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樹 楊秀玲
新課改背景下,強調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為學生傳授更加新穎豐富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還要注重學生實踐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語文課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優(yōu)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動手能力,進而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也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了解社會現(xiàn)象。學生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安于現(xiàn)狀,不能一味地利用原有的理念和知識儲備來開展教學活動,應積極地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如果教師一味地沿用傳統(tǒng)方式來進行講解,不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教師也不能用學生原有的能力來評估學生今天的學習成果,否則會讓學生認為教師孤陋寡聞、目光短淺。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每天都應該以一個全新的自我來面對學生,每天評估學生的眼光都應該是全新的,每天都應該挖掘出新的教學方法和角度來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夠每天都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而每天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都會豐富多彩。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
初中語文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既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教學素材,將其細致講解給學生,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內容。教材所能夠容納的信息畢竟有限,對于知識信息接受和更新較快的學生來講,難以充分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需要。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的認知需要,不斷引進新穎的教學內容。比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3分鐘演講,每堂一首詩、一段話、一成語等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使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知識信息,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共享,進而使學生之間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通過長期堅持,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語文素養(yǎng)得到不斷優(yōu)化與提高。
三、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與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而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探究中,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和學習方法給予一定的鼓勵、啟發(fā)和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輕松、快速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啟發(fā)性和開拓性的教學情景,并以此來激活學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在講解《背影》的相關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在授課前進行預習,然后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文章為什么不描寫父親的正面,卻選擇刻畫其背影?作者為什么要詳細講述望父買橘這個背影細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和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和效率。
二是,拓展教學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拓展自身的教學思路,將學生的思維帶領到更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比如:在講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文章為我們呈現(xiàn)了百草園豐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讓我們能夠進一步的體會其中蘊含的樂趣。當學生對文章內容有透徹的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文章描寫的場景,從而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充滿的情趣的事物。也可以結合文章描寫的場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想象創(chuàng)設出更加新穎、有趣的學習情境。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不僅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還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探索和實踐。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來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并利用新穎豐富的教學內容,吸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探究中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知識信息,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小祥.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4,(8):68-69.
劉京樹,楊秀玲,教師,現(xiàn)居山東莒南。