發(fā)現(xiàn)的快樂呢?我決定“犯錯”!
《奶奶的白發(fā)》上課伊始——
師(范讀):奶奶的白發(fā)(fā)。
(生紛紛舉手)
師(“傻傻”地):你們干嘛舉手啊?
生(著急地):老師,你讀錯了,應該是白發(fā)(fà)。
師(佯作不解):為什么一定要念第四聲呢?
生:因為它是頭發(fā)啊!
生:只有發(fā)現(xiàn)、發(fā)生、出發(fā)才讀第一聲呢!
師(恍然大悟):原來表示頭發(fā)的意思時都要讀(fà)啊!你們說得對,謝謝你們!那我重讀。
(我一本正經地重讀起來,眼睛的余光瞥見學生們個個一臉的興奮,一臉的得意,包括平時思想最容易開小差的君君,也在豎著耳朵聽我重讀。哈哈,你們中“招”了!)
師(繼續(xù)范讀):奶奶,為什么我的頭發(fā)黑黑的,你的頭發(fā)是雪白的呢?
生(此時的學生個個如獵人捕捉到了獵物一般激動,異口同聲地糾正):是雪白雪白!
師:反正“雪白”和“雪白雪白”意思一樣嘛!
(聽到這樣的說法,有的同學被我誤導了,點點頭不做聲了;有的同學有點茫然,不知誰是誰非;還有的同學卻不服氣,正絞盡腦汁打算反駁我。)
生:老師,這兩個詞的意思其實是不一樣的,“雪白雪白”比“雪白”更白。
生:對,雪白雪白就是非常白。
師:不一樣嗎?那老師來對比讀一讀。
(投影出示兩句話:一句去掉雪白,一句是書上原句。)
(比較讀。我這次朗讀有意突出了“雪白雪白”,學生都充分感受到了那份特別的白。)
生(詞匯豐富的另一位學生補充):雪白雪白是特別白!我還知道碧綠碧綠就是特別綠,我媽媽教過我!
師(難為情地):兩個詞意思確實大不一樣,看來是老師粗心了,讀書一定要仔細啊!
師:你知道的真多,真了不起!
(其他同學看晨晨得到了表揚,也著急表現(xiàn)自己:“我也知道!火紅火紅就是特別紅!”“我還知道…”我暗暗得意:ABAB式詞語的美感不知不覺已滲透!)
課堂上適時、適度地制造一些“錯誤”,正是教學的機智!正是站在了學生的角度、抓住了學生的心理,恰當?shù)剡M行課堂設計,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錯誤”,使課堂幽默、生動,更使學生對語言敏感、警覺,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錯”,錯出一片精彩,“誤”,促成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