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寧寧
[摘要]黑河小學遵照教育部《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的要求,秉承“每一顆星星都閃亮”的辦學理念,以“全納、適宜、精致、優(yōu)質”為教育價值追求,不斷發(fā)揮評價在教育教學中的激勵功能,努力實現(xiàn)“關注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個學生”的評價目標。學校建立“全程、全員、全方位”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采用過程性評價與展示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努力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做到全員評價,讓每個孩子都受到關注;評價手段多元,做到全程評價,尊重孩子之間的個性差異;評價手段多元,做到全程評價,尊重孩子之間的個性差異。
[關鍵詞]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手段多元;評價內容多元;個性發(fā)展;健康成長
黑河小學自成立以來,積極推行小班化教學模式,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差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學校遵照教育部《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的要求,秉承“每一顆星星都閃亮”的辦學理念,以“全納、適宜、精致、優(yōu)質”為教育價值追求,不斷發(fā)揮評價在教育教學中的激勵功能,努力實現(xiàn)“關注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個學生”的評價目標。
一、評價主體多元,做到全員評價,讓每個孩子都受到關注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伴隨著家長的關心、教師的引導和同伴的互助,因此,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評價對每個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同伴互評使孩子更自信
在學習活動中,同伴間互相指出優(yōu)點、給出建議、提出質疑等往往會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學習更主動。在晨誦、暮讀和小組合作等學習活動中采用同伴互查互評的形式,小組誰落下了,大家就一起幫助他。同伴的鼓勵評價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感,讓孩子們更自信。
2.教師評價使孩子更自覺
我校實施小班化教學,每班班額不超過36人,這就使教師能有更多時間去關注每一個孩子,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有的孩子是跆拳道高手,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有的孩子愛勞動,有的孩子有一定的音樂才能,教師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用溫情的眼神、充滿愛和鼓勵的語言,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顆閃亮的星星,信心滿懷地投入到學習和各項活動中。
3.家長評價使孩子更自立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和優(yōu)秀品質的形成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從剛入學開始,學校就邀請家長參與到對孩子的評價之中。如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開展《登上成功島》活動,在高、中、低三個學段制定不同的養(yǎng)成教育目標,讓家長以涂笑臉的形式及時評價孩子在家讀書、作業(yè)、鍛煉、吃飯、做家務、睡眠等情況,使孩子在家長的鼓勵和監(jiān)督下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家長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孩子激勵、關心和幫助,引導孩子更加自立。
這種全員參與評價的方式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進步與發(fā)展,使孩子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也有助于孩子的個性化成長。
二、評價手段多元,做到全程評價,尊重孩子之間的個性差異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評價手段也日趨信息化。我校于2014年9月開始使用“中小學素質教育信息化管理與評價平臺”,1300余師生和家長注冊,發(fā)放標志性評價卡20134張,課上優(yōu)化11781次。評價改革穩(wěn)步推進,信息化平臺逐步完善。
1.評價語多樣化
而今,教師的課堂評語更加豐富多樣,如“你的回答引發(fā)了同學們的思考,這多么有價值啊!”“你今天熱心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真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你回答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你更自信了,掌聲送給你!”……此外,對于一些能夠不斷超越自我的學生,可以通過獎勵做小助手、當小老師,與其握手、擁抱等方式,表達對他們的認可與贊賞,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2.發(fā)放激勵卡片
每個學科組都制定本學科的發(fā)卡規(guī)則,做到有標準、有要求。低段孩子如果得到一張平臺卡就可以換一張星星卡,五張星星卡可以換一張漂亮的小獎狀。高段孩子得到五張平臺卡就可以換一張星星卡,得到10張星星卡就能換一張小獎狀。獎狀裝入孩子的成長檔案,永久留存。每個月教師可以根據(jù)統(tǒng)計記錄將發(fā)卡情況進行匯總,評選出班級某項吉尼斯記錄。在換取卡片的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了不斷進步的喜悅和自豪。
3.建立素質綜合評價平臺
黑河小學的素質教育信息化管理與評價平臺有14個管理模塊,80多個評價項目。平臺為教師、學生和家長設立了登陸賬號,教師和家長可以隨時用電腦或手機APP登陸平臺,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現(xiàn)。
學生在各學科課堂上的表現(xiàn)、作業(yè)、活動等情況是通過教學活動模塊中的課上優(yōu)化發(fā)展卡進行記錄的,在家的行為習慣等情況是通過標志性發(fā)展評價卡進行記錄的,學生在校的進步和變化等情況是通過教學活動模塊中的標志性發(fā)展評價卡進行記錄的,晨誦、暮讀等班級活動是通過德育活動模塊中的班級捆綁評價卡進行記錄的。學生、教師和家長可以借助平臺了解每個階段的發(fā)卡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情況評選出班級的吉尼斯記錄。
4.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把班級微信群、QQ群等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納入評價體系,每個班級都建立了微信群、QQ群,任課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加入其中,便于及時溝通孩子各方面的情況。
5.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入學第一天就給孩子建立成長檔案。孩子和家長一起把親子照片、旅游照片和一些有意義的生活照片進行整理,然后保存到檔案中。此外,我最喜歡的一幅畫,我又長了一歲的體育健康測試成績,我最滿意的一篇作文,我是口風琴吹奏一級小樂手獎狀,我最滿意的手抄報,我進步最大的一次競賽等資料都可以納入檔案中,以此留住生活中精彩的瞬間,記錄孩子成長的足跡。
多元評價方式充分尊重孩子之間的個性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認識到自身的閃光點,促進孩子的個性化成長。
三、評價內容多元,做到全方位評價,為孩子搭建展示的平臺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不能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關注學生的學科學習
課上各學科要關注孩子的書寫、交流、發(fā)言、合作、聽講、紀律等學習情況。音樂教師要重視口風琴和豎笛教學,體育教師要關注孩子課堂活動的參與度,美術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繪畫、手工、活動參與等能力,思想品德、科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
2.關注學生的課外表現(xiàn)
孩子們在課外各項活動中的表現(xiàn)、獲獎、進步等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每天在家的作業(yè)、睡眠、禮貌、衛(wèi)生、勞動等情況家長也要進行評價。晨誦和暮讀時可以引導孩子們采用互查互評的方式,調動他們誦讀的積極性。
3.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
學校實行班級的一人一崗、年級的值周班、學校的大隊委三級管理,并制定了值日、路隊、課間操、小組合作、一人一崗、值周、衛(wèi)生、文明禮貌、好人好事等崗位要求和評比細則,學生、年級、學校共同參與評價。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讓每一個崗位都成為孩子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每一次活動都成為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
總之,黑河小學建立“全程、全員、全方位”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采用過程性評價與展示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突出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通過評價平臺將虛擬評價與傳統(tǒng)評價手段綜合運用,實現(xiàn)了信息化管理,使具有各種潛能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促進了孩子的個性化成長。
參考文獻:
[1]張仁利.后“茶館式”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17-237.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136-164.
[3]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238-247.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